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起聊吧』等精品 |
志愿报考众说纷纭
以下两篇关于志愿报考的议论,选自《高考在即,择学校还是择专业?》(http://blog.sina.com.cn/u/46f8dbc9010002j5)一篇中两位朋友的发言。由于经历不同,于志愿报考他们各抒己见,或可以参考。
发言人昵称:云·雨
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218439265
我现在是在校大学生,2年前参加高考。我觉得还是先照顾兴趣比较好,学起来也会有动力。
报志愿三种情况:
一、好大学感兴趣的专业
这一般都是强人,普通人很少可以达到这种水平。
二、好大学不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考生能喜欢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也行。
三、不好的大学兴趣专业
这就需要考生在上大学的时候加倍努力才行。
二和三差不多。
如果选择学校了,就必须保证考生真的能喜欢上这个专业,学一行,爱一行。要不然,可能会滋生厌学情绪,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后果不堪设想!报什么专业一定要了解,大概了解专业是学什么东西的,将来一般会从事什么行业。因为现在好多学校专业名字起得挺好听的,使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专业。
如果选择了专业,就很有可能上不了好大学了。尤其是选不好学校的热门专业的考生,因为是热门专业,肯定学的人多。将来工作不见得好找,如果要选的话,一定要能保证比那些在更好大学同专业的学生下更大的苦,这样才可能超过他们,在将来的竞争中至少不处于劣势。这一点,考生与家长一定要想清楚。
如果二、三都能做到,那就看哪个专业将来发展的前途好一些。大学的牌子固然重要,但将来在大学中的学习更重要!!!
再就是有个事实大家一定要注意到,那就是在大学是很难转专业了!!!要转也是考研的时候,一般在本科四年能成功转专业的真的不多。就是在考研转专业,也不太可能转向与所报专业差距太大的专业。比如从电气转向计算机,可能就难一些。但转向经济、管理方面还是相对简单一些。
我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当时就是选的好学校的我不感兴趣的专业。
当时第一志愿报的是清华热能、机械这种不热门的专业,结果差了几分,没考上清华。
第二志愿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是通讯工程、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这种。最后录到了哈工大的电气专业,并进实验学院本硕联读。
我原来的打算一直是本科学工科,研究生转管理、经济那个方面。
但我并不是很喜欢电气专业,我知道它挺有用的,也是个好专业,但还是没什么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计算机,从小就喜欢。于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法国里昂一大来哈工大招生,我就报名了,然后被他们录了。我现在就读于里昂一大计算机专业。对于这次赌博,不好说将来的结果。因为我如果真的呆在哈工大,也肯定可以毕业的。最差可以混个本科文凭,我想保研不成问题。但我不想这样,我研究生不想在哈工大上,但是,我知道如果在实验学院那样上下去,是很难出来了。我才进行赌博的。
在法国,因为学的是我喜欢的专业,我也很努力,也很快乐。学习兴趣与热情比在哈尔滨的时候高多了。当然压力也大多了。成功与否还不好说。
我现在有时也会想,以我当年的分,如果不选择清华的话,我也不会走上这条路。当时,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大学的几乎所有专业我都可以选择,但我却选了这条路。
我也注意到,我们班那些上了清华北大的同学,过得也不是非常好,一方面是清华北大人才济济,去了,不见得能混得多好。再一个就是,一般人到大学以后,都会有一段迷茫的时候。这段时间大概就是在寻求一个定位吧。我在哈尔滨的时候也有过很迷茫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感觉成天碌碌无为。现在稍微清楚一些了,知道将来大概要干什么。
再就是,要提醒家长,现在大学教育与实际脱钩得太厉害了。感觉上大学就是为了考研,现在大有把考研弄成第二次高考的趋势。所以,也学不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将来工作还是一无所知,而且学的东西,绝大部分与工作无关。但没有办法,这是中国现在高等教育的现状。大家都这样,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上哪个学校,而是学生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学习的能力。因为大学相对于高中还是轻松一些的。看到很多大学生平常不学习,去玩游戏、上网,考试前突击一下,这让人看着很痛心。这样倒是可以混到一个毕业证,现在大学毕业证好混,关键是,四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将来怎么办???
