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心灵炼狱 |
那日路过报亭,看见《心理》杂志的标题:“完美主义让生活更好还是更坏?”、“你是生活的旁观者还是参与者?”看得我打个冷战。
又是夏天到了,竟然是同样的住所,同样的生活,每天做同样的事,甚至连今年的流行裙装都跟去年没什么区别,实在压抑。没有进展的生活,等于是螺旋式下降的。
一个作家永远能找到100件比写作更紧急的事情来做,一个生活的outsider也有100个理由阻止他开始生活。我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像去年一样,一个都没有开始,一是因为我总认为自己准备得还不够,二是所有的时间都被琐碎的不重要的事瓜分,我在等候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完美的时刻,来让我开始为目标干活。
可是看起来,这个时刻,貌似永远不会到来了,这种直觉越来越鲜明。除非抛掉对该神圣时刻的迷信,立刻干活,不再等待。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我写文章,好像在写文言文,语言风格愣是跟平时说话不一样。于是,在写之前,要酝酿很久很久,强迫自己进入那种语境,然后才写得出。在这之前,心烦意乱,洗澡,擦地、洗衣服,甚至出去散步、吃饭,什么都做得,就是做不得静下来写文章。
那次一个新京报记者让我回答她几个问题,2000字。我说好的,我熬夜给你写出来。她大惊:“我的妈呀,还要熬夜?”是啊,我的妈呀,我为什么竟然还要熬夜呢?
我在等什么呢?等那种语境像打了激素的内分泌一样协调起来么?这种语境最后到底怎么来的,我自己都不清楚,虽然颇有几次进入这种境界。但既然它是很难预期的,我就无法掌握它并随时调用,这让我如此无力。:(
写好文章是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目标,至今没有进入正轨。其他重要的人生目标,一样如此。在我的理想状态和目前生活中,永远隔着一种神秘的境界。如何到达它,我一直没弄清楚,于是我一直停在这里。
不是我恍然大悟,也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醍醐灌顶,而是我对自己能力和梦想的信心开始动摇。我开始怀疑,这种神秘境界并不存在,那种文言文般的语境其实也没必要永远苛求。那个神奇时刻永远不会到来,除非你强迫它现在就来!
是的,这简直是一定的。这么说吧,文言文变成说话的口语,现在就做,这很难吗?我尚未这样尝试过,但我希望这至少能让我不那么脚不沾地!
前一篇:一颗闷骚的心,是不甘心只闷不骚的
后一篇:什么是“神仙眷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