
这个长得特像爸爸的小丫头,总是以小欺大 (在家里)
事情发生的一瞬间,妈妈简直傻掉。说实话,妈妈很震惊,十万分震惊。这丫头怎么真打她爸爸啊?!
那天晚上的亲子共读,淇爸正在给丫头念故事,丫头则边听故事边喝牛奶。妈妈把丫头洗澡换下来的衣服拿进卫生间泡起,准备晚一点再洗。在妈妈换拖鞋进卫生间时,没有注意到淇爸洗过澡后,没有擦干卫生间的拖鞋,结果可想而知,把妈妈的袜子弄湿了。
当时,妈妈火冒三丈,大声责问淇爸:洗澡后,怎么不把拖鞋擦干,害得我的袜子打湿了。等不及淇爸辨解,妈妈又气急败坏地追加了一句:你总是这样,前几天也是没弄干拖鞋,害得我打湿了袜子。
妈妈的语音刚落,只听啪的一声传来,等妈妈跑进去,正好听到淇淇在责问她爸爸:你是不是错了?而一旁的淇爸正手忙脚乱的捡被淇淇一巴掌打落的眼镜。
妈妈愕然了。淇爸埋怨道:都是你教的!妈妈张口结舌。妈妈何时教丫头打爸爸了?
深呼吸,调平语气,稍后,才对淇淇说:妈妈批评爸爸,那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小孩子不应该管,更不能打爸爸。你向爸爸道歉吧!

和悠悠逛公园

这是我的汽球小兔
虽然事情很快过去了,一切恢复了平静,爸爸又继续给丫头讲故事,但是,妈妈的心里一点也不平静。细想,丫头刚才的动作和语气完全是模仿妈妈平时对待她的行为啊,每当丫头犯错后,急气败坏的妈妈一边批评一边还会打丫头的手心,然后,边打还会边问丫头:你是不是错了?以后还犯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妈妈不得不反思自己用在丫头身上的教育方法了。现在妈妈的威信虽然树立起来了,可是,丫头也把妈妈的那一套学会了,而且还应用到教育爸爸的身上了。
联想到最近,丫头只要她爸一招惹她,她一生气就会向妈妈告状:爸爸又欺侮我了!爸爸差不多成了丫头坏情绪的垃圾筒。与妈妈正好相反,爸爸在丫头眼里是宽容的、可以不讲规矩的、任她折腾的,恰恰因为爸爸总是对她放纵自流,反而让丫头认为爸爸是无关紧要的,生气时不要爸爸碰她、安抚她,甚至,很多时候还会迁怒于爸爸,即使是根本上与爸爸扯不上半点关系,但是,只要丫头想找个冤大头,准是她那倒霉的爸爸!
其实,说心里话,淇爸对丫头是十分宠爱的,几乎宠爱到了无原则的地步。丫头要什么,爸爸都是无条件地满足,就差上天去摘星星月亮了。小丫头对她爸爸拿捏得很准确,知道她爸拿她没有招,所以,时不时还要捉弄一下她爸爸,或是抢眼镜,或是骑马,或是告状。没办法,简直是坑爹啊!谁叫咱是爸爸的小情人,妈妈的小棉袄啊!小小的人儿,心里一本清!

爱不释手

怎么也要自己拿着
等丫头入睡后,与淇爸讨论: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大声争论某事,因为孩子分不清楚大人是在争论还是吵架,所以会感到恐慌。
丫头今天至所以动手打淇爸,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妈妈的影响了。因为在淇淇淘气的时候,妈妈在大声说教没有立马见效果,也会责打丫头的。虽然每次责打丫头过后,妈妈也会后悔不已,可是,过不几天,妈妈的老毛病又会复发,总是在丫头淘气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后来,妈妈在Together的博客上看到她写的育儿手记,这位妈妈真了不起,每当她看到儿子某事没有做好或淘气时,她采处的方法基本上是先问自己能否接受最坏的结果?如果能接受,那么她就在一旁假装没有看见,该喝照常,该吃照常吃,等待孩子自己去处理或收拾残局。如果心中的怒火实在有点压不住,那么她的做法是先离开现场几分钟,其目的还是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等自己终于能心平气和地说话了,再回到现场处理。
总之,读了这位妈妈的育儿手记,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正面管教”,妈妈真是感慨万分。同样是当妈的,咋就差距这么大呀?看人家妈妈的那修养,简直没得说,再看看自己这德行,就差把孩子教育成个“小辣妹”了。言教不如身教啊,从今以后,妈妈不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要注意自己在孩子眼里的形象了。

我要把它带回家
3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