上大学时,需要学生自学很多东西,不光是大学开的那些课程,开的那些课程不太够用的。
再就是,上了大学,考试不是很好没有关系。应当多参加一些活动,多交一些朋友,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之类的,这些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也不能一味地埋头苦读。
好了,我就说这些了。希望大家报志愿的时候能够慎重。
高考报志愿时,对高中的话一定不能全信,我就是因为当时轻易相信了老师的话,才弄了个清华落榜,不过还好,还有哈工大垫着。可很多人最终还是高分落榜,复读一年。
补充一句,有人喜欢报志愿时喜欢看大学排名,那个东西,也就是骗骗报志愿的学生管用,“圈内”人士自己都不承认那个。
再就是,要看排名也要看专业排名,不要看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是一个怎么很好的学校,或者说不是那么好的一所学校,但该校的电子专业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有人要报,我双手支持,听说该校电子专业强于清华!!!
我只是举个例子,不是为了做广告。就想说专业排名比大学综合排名更管用。
武书连那个排名,不知道被多少人骂,他自己是华中科技大学和什么什么大学出来的,所以把那两所大学排得很高。不要看那种排名。
希望大家能找到专业排名看看。
发言人昵称:[匿名]老华工人
(以前发的帖子,随便说的。现放这,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我就简单地谈谈,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1:我97年高考,上华中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现在是华中科技大学),大一的时候,讲座,交流等很多,杨叔子校长面对面交流,具体讲什么忘了,大致的内容就是:工科的学生一定要有人文思想等等,号召我们大学期间要多看人文书。等。似乎没有提就业等事情,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象现在铺天盖地的就业恐慌症。还有师兄,研究生,辅导员等的讲座,大约是些告诉我们大学里如何混的一些道理,如,出国,英语,计算机,研究生,专业学习,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等等。还算很热闹
2:华工机械专业在学校里还是很有威望的,大多老字号的人物,校长等都是出自我们院,如,杨校长,周济(现在的教育部长),熊友伦,黄树槐等等。
3:我们班很多人(比例,具体没统计,大约至少是80%以上吧)都是调剂过来的,比如报考了电信,计算机没有上的。就调过来了。我本人也是如此,还有少数几个报了清华,也进来了。
4:当时我班的风气很正:爱学习,逃课的很少,听老师的话,团结等。每个学校有其风气,当时的华工就是如此风气盛行,考试没有一个人敢作弊也没有人愿意作弊,有2个师兄作弊,被周济校长当典型开除了,回去高考,又考回来了,我觉得这个风气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一生都有很大帮助:自强,坚韧,独立等。武大好像就是另一种了。但是,现在的华工,由于合并,扩招,市场导向等。某一在读博士的同学说:现在的孩子,搞不懂了。呵呵
5:我是湖北人,湖北高考分数高,所以,当时的我很是自信,对于其他一些省考来的,我很自信在学习上一定能优之,当时我们大多数的发展路线:学习+工作(学生工作),我也是如此,当了个部长,成绩很不错,2001年报送我们学校研究生,当时,产生了人生第一次迷惑: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以后做什么?出国也有机会?考清华研究生?考个别的专业?工作?工作,做什么呢?
