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大人们上的学。少年儿童上的学不能算大学,那叫中小学。唯有成年人上的学方可称大学。成年人,据我国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大学既然是大人上的学,你累了就完全可以去上。不用为了什么文凭,也许你已经有了文凭,其实那东西没什么用,到处都能卖到。就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累了去上大学也比任何旅游都省钱,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你现在去上大学又不用考试,你办个听课证花不了多少钱,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你喜欢的大学。还有,就是在校园中还可能发生很多大人的故事。比方恋爱呀什么的,这种事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种休息呀。
关于大学是什么?还有不少大师们论说过,这些论说都是脍炙人口的。比方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是大教育家的论说,自然要从研究学问和教书育人的角度来。
还有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其实,在大学中大楼和大师都很重要,都是不能缺少的。不信你去现在的清华园看看,大楼还少吗?在现代大学中,如果没有大楼是无法成其大学的,因为大楼不但承载着古老的文明,也代表着现代和发展,大楼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在国外900多年前意大利波洛尼亚建立第一所大学的格言是:“大学,大家来学。”
你既然是大家的一分子,又是大人,你累了当然可以去上大学的。
大人们聚在校园里就成了一个相对外界来说的小社会。这个小社会集中了教育、学习、研究、生活;有课堂、图书馆、食堂、集体宿舍,在美丽的校园内有无数的漂亮女生和优秀的英俊男生。他们会上演很多浪漫的故事供你欣赏,这比任何畅销书都好看。当然,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成为主角的。
闹一个大园子,把大男大女集中在一起,这是现代人干的事。虽然古代也有大规模教书育人的事。比方孔圣人就有弟子三千。可是孔圣人没有女弟子,也没有校园,那就不是严格意义的大学了。
清代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曾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大观园。在大观园里发生了那么多精彩而又让人感伤的故事。大观园内有不少漂亮而又知书达礼的女孩子,整天琴、棋、书、画的,衣、食、住、行都在那园子里,这就点现代大学的意思了。这和现代大学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的是大观园内只有一个贾宝玉,这是男人的奢侈。
相对于纷繁复杂的都市,现代的大学校园就象一个城市的包厢,就像一个现实中的大观园。在热闹的场合辟一隅包厢或建一处园子是为了躲开吵闹,找寻那暂时的安静;同时躲在包厢或者园子里也好独自享受另类的热闹。
很多大学校园都是旧朝代的园子,虽已物是人非,却延续了古老的文明,很多故事总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发生着。
其实,在大学校园内的相互交流、切磋、碰撞、研究、陶冶比单纯的教育更重要。单纯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在大学中更重要的是一种熏陶。这种熏陶是用时间之火在一个特殊的熔炉中长期冶炼的结果。那是一种不知不觉的陶冶过程。只有当你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你的举手投足中才能看出,那是一种气质,闪烁着知识的光芒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还是劝那些累了的人,别放不下这放不下那的,累了就去上大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