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伟
朱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00,674
  • 关注人气:17,6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2018-03-01 09:21:44)
标签:

音乐

分类: 音乐笔记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舒伯特一共有三首幻想曲,为钢琴而作的《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D7601822)与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C大调幻想曲》(D9341827),还有一首四手联弹的《F小调幻想曲》。

舒伯特逝世于1828年的1119日,这首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是为一位波希米亚演奏家Josef Slawjk18081833)而作,这位演奏家当初曾被肖邦称为“帕格尼尼第二”,所以其中有浓烈的波希米亚浪漫。全曲连续演奏,其实还是分四部分:

先以优美的慢板沉思开始幻想,表现气息;然后是喜悦、洒脱的波希米亚风情快板,如翩翩起舞;中间部分是幻想的小行板和它的几个美丽变奏,是充分表现技巧的部分;最后的尾声,回到开头的幻想。

此曲我有两个LP版本——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1.    Zino FrancescattiEngenio Bagnoli1961年录音,CBS,演奏时间约23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2.    Wolfgang SchneiderhanWaiter Klien1967年录音,DG,演奏时间约19分多钟。

CD版本是——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1.    Adolf BuschRudolf Serkin1931年录音,演奏时间20:58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2.    Bronislaw HubermanBoris Roubakine 1944年录音,演奏时间22:24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3.    Joseph SzigetiJoseph Levine1949年录音,24:27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4.    Max RostalColin Horsley1957年录音,27:15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5.    Michele AuclairGenevieve Joy1962年录音,20:22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6.    Jascha HeifetzBrooks Smith1968年录音,20:00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7.    Yuuko SchiokawaAndras Schiff1998年录音,23:28

舒伯特的《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

8.    Vitoria MullovaKatia Labeque2005年录音,24:26

奇怪是两位擅长抒情的谢林与格鲁米欧都没有这首作品的录音。格鲁米欧其实录了舒伯特全套的小提琴奏鸣曲。

这些版本中,演奏速度最快是Schneiderhan19分多,太快了;速度最慢是Rostal27分,又太慢了。BuschHeifetz的演奏时间其实也就20多分,相对Schneiderhan却不显慢,尤其Busch,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抒情基调,开头慢板的沉思部分,他的速度很慢,小行板的主题十分柔美。

我这这些版本中,BuschHuberman像构成了两个标尺。布什强调的是行云流水般的诗意,他的快板部分与小行板的变奏部分都以行云流水表达,甚至感觉也蒙着一层梦幻,于是通篇很柔,整体感很强。Huberman的版本,加浓的色调,将梦幻的幻想沉思与激情洋溢的波希米亚风情翩翩起舞形成对比。Huberman加重了波希米亚味道,他的快板部分表现的节奏有了追逐的弹性,变奏部分的技巧也更突出,整体比Busch加重了张力。与这两位比,Szigeti就像掉进了夹缝里——他选用较慢的速度,抒情的诗意反而越弱于Busch,快板部分的跳弓顿弓都因速度不足。他的中段处理用了近12分钟,变奏显得琐碎而不是洒脱。

五六十年代的五个版本,Rostal以其细腻构成自己的特色,拉得诗意洋溢,清秀至极。他将诗意发挥至极,但速度慢,感觉太纤细了。HeifetzSchneiderhan的开头结尾都加快了速度,更突出快板的技巧,Schneiderhan是整体太快,Heifetz的中段还是细腻的,快中也体现其旋风般的技巧,海菲茨明显又比Huberman提高了色调。他与另两个法系演奏家FrancescattiAuclair的演绎形成了对比。这两位都是Thibaud的学生,可惜Thibaud却没有此曲的录音。我以为这两位基本是延续Busch的处理方法,Auclair的特色是末段的处理增加了细腻,相对我还是喜欢Francescatti。也就是说,HeifetzFrancescattiRostal,形成了俄、法、英,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两个新版本,MullovaSchiokawa都强调了轻盈,两个版本的钢琴都极好,Schiff的钢琴太好了,反而衬出小提琴的弱。相比MullovaSchiokawa显得弱,Mullova的层次丰富,强弱的处理都好。如果要一个数码时代的好录音,此版要远胜SchiokawaSchiokawa太梦幻了,尽管ECM的录音极其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马勒崇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