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胤礽的女儿

(2005-11-26 21:38:22)

  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出生第二年就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康熙的唯一嫡子。康熙在清朝诸帝中后妃最多。从杨珍《康熙皇帝一家》中读到,他自己册封的皇后有3人,贵妃2人,妃11人,嫔5人,贵人11人,常在14人,答应9人,共55人。3个皇后中只有第一个赫舍里氏生下胤礽这一个儿子,第二个皇后没生育,第三个生了一个女儿。三位皇后都是短命,赫舍里氏只活了22年,第二个死时也是20多岁,第三个30多岁。皇长子是惠妃所生,比胤礽大两岁,所以胤礽一生下来就是太子。

  胤礽生有不少儿女。查《清史稿》,记载除弘皙外,第三、第六、第七、第十、第十二子乾隆都封了辅国公,可见其子女甚多。其中究竟有多少女儿,命运如何,史书中一般不会有记载。但他女儿绝无可能流落民间,况且是送进养生堂,这大约是可以肯定的。谁敢将皇族送到那个地方?他的兄弟们也不会同意。不管雍正还是乾隆,对皇族态度都是一样,况且是胤礽的儿女!据清史专家说,雍正就领养了胤礽的六女。雍正对胤礽,应该是很器重的。

  这些皇族被供奉得好好的,又不是要满门杀绝,只剩下这一个根,才需要转移,等待东山再起。他们想翻天,在郑家庄潜伏与到曹府藏匿,有什么不同?这个女儿藏匿到曹府,意义何在?应该说,刘心武的推断,逻辑基础是薄弱的。但看看之前,包括蔡元培、俞平伯,大家其实也都在这样对《红楼梦》再创作,无非是想象力优劣而已。

  现在清史中对胤礽的评介,都是根据康熙两次废太子对他的训斥,说他“不孝不义,暴虐淫乱”、“被鬼物凭附,因魇魅而失本性”。我觉得这是康熙废他的理由,未必他本性就如此。康熙做了61年皇帝,每个强悍皇帝晚年几乎都恐惧于皇太子即将接班,怎么也不满于皇太子,引出一场场的悲剧。事实应该说明胤礽的人缘不错,由此才引发大臣们一次次要冒死奏请复立。

  大约因为雍正即位时野史的众多推测,胤礽这个人物才成为一种象征。蔡元培1917年出版的《石头记索隐》也是把《红楼梦》解读成政治小说,主人公也是胤礽,他说,“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1月25日备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