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月晦。月末无月称“晦”。自此早春尽,明日起进仲春二月。
读姜夔“莺声绕红楼”词:“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长笛为予吹。
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
此词作于37岁游西湖,携家妓孤山观梅后。孤山是林逋隐居处。南宋王十朋著名的“点绛唇”词:“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孤压群芳顶。
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凭栏咏,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
昔白居易当太守时写《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平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带斜。”“草绿裙腰”就指断桥万柳如云,“望如裙带”。
“仙衣”指“家妓皆以柳黄为衣”。李商隐的《杨柳》就用过“仙衣”:“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而以杨柳喻舞腰,约始于北周庾信的“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白居易是最爱写柳腰的,他的早春诗:“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寒缒柳腰收未得,暖薰花口噤初开。”缒是拴、拽,口噤不能开,噤是闭口。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诗句在白集中找不到,是孟棨《本事诗》中的记载。
“舞丝丝”的意境,疑亦来自白居易诗。白居易的《红线毯》:“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