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这样一个记者

(2006-01-16 07:04:12)

  昨天中午与一帮朋友聚会,这帮朋友中最令我尊敬的是一位摄影记者——《中国日报》摄影部的副主任徐金星。神五落地时候,他抢在坐着直升机赶来的新华社与央视记者之前,拍到了第一张打开舱门后的杨立伟照片。

  他告诉的整个过程令我感动——神五发射后,他向报社请假,说他想去试试。大家都认为绝无可能,而他对领导说,如果拍到,你们就考虑把我的交通费报了;拍不到,就当我休假去旅游了,然后开着自己的富康就上内蒙了。

  他说,上路才知道,小富康是开不到内蒙的——拉煤的车把路压坏了,他的富康不断磕底盘。开了一天,到一个小城,找当地报社摄影部,找了一个住宿地。因根本不认识路,他就动员那小伙子与他一起去现场,最后居然把小伙子说动,通过关系借了一辆越野车。赶到四子王旗附近,他又感动了一个当地官员,由这个官员领路,居然穿着军大衣混进封锁区,晚上躲在牧民家里,到凌晨就漫无目的找着落点。他说是因看到远处天上有发光点,开着吉普就往那里赶,中间有牧场与牧场间的围栏,就遇到一个想法将它压过去。就这样,他创造了奇迹。

  按说,遇到这样的事情,哪个国家都不会允许记者能擅自进入现场,而且确实还涉及国家机密。从单位领导角度,我可能也不会同意记者去这样冒险。但从一个记者角度,哪怕有一分机会,我也要争取在现场,这太棒了!京星跟我说,他想到的,就是每一分希望都要尽最大力争取。

  我想的是,要是记者都去闯关,这社会果然会乱套;但如果媒体灭绝了这样的记者,我们的媒体又如何走向世界呢?

  就是这个徐京星,奥运会拍刘翔,为一个好角度,他在赛场架好机器等了6小时,就为那一瞬间。

  今年神六回来,他刚从国外到机场,就直接从机场赶往内蒙。我跟他说,今年一定会堵上漏洞,你不会再有希望。他还是说,再试试。事实是被挡在封锁线外,只有坐直升机的记者能降临现场。

  在大家都越来越实用地计算风险与成本的时候,这样的记者真是太少。由此我对这样的记者心存真挚的肃然起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晚的收获
后一篇:三天三本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