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今年约定要按习俗好好过一个年。老徐昨日就找到我《考吃》中的记载,开始剥红枣。今天下班回来,看三个灶眼熬着热腾腾的大小三锅粥,原因是原料太多——除红豆、芸豆、红枣、莲子、桂圆、栗子、荸荠,还有花生、白果、核桃、葡萄干、冰糖等,原料总数达到18种。因原料多,从两锅就分成三锅,看来明天还可喝一天。昨晚就说到,现在佛寺腊月初七晚上都熬粥,腊八清晨到佛寺门口排队等粥,一定比到钟楼或大钟寺等新年钟声还有味道。可惜在严寒中,实在没有去体会的勇气。
好粥的功夫主要在熬,要熬到各种原料融合,粥稠而不粘,就需不停顺时针搅拌。越搅就越热气氤氲,越氤氲浑沌保证不粘锅。这锅粥中惟一缺憾是未买到菱角。昨天也探讨过,是否熬一锅甜粥,一锅咸粥。我更向往儿时母亲熬的咸粥的感觉——以猪油荠菜加菱角、荸荠、咸肉、豆腐干、年糕,但想想同时要熬两种,实在过于复杂而作罢。
从腊八开始,泡腊八蒜、喝腊八粥,是全家在忙过一年后,重新去寻找过年过程中的乐趣。但大家庭那种摩肩接踵的欢声笑语毕竟很难再寻找,家宴可以回归,但那个大家却没有了。过去每年过年都会盘计着要回家了,今年母亲在过世前还念叨,再过几个月就要过年了,过年你们一定要回来呀,不回来我是要哭的。每年过完年,大家各奔东西,她就开始等下一年的年。但其实,父亲去世后,那个温暖的家的向往就已经破裂了。
现在,再没有回家的概念了,到了要过年时候,只觉得心里空空的。今年开始,要营造一个自己家过年的感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