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手记——《娃儿被人打了,妈妈该怎样教娃应对?》

(2011-08-09 23:10:45)
标签:

育儿

丫头

攻击性

条凳

娃娃

打人

男孩

分类: 写给宝贝

妈妈手记——《娃儿被人打了,妈妈该怎样教娃应对?》
嘿嘿,衣服是丫头自己挑的哟,从头到脚都粉嘟嘟的
妈妈手记——《娃儿被人打了,妈妈该怎样教娃应对?》

很喜欢何小妹的这辆车车

妈妈手记——《娃儿被人打了,妈妈该怎样教娃应对?》
这个哥哥从来不打人,丫头很喜欢和他玩
妈妈手记——《娃儿被人打了,妈妈该怎样教娃应对?》
风情万种的模样惹人爱啊!
妈妈手记——《娃儿被人打了,妈妈该怎样教娃应对?》
炎炎烈日,也不影响丫头观鱼的兴致

    最近,妈妈发现小区里有不少2、3岁的男孩子具有攻击性,喜欢打人。今天楼上的何小妹就是被一个小哥哥一推,后脑勺磕到条凳上了,小妹妹哇哇大哭起来,幸好,不是磕在水泥台柱上,不然,恐怕会磕破头了。

当然,这位小哥哥的妈妈立即批评了自家的孩子,但是,感觉那男孩并没有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在妈妈批评时一声也不吭,既不向小妹妹道歉,也不解释,来个沉默到底。

    小哥哥为什么要推妹妹呢?原因是小妹妹靠近了小哥哥的车子,小哥哥一句话不说,上去就把小妹妹推翻,小妹妹跌下去时,头磕在条凳上了。其实,这种情况妈妈在带丫头出去玩的时候也遇到过。

    丫头很爱看哥哥、姐姐们玩,也很想参与进去,有时,看到某个哥哥在玩什么玩具,也就会靠近看,或想伸手去摸一摸,如果此时此刻遇上的是具有攻击性的哥哥,那么少不了被哥哥打或推开。

    上周,一个叫浩浩的小哥哥在骑自行车,丫头见了兴奋地奔过去,刚伸手想去摸一下停在那里的自行车,在一旁喝水的浩浩来了个猛虎扑食,丫头被推得跌坐到地上,还没有等妈妈反应过来,又摔了个四仰八叉,后脑勺着地了。幸好,丫头先跌坐到地上才摔下去的,所以有点缓冲摔得不是很重。

    虽然当时浩浩的爷爷奶奶批评他了,但是,浩浩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接下来,又过来一个小朋友,也想去摸一摸浩浩的自行车,浩浩立即扑上去,在那个小朋友头上拍了一掌。我的老天爷,一会儿就攻击两个孩子,太可怕了,妈妈不得不赶紧带丫头离开,以免丫头再次受到欺侮!

   后来,妈妈听小区里那些带孩子的婆婆爷爷说,那个叫浩浩的娃娃经常打别的小朋友,已经有不少小朋友挨过他打了。一开始,妈妈也没太当回事,宝爸说娃娃之间难免要你推一下,我打一下,但是,一会儿娃娃就和好了,所以,大人们不必把自己孩子挨打了一事太放在心上。想想也对,人家的孩子打人也有他的道理啊,谁叫你家的娃想去碰别人的玩具啊?

    妈妈只能告诉丫头,在没有得到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去玩别人的玩具,不然,哥哥会生气的。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哥哥都这样的,我们小区也有好几个比丫头大的哥哥,从来都不欺侮丫头,不打人,也不与其他男孩子打架。有时也会打玩具给丫头玩,如果不想让丫头玩,就会很直接得告诉丫头:这是哥哥的!

    妈妈能分清那几个男孩子具有攻击性,但是,丫头却一直分不清楚,所以,挨打后过不多久又搞忘了,下次再遇上,又去围着哥哥转。遇到性格好的,没有攻击性的哥哥还好,不巧遇上前面说的那个浩浩,说不定又会挨上一巴掌。

    昨天,浩浩又打了丫头一巴掌,很搞笑的是丫头既没有去惹他也没有去看他的玩具,只是和浩浩、另外一个小哥哥一起排排坐在条凳上,后来,坐在中间的那个小哥哥下去了,浩浩突然就伸手在丫头头上拍了一掌。而且,打过一掌后还想再打,还好,他妈妈及时把他拉下凳子批评起他来。

    想想都有点莫明其妙啊,这一回丫头真得很懂事,没有去招惹他呀!因为丫头已经被那个浩浩打过好几次了,妈妈一般都不让丫头去靠近他,今天是个例外,本来妈妈带丫头买菜回来,是要上楼去的,因为还有另外一个小哥哥在玩,所以,丫头就要求再玩一会儿才上楼。

    妈妈找到的唯一理由就是当时那个浩浩刚刚发过脾气,好象他要玩自行车,可是,他妈妈说马上就要回家了,不肯再给他回家拿自行车,所以,浩浩哭过、闹过,显然没有达到目的,虽然停止了哭泣,但是心中却依然充满了愤怒。结果,丫头正好成了他发泄的对象,无原无故就挨了他一巴掌。而且一掌打过后,还要继续,同时,还想把丫头推下条凳,这有点太过份了撒!说心里话,妈妈当时也很愤怒,毕竟是数次打我家丫头了。可是,妈妈想看看丫头如何处理和应对这样的欺侮,不得不在一旁忍气吞声。

    让妈妈感到担心的是丫头,只是委屈地嘟起嘴,(想哭的模样)既没有回击也没有出声。在那个浩浩再次举起手想打丫头的时候,妈妈不得不制止:请不要打小妹妹!虽然事后,浩浩的妈妈有批评浩浩,但是,妈妈感觉那个娃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可怕的居然已经知道把心中对妈妈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另外的人身上。

妈妈把丫头抱回家时,不得不教丫头:以后遇到哥哥打你,你一定要大叫:不许打人!打人是坏孩子!丫头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哥哥不乖,打淇淇了!

    妈妈一直教育丫头不准打人,对妈妈有什么不满可以说出来或扔东西发泄。丫头有一个阶段表达喜欢和高兴的时候,常常会拍小朋友,后来,见到熟悉的小朋友心里高兴可以拥抱,不能拍或推。在说的时候,并辅之以动作,比如:丫头喜欢拍人时,妈妈就去拍丫头,并把丫头拍疼,她就知道不能用拍小朋友了。丫头现在基本上不打人或推人,知道用拥抱或抚摸来表示喜欢、高兴和亲热了。

    可是,现在丫头却数次遭遇小哥哥的攻击,妈妈都不知道如何去教丫头应对了?因为妈妈担心丫头经常被小哥哥打,不但肉体和内心都会受到伤害,久而久之,丫头也就学会了攻击他人,而且还以为以大欺小是天经地义的事。

    如果告诉丫头,在别人打自己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回击,先不说丫头肯定不是哥哥的对手,只说打回去真得能解决问题吗?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也曾见过,有老人教自己娃娃的方法就是打回去,甚至在自己娃娃打不过对方时,大人就会上前帮忙,如此一来,原本简单的娃娃之间的冲突就真的变成一场“混战“了。不知道其他孩子的妈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妈妈只能教了丫头以下两条:1、遇到喜欢打人的哥哥或姐姐尽量绕道而行,别靠近,别招惹人家;2、在别人动手打你的时候,要及时躲闪并大叫:不许打人!打人是坏孩!妈妈想,大叫,也许能在气势上镇住想打人的娃娃,从而让挨打者有时间躲开,少受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