(关于工作重点谈下:当时我们专业找的工作就是本行居多,如什么一汽,二汽,通用(很难进),大城市的民营企业等。待遇当时大约是:3000左右。而计算机,通信的,如华为,中兴,ut等5500。)等等,铺天盖地。最后的选择是:读研究生,反正也是免费送的一个。(现在的我,再选择就不会读研究生了,直接工作,时间很重要,我现在26岁,已经有了很强感觉了)
6:硕士跟我导师,我们叫老板,老板是81年上的华中工学院。算是一个牛人。美国博士后。2000年搞一个课题。课题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机械行业的项目。
7:硕士期间,人很愤青,经常在bbs,水木,白云等关水,牢骚满腹,当时觉得很没前途,觉得以后搞计算机没有计算机专业的行(实际上,现在想来,当时这个不自信的想法就要不得,任何时候,自信最重要!)搞机械,虽然是研究生,autocad什么的,机械设计什么的都不会。很是迷茫,迷惑,反正3年就这么过来了。计算机学了点,人文看了点,管理有了点,硕士文凭拿了个,毕业了。
8:找工作,我当时想做销售,但,似乎没有很多好的公司,比较郁闷,华为来招聘,稀里糊涂进了华为做了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呵呵。
9:现在在某公司做销售,it方面的。待遇:底薪4k+提成。收成看市场。呵呵。
10:以后的大致规划:职业经理人(销售总监等路),自己做老板,it销售培训
11:现在我同学博士要毕业了。也开始找工作,大多比较迷惑。似乎,进企业不爽,进高校不爽,公务员不爽。总之是不爽。
12:我还是坚持认为大学本科学校很重要,比如,后来从别的学校考来的研究生感觉,自信,独立,坚韧等都要差点,而且人大都很市侩,拿歪气当成熟的多。可能是我有色眼镜。:(
补充下(关于就业):
1:我们当时班27个人,10几个2001年本科毕业(都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软件开发1个,其余机械或者相关,主要是在企业里,没有去二汽,一汽等所谓国企的。后一女生转搞知识产权方面工作了),7,8个2004年硕士毕业(都在it行业里混,有软件的,机械的,主要是结构设计,也是在it行业里某公司做混,公司一般是华为,中兴或者差点的,其他好的,如ibm,微软,没有。),5,6个现在还在读博士(一个想当官,2个说想混江湖,其他几个说再看)
2:大致就这个样子,另,学校里学的课程就那回事情,学校风气的熏陶最重要,学习的主要用处在于培养了严谨的思维,学习方法,方式,提炼了性格,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本科。尤其如此。
另外一个关于就业,对于应届本科生来说,专业很重要,基本上你学了哪个刚开始也就只能搞这个了,除非你确实很牛,很一技之长。否则大致如此,如,学机械的就搞机械了,心理大致是不自信,觉得自己机械本科,就只能搞机械,如此心理。其他专业的?我不知道,但应该也如此。
研究生,就五花八门了。一般读计算机,通信的硕士,还是搞本行当了。而其他专业的,大致心理是:一定要赚很多的钱,而本行业刚开始给高的不多,一般也就是电信,计算机刚开始钱多。于是,很多就奔这里头去了,不过还是有些人还是继续坚持住了自己这个目前不很热的行业。可能的原因有:1)确实那种深谋远虑的,长期坚持的 2)没有计算机知识,电信不懂,望洋兴叹的,这个是大多数。
一般好公司学校招聘的时候也就去那几个学校,招聘,主要是看专业,硕士则看你具体作的课题。大多数公司招人很简单,收简历,面谈,ok。少数一些公司讲究很多,如保洁,微软。华为,中兴等也算,不过也就笔试跟面试。笔试一般很简单,基本的。面试(课题,专业,技术占60%,性格,心态,团队等占40%,而象保洁,ibm,微软等牛公司,更是虚的占多)
以下两篇关于志愿报考的议论,选自《高考在即,择学校还是择专业?》(http://blog.sina.com.cn/u/46f8dbc9010002j5)一篇中两位朋友的发言。由于经历不同,于志愿报考他们各抒己见,或可以参考。
发言人昵称:云·雨
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218439265
我现在是在校大学生,2年前参加高考。我觉得还是先照顾兴趣比较好,学起来也会有动力。
报志愿三种情况:
一、好大学感兴趣的专业
这一般都是强人,普通人很少可以达到这种水平。
二、好大学不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考生能喜欢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也行。
三、不好的大学兴趣专业
这就需要考生在上大学的时候加倍努力才行。
二和三差不多。
如果选择学校了,就必须保证考生真的能喜欢上这个专业,学一行,爱一行。要不然,可能会滋生厌学情绪,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后果不堪设想!报什么专业一定要了解,大概了解专业是学什么东西的,将来一般会从事什么行业。因为现在好多学校专业名字起得挺好听的,使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专业。
如果选择了专业,就很有可能上不了好大学了。尤其是选不好学校的热门专业的考生,因为是热门专业,肯定学的人多。将来工作不见得好找,如果要选的话,一定要能保证比那些在更好大学同专业的学生下更大的苦,这样才可能超过他们,在将来的竞争中至少不处于劣势。这一点,考生与家长一定要想清楚。
如果二、三都能做到,那就看哪个专业将来发展的前途好一些。大学的牌子固然重要,但将来在大学中的学习更重要!!!
