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这个景点“秋霞圃”,取李白的“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诗意,故潭水如镜,波光潋滟,有乔木美荫,处处掩映几案,极美。
民国时,有识乡绅集资,选此怡养心性之地办学,校名叫“启良”,以承袭弘扬家乡之人文,这是乡绅与一方水土文蔚极重要的关系。消灭了乡绅,文化焉还能依存吗?
民国在如此名园中办学,是风气使然,各地到处都是。在此名园中,赏花听风,办学之理念并不求高大,只求启迪一个“良”字。而这个“良”是、在艮上,艮是受阻,而上面的点念zhu,本是汉字,、而识之,心灵自通,便就超越了艮阻。
因此“启良”何其重要---知良才能善,知良是不虑而知,知良因此才有良能与智商。在这样的学校,与松风红蓼黄花游鱼鸟鸣为伴,才应是教育本来理念。以亭阁为教室,在水色波光中,才能启顽为良---先有一颗能感应薄阴残雪的绵软敏感之心,才能成为有良知之人。这才是育才。
启良学校当年的校歌,歌中有“名园郁苍翠,灵秀此包藏”、“好鸟亦朋友,花落尽文章”句,让学子们每每吟起便热泪盈眶。可惜我不知全部歌词。因为启良是我哥哥姐姐们的学校。到我上小学时候,进的已经是“普通小学”,学校只有教室操场,再无花草潭水树影了。
“普通”与“启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