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podtouch数码mp3评测it |
分类: 工作相关 |
在便携影音播放器领域(或者叫MP3、MP4、MP5等等什么都好),如果避开苹果的iPod不谈,显然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在这一领域,苹果是当之无愧的潮流引导者,而对于那些iPod的鉴定拥护者来说,这样的产品已经不仅仅只是随身的娱乐设备,而更多的则是个性和时尚身份的象征。显然,“我有,我最潮”才是消费者购买iPod的最初动力。
作为目前iPod家族最新的一名成员,集无线、触屏、多媒体等先近技术于一体的iPod
Touch依然延续了苹果"机不惊人死不休"的业界风范,并且凭借精致简约的外形和强大的功能再次成为业内备受瞩目的焦点。
简约外观
与一般便携影音播放产品包装相对简单不同,iPod
Touch拥有着非常精致的外包装盒:纸盒正面画面依照1:1的比例画有iPod
touch机身图样,并且凹凸设计,很有立体感。屏幕主画面则采用了已故的The
Beatles主唱John Lennon的《Lennon Legend:The Very Best of John
Lennon》唱片封面,设计的非常精细。打开包装盒之后,我们会发现内部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黑色塑料衬板上放置的就是被塑料保护膜包裹的iPod
Touch。将其取下即可发现随机附带的配件,这里包括新款小白耳塞一副,数据线一条,iPod
touch适用底座一个,简易支架一个,以及说明书和皮质擦拭布一块。不过没有附带iTunes安装光盘,需要用户到苹果官方网站进行下载(最新发布的iTunes
7.5,此产品需iTunes 7.4以上版本支持)。
对于那些时尚达人或者常逛中关村的朋友来说,想必对iPhone这款手机不会感到陌生。事实上,从外观上来看,iPod
touch与iPhone几乎别无二致。亮黑色的机身正面不仅光滑无比,而且极尽简约之极致,甚至连苹果的厂牌Logo都没有设置,只在宽大的屏幕下方设计有一颗小小的按键,以方便使用者在任何时候迅速返回到待机界面。iPod
Touch的外壳材质主要以金属和玻璃材质制成,正面的钢化玻璃即使是图钉和螺丝刀等硬物也无可奈何。电源开关键被设计在机身顶部,而底部则是标志性的Dock数据接口以及耳机插孔。值得一提的是,iPod
touch沿用了3.5mm的标准耳机插孔,可兼容更多耳机,十分方便。iPod
touch机身背盖采用了镜面金属材质,这样的设计虽然看上去视觉效果良好,但比较容易极易划伤和沾染指纹。而在背面左上角则设计有Wi-Fi无线网络发射接收装置,表明这款产品支持Wi-Fi无线上网。
在最重要的屏幕参数方面,iPod
touch采用3.5英寸320×480像素1620万色的宽屏设计,显示精细度为163ppi,可以播放MPEG-4(MPEG-4
Part 2)和H.264(MPEG-4 Part
10)两种编码MP4、MOV和M4V等格式的视频,播放速率最高可达30帧/秒,最高支持640×480像素分辨率,支持最大2.5Mbps码率。进入视频模式后有视频节目缩略图可供预览,可以随时切换全屏播放或宽屏播放。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发现这块屏幕的显示精度相当细腻,无论是播放内置的图片还是视频,都颇具视觉冲击力,色彩表现浓郁、层次感突出,色阶过渡也非常自然,画面的对比度以及饱和度方面也都控制的很不错,而对于动态画面的表现也属于同类产品中的翘楚。此外值得表扬的是,使用者如果在播放过程中拔掉耳机,iPod
touch所播放的影音内容也会自动暂停,插上以后还能自动恢复,人性化的续播设计让人倍感舒适。
在操作方式上,iPod
touch具有相当革命性的人性化设计,它摒弃了标志性的click-wheel转轮按键设计,引入了与iPhone相同的multi-touch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共有音乐播放、视频播放、照片阅览、iTunes下载、Safari互联网浏览、YouTube观看、日历查询、通讯录记载、世界时钟、计算器和系统设置这11项一级功能设在主菜单中,除了这些初始功能外,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安装诸如天气、游戏、电子邮件、备忘录、股市、地图等相关软件,实现更加丰富强大的功能。
而iPod
touch最引以为傲的Wi-Fi无线上网,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使用者只需要在主菜单点选Wi-Fi设置,系统会自动搜索可用网络,然后进行相关设置即可。而由于iPod
touch是基于Apple
OSX操作系统进行开发的,因此内置浏览器采用了苹果PC机所使用的Safari浏览器,由于专门针对代码优化,在使用过程中网页开启速度极其迅速。
当然,iPod
touch所能实现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不过碍于篇幅所限,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到卖场中去把玩体验一番。
听觉体验
音频方面,iPod touch支持AAC,MP3,WAV,Apple
Lossless,AIFF,Audible的音频格式,并拥有独特的播放速度、音量限制等功能,还可以定义个人的智能播放列表,根据歌手、专辑、歌曲等信息进行分类,然后按从A到Z的英文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在手指滑动的同时,屏幕上会出现字母索引,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很快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而独特的Cover
Flow功能还可以为使用者显示多张专辑的封面,同样,只需要用手指轻轻地滑动,就可以实现专辑的翻页,简便且实用。
而在实际试听过程中,我们感觉iPod
touch保持了历代iPod播放器的音质水准,听感上,风格更偏向于平缓柔和,中高频表现不错,而低音则稍显得弱势一些,表现稍缺弹性,同时音场也不算广。不过整体而言,iPod
Touch的音质表现还是符合其在这个产品领域内的地位的,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听觉要求。当然,对于那些Hi-Fi发烧友来说,这样的音质表现或许会让他们感觉不过瘾,但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市面上又有哪一款便携影音播放器能够在听觉上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呢?
结语
有人说iPod
touch就是去除了电话功能的iPhone,对于这种论调,我们不做评价,因为iPhone并没有在国内正式上市。不过单就iPod
Touch而言,其所主导的人性化操作感念,以及在使用便利性、屏幕细节等方面都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绝对优势。最重要的是,这款产品体现出的强大功能与价值已经绝不仅仅只是一款便携影音播放器所能涵盖的。或者对于购买iPod
Touch消费者来说,“玩的就是最新潮”才是其最好的注脚。
——对于每月试用产品无数的老朽来说,绝大多数都滥竽充数不值一提,实在鲜有诸如iPod Touch这样备受关注的前沿产品。因而尽管自己一项不太喜欢在BLOG里写些与工作相关的内容,但对于iPod系列,在试用过后不贴出来就有点对不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