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古人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
地支的第一位是子,子夜,阴阳交替之时,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月。此月一阳初生,对应五行中的阳水,《周易》中的临卦——兑下坤上,坤为顺,兑为悦,悦顺而监临万方,周历因此以它为正月。
地支的第二位是丑,鸡鸣,阳气上升时,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五行中的阴土,《周易》中的复卦——震下坤上,震为动,坤为顺,震在地下,阳气动而万物生机。殷历因此以它为正月。
地支的第三位是寅,对应早晨三点至五点,平旦,黎明了,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五行中的阳木,《周易》中的泰卦——乾下坤上,乾为健,坤为顺,天地相迎,万物交通。最古老的夏历以它为正月。
正是端正,选择建子、建丑、建寅端正一年之始,寄托着不同朝代思想家对天时地利的不同理解。也许,从四季更迭的真正起点算,周历的建子更体现时辰中的始。
周朝被颠覆后,经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选择地支的末位亥为正月。亥为定昏,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月,此月起冬藏而终,对应五行中阴水,以终为始。秦历为什么选择建亥?因为秦历为“颛顼历”。颛顼号“高阳氏”,为水神,掌管北方玄天,有天下之号。此月对应着坤卦——坤上坤下,厚德载物,品物咸亨。品:品种,品格;咸:都;亨:亨通。
前一篇:梅花
后一篇:后日元宵——李清照的“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