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明回忆录——美术

(2024-01-17 09:26:26)
标签:

文学

原创

绘画

写生

检阅

分类: 日志

 美术

美术就是绘画。打小我就喜欢画画,不说别的,单就是中小学读书的课本上,就曾经被我画得一塌糊涂。

后来,因为文革辍学,成了回乡知青,在生产队的务农,每当天事下雨,闲得没事,总喜欢在家里捣鼓着画画。那时候,主要是模仿课本上面,或者报纸上面的插图和新闻图片,来画画。那时候,我们家的正屋前面有左右两个厢房,我就住在右边的一个厢房里面。正屋向南,这个房子向东。这个房子是砖瓦房,开有门和窗户,很敞亮。门从中间开进去,房屋的前面,就是门进去的左边,是一张床,床的对面放着一张很大的书桌,那是为了我学裁缝,用来代替裁衣服的案板。我就在这张书桌是面写字、画画。画的画,现在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是,按照英语课本上面的一幅美女写生图,画一个年轻的姑娘,在一颗树身上有两个被砍了树枝、留下疤痕的大树下,支起一块画板,面对着一条河流和芳草,静静地在写生。草地的远处,还有一群小孩,他们奔跑着,手里高举着用竹竿绑着的网兜,在追逐着美丽的蝴蝶。这张画,就贴在书桌对面的墙上。一个是,仿照新闻图片,画的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红卫兵。毛主席在最右边,旁边依次是林副统帅、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人。这张画,是贴在南面有窗户的墙上。有一回,我们家屋的梅枝姐(那时她还没有出嫁),到我们的屋滴来玩,看到了我画的画,很喜欢,简直是赞不绝口。她说:那幅写生图,画的真像,就连树上的留疤都像真的一样;那幅领袖群像,让人一眼就能够认出哪个人是谁。我听了这样赞美的话,心里面当然是美滋滋的。

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首诗: (待添)

后来,大队的安排我到小学去教书,大概是1970年。那时候,上面要来学校检查评比,看墙报。出墙报,就要有刊头和插画。学校里面,没有老师能够胜任。我当时在当教导主任,就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地拿起画笔来作画。记得有一幅是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刊头画是画的一幅毛主席头像,主席戴着帽徽、领章:一颗红心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背景是红太阳在闪金光,主席的头像正在红太阳的正中间。画好以后,老师们都说,毛主席画的太像了,是怎么画的?其实,这个秘密,我一直没有说出来,呵呵,要保密啊。还有一幅是“大批判”专栏,画的是革命战士高举起带刺刀的步枪,扎向帝修反那些小丑,刊头题字是用隶书写的三个大字:大批判。当时来检查的胡家驹主任问:这是谁画的?字是哪个写的?当得知是我的手笔时,他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大加赞扬!

再后来,到了2012年,我们天门市的曾氏宗亲会,响应全国曾氏宗亲总会的号召,撰修《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天门分谱,请我为曾氏的一世祖曾子画像,我不好推脱,只好勉为其难,画了两幅曾子的肖像。不过,他们没有用。我也不后悔,还在其中一幅的曾子画像下面,用隶书题了字,拿到天门去装裱好了,顶100元钱,拿回来挂在中堂。以后每年过年,我就带着全家老小,一起给老祖宗曾子鞠躬,以示敬意!

有一年,我们家长孙维尭回老家来了,他看得曾子的画像后,问是怎么画的,我就告诉他,是照这本书上面的画像画的。他说:画得真像!

这里,我将这种画法公开出来:这是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张港中学读书的时候,从老同学李玉林那里学来的:把原画用横竖线打成小格子,再把格子按需要放大,然后按格照描就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