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伟
朱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57
  • 关注人气:17,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搜检改沐浴

(2008-01-30 22:35:2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随感

   早上翻闲书,袁枚的《随园随笔》,袁枚好酸文假醋,但这部随笔中也确多杂七杂八好玩的追究。今天随意翻到一条“搜检改沐浴”,好奇又有闲,就不妨无聊追查一下。此条记科举,防作弊要作搜查。其中用了三条材料。

   第一条引舒元舆疏,说士子入场应试,要自带蜡烛,听候唱名搜检,由此推断搜检制度始于唐。舒元舆是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的进士,文宗大和初当到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后来死于甘露之变。查他的文章,此条文字在《上论贡士书》中,是建议文宗科举改革的一份“昧死奏书”。

   他揭示贡生当时境遇,说以他23岁时应试的经历,要待命月余,才能见到贡院高悬的牌子,告知检束条约。这封奏疏中实际并无入考场要搜检的记载。舒元舆只记载贡生如何在应试中被轻视:应试日,只见八百人手里都拿着蜡烛、水炭与两餐饮食,扛在肩上,提在手上。考官拉长声喊考生名字,考生就慌张地入场。场内重重棘围,考生分坐堂下,寒气四逼,雪花飞舞,只有单席在地。他奏疏说,考官将这些以后可能成为将相之才的人置于寒庑冷地,是将他们比作仆隶。

   第二条是引杜牧给李飞写的墓志铭,说李飞当年应试时曾因考官大呼其名,熟视符验,而勃然大怒说:“国家如此待贤耶?士受如此之待,而犹自以为贤耶?”查杜牧集卷九《唐故平卢军节度使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倒确有这一段,说李飞因“貌古文高”,当时对考官说,“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为为贤耶?”因袖手不出,明日直接回了江东。袁枚叙述略有发挥。

   这两段其实都没说到唐代始,考生要搜身检查。符验只是查验身份,类似今天查准考证之类。

   第三条最有意思,说《金史》记载,太和元年,有省臣上奏称搜检法太严,要脱衣露体,说这是“非待士之礼”,奏请设一沐浴所,让考生入浴,考官准备好新衣让他们浴后换上,以防夹带。此条因无具体引处,实在无法查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高枕无忧两周
后一篇:爆竹炮仗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