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碎 |
很高兴你听伦敦交响乐团而没有失望。你看到了彩排,就比我多了许多体会。你说到的感觉,其实也是我所感觉的:专业能力。伦敦乐团也好,齐默尔曼也好,作为一个演奏员,首先是技巧,也就是工夫。没有每一个演奏员对每一乐句的精确把握,哈丁作为指挥,就不可能像医生作解剖一样,将一个作品分解得那样清晰与清新。这样的精确性,就像高档的瑞士钟表,我觉得这个乐队给我的是这样的震撼。哈丁的指挥长处,我以为也就是精确的节奏能力。狂野构成效果,其实是容易的;精致构成效果,是最难的。在北京返场前,他确实也表达得拘谨。但《星球大战》一展开,马上进入忘我境界。最后高潮,他的指挥棒都飞了出去。而我们好象更多是侃爷,一般都是天南地北,侃到洒脱之极。
齐默尔曼的贝多芬是单纯沉思着的诗意展开,他走向情感幅度的贝多芬的另一边,与老奥那种宽厚、浓烈的情感倾诉极不同,它应该是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二次大战后,美国与苏联乐队在战争期间对贝多芬的解读方式自然成为一种审美定势,在这种审美定势下的贝多芬形象与战前其实有了变化——力度与紧张的节奏被不断强调。研究一下老版本会有这种感觉。
前一篇:埃尔加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后一篇:向老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