再就是有个事实大家一定要注意到,那就是在大学是很难转专业了!!!要转也是考研的时候,一般在本科四年能成功转专业的真的不多。就是在考研转专业,也不太可能转向与所报专业差距太大的专业。比如从电气转向计算机,可能就难一些。但转向经济、管理方面还是相对简单一些。
我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当时就是选的好学校的我不感兴趣的专业。
当时第一志愿报的是清华热能、机械这种不热门的专业,结果差了几分,没考上清华。
第二志愿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是通讯工程、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这种。最后录到了哈工大的电气专业,并进实验学院本硕联读。
我原来的打算一直是本科学工科,研究生转管理、经济那个方面。
但我并不是很喜欢电气专业,我知道它挺有用的,也是个好专业,但还是没什么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计算机,从小就喜欢。于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法国里昂一大来哈工大招生,我就报名了,然后被他们录了。我现在就读于里昂一大计算机专业。对于这次赌博,不好说将来的结果。因为我如果真的呆在哈工大,也肯定可以毕业的。最差可以混个本科文凭,我想保研不成问题。但我不想这样,我研究生不想在哈工大上,但是,我知道如果在实验学院那样上下去,是很难出来了。我才进行赌博的。
在法国,因为学的是我喜欢的专业,我也很努力,也很快乐。学习兴趣与热情比在哈尔滨的时候高多了。当然压力也大多了。成功与否还不好说。
我现在有时也会想,以我当年的分,如果不选择清华的话,我也不会走上这条路。当时,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大学的几乎所有专业我都可以选择,但我却选了这条路。
我也注意到,我们班那些上了清华北大的同学,过得也不是非常好,一方面是清华北大人才济济,去了,不见得能混得多好。再一个就是,一般人到大学以后,都会有一段迷茫的时候。这段时间大概就是在寻求一个定位吧。我在哈尔滨的时候也有过很迷茫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感觉成天碌碌无为。现在稍微清楚一些了,知道将来大概要干什么。
再就是,要提醒家长,现在大学教育与实际脱钩得太厉害了。感觉上大学就是为了考研,现在大有把考研弄成第二次高考的趋势。所以,也学不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将来工作还是一无所知,而且学的东西,绝大部分与工作无关。但没有办法,这是中国现在高等教育的现状。大家都这样,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上哪个学校,而是学生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学习的能力。因为大学相对于高中还是轻松一些的。看到很多大学生平常不学习,去玩游戏、上网,考试前突击一下,这让人看着很痛心。这样倒是可以混到一个毕业证,现在大学毕业证好混,关键是,四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将来怎么办???
上大学时,需要学生自学很多东西,不光是大学开的那些课程,开的那些课程不太够用的。
再就是,上了大学,考试不是很好没有关系。应当多参加一些活动,多交一些朋友,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之类的,这些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也不能一味地埋头苦读。
好了,我就说这些了。希望大家报志愿的时候能够慎重。
高考报志愿时,对高中的话一定不能全信,我就是因为当时轻易相信了老师的话,才弄了个清华落榜,不过还好,还有哈工大垫着。可很多人最终还是高分落榜,复读一年。
补充一句,有人喜欢报志愿时喜欢看大学排名,那个东西,也就是骗骗报志愿的学生管用,“圈内”人士自己都不承认那个。
再就是,要看排名也要看专业排名,不要看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是一个怎么很好的学校,或者说不是那么好的一所学校,但该校的电子专业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有人要报,我双手支持,听说该校电子专业强于清华!!!
