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文学/原创北京秋太庙 |
分类: 杂文 |
曾经整齐摆放着列祖列宗往生牌位的太庙,依然矗立在紫禁之侧。刚刚翻修过的大殿巍峨雄壮,红漆金栋似乎还在等候着早晚叩拜的一位位古老君主。大殿前是没有草木点缀的空旷广场和层层叠加的汉白玉栏杆,简单肃穆得有些压抑。这种情绪似乎连鸟儿们也被感染了,一群群乌鹊在幽暗而深邃的天空里沉默飞向远方那一轮朦胧升起的苍白月光。只有房角飞檐上伫立了四百年的龙、凤、狮子、狻猊、獬豸、斗牛依然像一列列被遗弃的士兵般孤独而坚定的守候着曾经的光辉岁月。
那是一段段关乎于帝王将相家国天下的或威严或荒诞或惊险或伤感的历史传奇,是任由后人指点评说的拍案惊奇,是曾经活生生上演着的真实话剧。然而,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又变成神话,于是汇集了数十代君主的古老宫殿便把它的威严与高傲镌刻进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座古老城市里的每一个布衣百姓的DNA中,让他们成为中华大地上最独特的一群:他们咬着平仄韵律随口吐出四平八韵的京片子,然后趿拉着平板拖,沏上一壶茉莉花儿,捧起一碗拌了八荤八素菜码儿的炸酱面再就着一根生黄瓜,缓慢悠闲的踱到葡萄架下,用从容不迫进退有度来有滋有味的品尝这家长里短的酸甜咸淡。在这座城市中奔走忙碌并一掷千金的永远是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外乡人,他们似乎才是这里的主宰,就好像数百年来居住在紫禁城里的是那些来自于蒙古的天之骄子是那个安徽和尚的后代子孙是关外八旗的满汉全席。土生土长的本地土著只有冷眼旁观的份儿,不过他们也并不在意,几百年的皇城根儿下的繁衍声息让北京人天生就有一种既不媚上也不欺下不卑不亢的大气淡定,他们只于生活的间隙处抬头张望一下隔壁红砖金顶的紫禁之巅,眼神里是谁也说不出的深远通透,然后又背下身嚏哩吐噜的大块朵颐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香甜。
落日的余辉照射在铺满落叶的道路两侧成排的白杨绿柳,高高的红墙上映衬出树木叶色凋零的光影,远处是碧蓝如洗的晚霞秋色中若隐若现的午门角楼,墙内是遗世独立的太庙,只是属于它的那些曾有荣光已经伴随着历代王灵的牌牌匾匾再也不见,所能映衬的只有大殿前那个正在与自己的中国新娘一起兴高采烈摆POSE拍婚纱的中年USA~~
后一篇:后海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