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凤凰岭登山京郊周边游绯色小剑休闲爱在中国行 |
分类: 在路上 |
图、文:绯色小剑
众所周知,凤凰岭海拔不高(大约1200多米),性情温厚,虽然山沟沟多,比较考验耐力,但基本没什么风险。而且设施齐全,除了缆车什么都有。图中的人造石头大坝虽然落差很大,但有了结实的护栏和铁链,就成了一个安全的游乐场。
凤凰岭的石头主要是花岗岩,植被不像香山那么茂盛,很多地方都有光秃秃的裸露。这块开阔的大石头是景点之一“鲸鱼背”。
北线怡境潭位置有个岔路,也即不走常规右边那条路,而是顺着左手边一个不太明显的小路去,就可以发现一条环路,通向一个陡峭且好玩的山洞,名唤“曲径洞天”。图中是山洞入口处,非常高阔,头顶的石头呈螺旋状,又像一个打开的扇贝。
站在曲径洞天的顶巅鸟瞰群山。那个红墙灰顶的小四合院是北线景点之一桃源观,据说里面的道士是全真教的传人。
北线的最高点飞来石,以及上面的飞来石塔。
下山的过程中俯拍的山脚风光。蜿蜒的公路看起来像一条河流,白色的灰色的河流。
怪石林立,除了知名的玉兔石以外,我还发现了许多独特的景观。你看这个石头+上面的植被像不像小男孩常理的发型“茶壶盖”?
下山途中我的脚踝惨遭马蜂袭击,亏得使用了这种略带臭味的植物叶子揉搓,才减轻了红肿、疼痛等症状,特此留影纪念。
凤凰岭景区地图。图片来源:网络。
前几天在桑拿天里再次登了凤凰岭,仍然走的北线,但比上次多了一处岔路,竟发现了它的别有洞天之处,很是有趣。
早上9点半,我和发小儿娟娟在在颐和园公交站集合,乘坐346路公交,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终点站凤凰岭。凤凰岭门票成人25元,学生证13元,年票免费。
时值酷暑,再加上非周末,景区登山的人很少。凤凰岭的上山路线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北线最高,难度也最大。于是我们沿着进门右手的车道直奔北线而去。20分钟后到达停车场兼北线验票处,冒着正午的阳光,开始爬山。
沿着约定俗成的山路,不久就看见一个神泉,不少山民用大书包背着七八个大号可乐瓶或色拉油的油壶来打水。我们喝了两口,泉水甜凉,值得一试。后来气喘吁吁爬到飞来石附近,发现一位山民在出售这些泉水,每瓶5元。
沿着山路向右看,有许多异形的山石,包括大脚趾等,还有一个很像两个对面拥抱的人,都有各自的传说,景点铭牌上讲得很清楚。
很快到达一个怡境潭。过了桥,向右走可以通向常规的天梯等景点,但我们采用了左侧的一条小路,却想不到发现一个别有趣味的新去处。
指示牌上注明前方应该有个“桃源观”,可是我们走了半天,却一直没有找到,甚至在远处就能看到它的屋瓦,走进了却反而找不着。估计是走偏了一点,但很快就找到了门票上提到的“鲸鱼背”,桃源观已经错过了。
然后,就到了一个神奇的所在,也是我认为凤凰岭最值得一游的地方。那是一个天然的山洞,里面有一尺宽的石径曲折上升,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有好几处只容一人通过。但因为装了铁护栏,一路都很安全。走了好几层楼的样子,几个山洞清凉通风,据说古时候曾有道士在这里炼丹,也有和尚在这里参禅,很受人欢迎的地方。沿着石阶走到山顶,俯瞰群山,花岗岩组成的凤凰岭因为球形风化的缘故,很多地方光秃秃的,露出白色泛着粉红的圆滑山石。虽是盛夏,但绿植覆盖率只有一半多一点,整个山顶白绿相间,别有特色。
忽然看见了一个四合院,正是我们遍寻不获的桃源观。从山顶上看,甚至能看到一个白衣的道士在院子里走过,看来我们的眼镜质量不错。
心满意足离开山洞,我还在兴奋地说,一定要把这个地方向大家推荐,忽然,我记不清这个山洞的名字了:“它到底是叫‘曲径探幽’呢,还是‘别有洞天’?”拿出门票一看,叫做“曲径洞天”。
继续前行则到达一个凉亭,乘凉的时候举目回望,可以看到远处一块巨石很像一个侧面蹲着的兔子,便是“玉兔石”,这个凉亭则是“玉兔亭”。再往前走,就回到刚才的怡境潭,这次沿着右侧走,开始常规的北线,呼哧带喘地朝着制高点飞来石奔去。
望山跑死马。飞来石看起来不远,但还是要翻过好几道山梁,上上下下的,问了路边的山民:“快到了吧?”答曰:“还要半个小时。”过了半个小时再问,发现还要半个小时。
狂奔在夏天的烈日之下,才明白绿色植物的重要。头顶没有树荫的时候,感觉热得呼吸都困难。但一旦走到树荫下,就那么一米半米的距离,立刻就感觉清凉无比,心情舒畅。绝不仅仅是心理因素的缘故。于是我开始设想把绿树种到居室和办公室里的可行性。楼房层高比较低没关系,可以选择不太高的树种,三米以下的树应该能找到的。但是根据植物学的一个说法,一棵树地面上有多高,地下的根系一定跟地上部分一样高,甚至更高,因为它要扎根大地吸收营养。而楼房是不可能提供这个地下条件的。因此,应该想个办法,把树根的高度压缩到一个花盆的高度之内,增加树根的密度或吸收能力。只要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我们就可以在城里的室内享受山间的阴凉!还能节省电费,并避免氟利昂对大气层的破坏,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终于到达了飞来石,看到了顶上那个小巧的小塔。这个塔虽有七层,但高度只有2.95米,辛苦了几个小时,看到的竟然是这个东西,着实让人感觉意外。第一次见到它的娟不由哑然失笑,连说“太幽默了”。
山顶没什么绿茵,照几张相赶紧下撤。下山的路要容易多了,没有上山时那么陡,绕的圈子比较大,因此好像时间更多。沿路景点有密宗塔(一个密宗和尚死后的舍利塔)、大块地等。路牌上说还有上方寺等景观,我们没有找到,想必是不在主路上,又被一心下山的我们错过了。
走过一个山洞时,我的脚踝好像一阵刺痛,好像是被什么荆棘扎了一下。低头一看,附近竟然盘旋着一群马蜂,我的脚立刻肿起来。奔离遇难地点后,我想起童年用臭蒿来治疗蜂蜇的秘方,但是已经记不清臭蒿的模样了,于是就地找了一种闻起来有臭气的植物,在伤口揉搓了几下,症状竟貌似减轻了。
沿着十八盘,很快就回到山脚下。这次爬山一共用了五六个小时,虽然冒着酷暑,感觉但显然没有上次那么疲惫。看来我的耐力和体能在迅速提高,在从人到驴的进化过程中,我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下山途中,遇到一群坐在山路上休息的同学,气喘吁吁地,半天都不移动。看见我们,他们打了招呼,并说,登这个山真不容易,早就听说凤凰岭以地势险峻著称,果不其然。凤凰岭险峻?我怎么一点都不觉得?为什么在别人看来很难很难的任务,在我看来就比较容易捏?呵呵,一定是人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