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评课要点

(2012-10-21 19:36:54)
标签:

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分数

化学与生活

分类: 化学教学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评课要点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评课要点

上课的课题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化学学科最基本的计算,中考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化学其他计算的基础。就运算而言,都是基本的运算,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就能解决,关键是如何将化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或者说使简单的数学运算体现出化学意义。化学组的老师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上出各自的“味道”,下面就几堂化学课作一简单点评。

 

一、异中寻同

1、课堂目标重“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方法指导重建构;

3、都较好地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尤其在易错点的把握方面;

4、展示较好的教学基本功,尤其在教材的处理和解读现代媒体(电子白板)的方面。

5、学生练得不够充分(举一例:完成四道一类问题的练习,四个同学上黑板各自完成一题,而下面的同学要完成四题);

6、学生悟得不够充分(尤其是“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方面);

7、课堂评价时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二、同中求异

C老师:课堂厚实。几个老师中课堂容量最大的,唯一的一个把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比的逆运算融入教学内容的老师。课堂结构完整,从复习水化学式的含义导入,到学完本堂课“应该指导”结束。从时间分配和练习量的安排方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安排较多(7题),而元素质量比的计算(5题)、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3题)相对较少,有头重脚轻之感;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面,没有安排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计算,感觉有点遗憾,它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也是一个极易出错的地方。

Z老师:课堂明快。课堂流程明了快捷,老师与学生除了教学内容的交流之外,“快!”是说的最多的字。“迫不及待”是表现的最多的姿态,这充分体现老师的效率意识,也展示了年轻老师的朝气;教学过程流畅、清晰,体现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意了化学式计算中的一题多解,如:在计算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时,先计算出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用两种方法求出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课堂教学的内容略显单调。

S老师:课堂清新,教学板块清晰新颖。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看课本内容,了解本课学习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三种基本计算,把教学的“纲”亮出来,然后围绕“纲”张开“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教学过程中三次展示“自学指导”环节,凸显课堂中自学的地位;课堂注意化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练习题设计时,选用了钙片标签,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铺垫略显不足,尤其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挖掘不够,导致学生练习时不规范表达较多。

 

三、由这次活动想到关于课堂教学的几个观点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生长”的过程,俗话说“百年树人”,因此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一个胖子”。因此,教学也应该是一个慢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有鲜明的层次感,平时的教学要围绕课程标准,但不必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在新授时就达到课标要求,有时一步到位是很难实现的,学生的负担也会很重。

3、课堂教学要有前瞻性,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初中的老师很有必要看看高中的课本,尤其在一些符号的表达和使用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