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九月初七,九九重阳日近。南宋史达祖(1163—1220)当年今日有“惜黄花”词:“涵秋寒渚,染霜丹树。尚依稀,是来时、梦中行路。时节正思家,远道仍怀古。更对著、满城风雨。
黄花无数。碧云欲暮。美人兮,美人兮、未知何处。独自卷帘栊,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史达祖词能与姜夔相提并论,“涵”是宽容,“千里涵空照水魂”,这是温庭筠《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而“涵秋”来自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寒渚”呢?渚是水滨,秋风萧瑟,水生寒意。“寒渚”,唐代诗人用得很多,比如白居易用“烟雁翻寒渚,霜乌聚古城”。“染霜丹树”呢?吴融的《红叶》诗:“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其实更妙。
“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宋人常用句子,史达祖前,赵长卿就用“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帘栊”是窗帘;“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这是崔颢《长门怨》中的句子。“尊俎”是盛酒肉的器皿,“御”是驾,“御风”是乘风而飞,即东坡所谓“乘风归去”。《庄子》:“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所以,到宋代,词人们的才华不过是装配句子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