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伟
朱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79
  • 关注人气:17,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雷克的这本书

(2015-03-19 23:30:06)
标签:

音乐

分类: 读书随感

  图雷克的这本书

  今晚在读这本书。说实在,如果不是因为要研究图雷克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几个版本,我就不知道盛原先生早就把这本书翻译了过来,不知道盛原先生是图雷克的学生,更不知道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就是我的好友苏澜深。这些年埋头做《三联生活周刊》,真是错过了很多事。

  这本书对于体会巴赫的键盘作品,真是太重要了,因此真感谢盛原先生,读他记录的图雷克,更能体会到图雷克以她的一生钻研巴赫之成果——以每一乐句的钻研来体现其伟大的结构,那种不遗余力的挑剔与不遗余力的日积月累,才以巴赫为自己之成就。认真听她的一遍遍录音,就会被这种一生就为一个目标的不遗余力所感动。

  这本书表面看像技术书,讨论的是指法与力度,装饰音的表达,但这些构成着对巴赫键盘音乐美学的精深理解。图雷克那样专注与一个乐句中音与音之间的联结关系,专注于指触、对位的思考及赋格纵深的表达方式,这些极其具体的方法正是我们读懂巴赫键盘音乐魅力的钥匙。

  比如盛原先生回忆图雷克所讲解《平均律》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

  “第一个音,左手三指的C,是一个二分音符,为了让它持续两拍,你要把它弹深一些,好像敲钟一样。第二个音,左手大指的E,也是长音,也需要持续,但它是弱拍上的音,所以不能像第一个音那样响,尤其大指容易弹重,你弹时一定要注意大指。下面的六个音由右手弹,前两个音是起拍,要给人一种走到第二拍高音E上的方向感;第二拍的E是高音,又在拍子上,所以比前几个音都要更出来,但它在第二拍上,与第一拍相比是弱拍,所以它比第一个音C又要弱一些……”

  因她这样的讲解再去体会她的演奏,真的不仅体会到她毕尽一生对巴赫演奏的贡献,也真的更好体会了巴赫。

  我们的音乐欣赏,真的只听了一个轮廓。任何东西,不深入细部,总是似是而非。

  而图雷克如果不是这样一句句地精研,不可能超越他人,这就是一个人之牺牲与她之成就的关系。

  盛原先生记录的她对音乐之外事物的态度,比如9.11的态度,很发人深思——她只关注音乐与她自己。

  最后说,这本书的悲哀。我在版权页上看到,20096月第一版,印数3000册,2011年地二次印刷,印数1000册,泱泱大国,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分前说燕
后一篇:春分节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