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公

(2007-03-27 22:39:06)

  周刊这一期有一篇马戎戎写男旦的文章,其中说到“相公”这个称呼,有一个概念说“好角多出于相公堂子”。我不知这概念是哪里来的。在我印象中,“相公堂子”应该是男妓寓所。“相公”在这样的堂子里,就指男妓。

  但丞相也称“相公”,南方新婚丈夫,也称“新相公”,南方也称男人“相公”,等于北方的“爷”,所以琢磨这称呼颇有意思。“相”这个字本意应是相交产生的质。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面相”也是刚柔两气感应相会的结果。“丞相”呢?“丞相”从“相国”来,“丞”是辅助,“相国”也可理解为国家的面相。早时丞相只有一个,比如商代的伊尹,汉初的萧何。按照顾炎武《日知录》的说法,因为拜相者都要封公,所以丞相也叫“相公”。而袁枚的说法,“相”与“公”不一定都合起来,相而不公,公而不相者多矣。

  “相”中包含的“相互”意思原来并无狎昵:相依为命,相辅相成,相安无事,都没有很夸张。即使表现男女关系,用“相及”:“男女相及,以生民也”,也不会使人想入非非。到相知恨晚,情感因素突出了。相濡以沫,濡是湿润,口口相接,就有狎昵的意思了。

  女子敬称男子为“相公”是戏剧中开始使用,这“相”主要就倾向于貌了,本身就是狎昵的发展。戏剧这形式,原始诉求,狎昵的乐趣在其中占据很重要位置,也就是调戏。它是“白相”,“白相”其实是“薄相”的音转。以“薄相”心态将“相公”发展成男旦,又变成男妓,对貌的把玩越来越升级,是很自然的事。

  随便抄一段清代文人对一个名旦的描绘:

  明艳韶美,短小精敏,观者如饱沃浓鲜,得青子含酸,颇饶回味,一时有出蓝之誉。嗣后闺妆健服,色色可人。其机趣如鱼戏水,触处生波。儇巧似猱升木,灵幻莫测。有诗吟:“逸态翩跹青胜蓝,多情不作宝儿憨。怜他酝籍春风里,弱柳依依似汉南”。

  可以清楚看到戏与妓之间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