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蓝水怡
蓝水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20
  • 关注人气:3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报志愿是好、还是不好?

(2007-06-03 23:26:03)
标签:

高考

志愿

分类: 〖教育观察〗低产中

这样报志愿是好、还是不好?

○蓝水怡

 

周末,同学来电话,说要来我家聊聊,她的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临考前找我聊,别是她儿子又出了什么状况?我心里直犯嘀咕!

 

这一年,我们常通电话,有时也会见面聊,议题全都围绕她的儿子。同学的儿子,虽然就读市重点高中,却没让父母省心,经常出状况。一会儿是失恋,一会是泡网吧,一会儿又是成绩掉到跌破眼镜。儿子一有状况,同学就会给我打电话,我也只能是安慰加支招,应付的了一时,应付不了一世。

 

同学和老公一起来的,她儿子还在学校上课,没有来。看他们的表情,不温不火的,不像有状况,我松了一口气。

 

没有寒暄,更不必客套,没等同学两口子提问,我和儿子就主动出击,儿子讲考场的注意事项,我讲考前的心理调节。同学老公又特别问了大橡皮的事,问能不能带进考场,大橡皮是用来记答案的。儿子说他去年有用过,没遇到麻烦,还说数学那一场,忘了记答案,出了考场,才想起答案的事。我说,我同事的孩子前年遇到过麻烦,监考老师有疑议,同事的孩子倒是很灵活,没和老师发生争执,当场把大橡皮掰成两半,照样也能记答案。知道同学的孩子性格内向敏感,容易受外界干扰,我儿子特别嘱咐叔叔阿姨,一定转告弟弟,在考场上不要去和别人比,要自信,要按照自己习惯的答题速度和时间分配去解答试卷。最后,儿子还说了一句特别出彩的话,他说考试不必求全对,考试就是有得有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聊完高考,同学两口子把话题转到高考志愿,我恍然,原来同学来我家的目的在此啊!一谈到志愿,我特别谨慎,只谈程序和方法,不提建议,因为志愿是个性选择,依每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定。如果抛掉诸多功利,所有的选择,无所谓对错。

 

同学两口子倒也不为难我,他们的心里早有想法。他们的儿子,如果发挥正常,应该能高出重点线20到40分。这样的分数考天大和南大没有希望,这本是他们心中的目标,但是他们想考虑川大,因为同学是从四川来的,那里有可利用的人脉,按往年的录取分数,有可能被录取。其它学校,他们说不再考虑,如果川大取不上,干脆跳过一本B类及二、三志愿,还要跳过二本A类,直指二本B类,因为二本B类里有几加几的专业可供选择,他们最终想送儿子出国。选择几加几的专业,意味着省去将来出国考试与申请环节,他们是怕儿子将来没有能力面对出国考试和申请。当然,这样的选择,还意味着需要多付出50万元左右的RMB,他们有这个能力,愿意为儿子付出。

 

同学两口子走了,我倒发上了呆,忍不住感叹他们的选择。能上重本却要放弃,为了出国选择二本B类。一般人难以做到,大多会斤斤计较的。高考志愿,难受就难受在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上,报高了怕闪着,报低了怕吃亏,如果管它吃不吃亏,只管自我目标,志愿倒也变得省心省力,如我同学。

 

可是,就算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报高报低是他们自己的事,愿意上哪儿是个人的事,我还是感觉,这里面缺了什么。我问儿子,你知道整件事里缺少什么吗?儿子答,缺了主角。我笑着说,如果这样的选择出于他们的儿子,我会赞扬,我会欣赏,因为无论对错,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可是,这个选择完全是他们两口子的谋划,根本体现不出孩子的意愿,无论学校,无论专业,无论出国意向。我立刻拨通同学的电话,我说报志愿的事,还是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感觉同学仍不以为然,我又加了一句,孩子不说,不等于没想法,到时还是要多沟通,否则,上了大学,孩子就有可能不爱学,或者学不好,甚至厌学。

 

如果高考是一个成人仪式,报志愿就是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考志愿的填报,家长只能当参谋,老师不过是指导,真正做主的应该是考生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