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伟
朱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75
  • 关注人气:17,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家寡人

(2007-03-09 22:40:15)
 

  东汉郑玄在注解《礼记·曲礼》“寡人”时说,这是王侯的谦辞,表示“寡德”。“寡德”是缺德行。《国语·晋语》中有:“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这是晋献公十五年(公元前662)兴兵伐骊戎族时,当时负责占卜的史苏说的一段话。他占卜说:“胜而不吉”,晋献公问他为什么,他说:“骨在口中,齿牙相弄。”晋献公说:“口在寡人,何乱之有!”于是伐骊戎,胜后获骊姬,宠而立为夫人。史苏这段话是对大夫里克说,当年桀伐有施,有施人送妹喜而亡夏;殷辛伐有苏,有苏人送妲己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送褒姒亡西周。他说,晋献公宠骊姬,因缺少德行追随了这三位末代君主。骊姬如果不得志于君主,就不能“入口”而“衔骨”害人。后来,骊姬果然在晋献公身上兴风作浪,乱了晋国。

  象形文字中,“寡”是屋顶下一个孤独人。《说文》解读这“寡”是“少”,《尔雅》解读这“寡”是“罕”,意思都是独孤。“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出自《孟子·梁惠王》。孟子是在提醒君主应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前提下谈孤寡,他认为,推恩才能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君主不以民为先,不与民同乐,就会兄弟妻子离散。“寡”与“鳏”都是为警省。

孟子这个观点建立在墨子观点基础上。《墨子·节用》中,将劳民伤财称为“寡人之道”。他说,圣王之道是去无用之费,国不在大小,去无用之费,节俭就可使国力增强。而目前君主以寡人之道多,也就是以高税敛刮民财,民财不足,就兴师伐邻国,使男女分离,久不相见,以此造成鳏寡。

原始的“寡人”谦称大约与天人关系中的承天命有关——以谦称而顺天命和承天命。君主除自称“寡人”,还称“孤”。《左传·庄公十一年》:秋天,宋国发大水,齐庄公派使者去慰问说:“天降大雨,害及庄稼,为什么不祭祀呢?”当时宋戴公就说:“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这句话意思是,孤实在不敬,不仅天降之灾,还让贵国国君操劳。唐朝的孔颖达由此解释,君主无凶常称“寡人”,有凶则称“孤”。后来“孤家寡人”就连用为成语。

“寡人”的意思,我以为还是《老子》的解说包含丰富,老子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毂”是指车轴,“不毂”指难转动车轮。此篇《老子》,将侯王自谦放在“一”的前提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孤、寡与“一”的关系,高高在贱与下之上是尊贵,但侯王自谦,难道是以贱为本吗?老子提出“至誉无誉”的观点,以“琭琭如玉”与“珞珞如石”的对比来比喻高低贵贱关系——无论玉多漂亮,终究是石。君主治国,体会了“寡人”的这层意思,才能懂“无为无不为”。

这“寡”字后来给韩非子的帝王术赋予权力学解释,韩非子否定儒墨之道规范治法,以“行无定术”来说威势决定一切。《韩非子·显学》中说:“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下面的话是,“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是秦始皇欣赏他、李斯要除掉他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