我只是举个例子,不是为了做广告。就想说专业排名比大学综合排名更管用。
武书连那个排名,不知道被多少人骂,他自己是华中科技大学和什么什么大学出来的,所以把那两所大学排得很高。不要看那种排名。
希望大家能找到专业排名看看。
发言人昵称:[匿名]老华工人
(以前发的帖子,随便说的。现放这,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我就简单地谈谈,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1:我97年高考,上华中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现在是华中科技大学),大一的时候,讲座,交流等很多,杨叔子校长面对面交流,具体讲什么忘了,大致的内容就是:工科的学生一定要有人文思想等等,号召我们大学期间要多看人文书。等。似乎没有提就业等事情,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象现在铺天盖地的就业恐慌症。还有师兄,研究生,辅导员等的讲座,大约是些告诉我们大学里如何混的一些道理,如,出国,英语,计算机,研究生,专业学习,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等等。还算很热闹
2:华工机械专业在学校里还是很有威望的,大多老字号的人物,校长等都是出自我们院,如,杨校长,周济(现在的教育部长),熊友伦,黄树槐等等。
3:我们班很多人(比例,具体没统计,大约至少是80%以上吧)都是调剂过来的,比如报考了电信,计算机没有上的。就调过来了。我本人也是如此,还有少数几个报了清华,也进来了。
4:当时我班的风气很正:爱学习,逃课的很少,听老师的话,团结等。每个学校有其风气,当时的华工就是如此风气盛行,考试没有一个人敢作弊也没有人愿意作弊,有2个师兄作弊,被周济校长当典型开除了,回去高考,又考回来了,我觉得这个风气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一生都有很大帮助:自强,坚韧,独立等。武大好像就是另一种了。但是,现在的华工,由于合并,扩招,市场导向等。某一在读博士的同学说:现在的孩子,搞不懂了。呵呵
5:我是湖北人,湖北高考分数高,所以,当时的我很是自信,对于其他一些省考来的,我很自信在学习上一定能优之,当时我们大多数的发展路线:学习+工作(学生工作),我也是如此,当了个部长,成绩很不错,2001年报送我们学校研究生,当时,产生了人生第一次迷惑: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以后做什么?出国也有机会?考清华研究生?考个别的专业?工作?工作,做什么呢?
(关于工作重点谈下:当时我们专业找的工作就是本行居多,如什么一汽,二汽,通用(很难进),大城市的民营企业等。待遇当时大约是:3000左右。而计算机,通信的,如华为,中兴,ut等5500。)等等,铺天盖地。最后的选择是:读研究生,反正也是免费送的一个。(现在的我,再选择就不会读研究生了,直接工作,时间很重要,我现在26岁,已经有了很强感觉了)
6:硕士跟我导师,我们叫老板,老板是81年上的华中工学院。算是一个牛人。美国博士后。2000年搞一个课题。课题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机械行业的项目。
7:硕士期间,人很愤青,经常在bbs,水木,白云等关水,牢骚满腹,当时觉得很没前途,觉得以后搞计算机没有计算机专业的行(实际上,现在想来,当时这个不自信的想法就要不得,任何时候,自信最重要!)搞机械,虽然是研究生,autocad什么的,机械设计什么的都不会。很是迷茫,迷惑,反正3年就这么过来了。计算机学了点,人文看了点,管理有了点,硕士文凭拿了个,毕业了。
8:找工作,我当时想做销售,但,似乎没有很多好的公司,比较郁闷,华为来招聘,稀里糊涂进了华为做了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呵呵。
9:现在在某公司做销售,it方面的。待遇:底薪4k+提成。收成看市场。呵呵。
10:以后的大致规划:职业经理人(销售总监等路),自己做老板,it销售培训
11:现在我同学博士要毕业了。也开始找工作,大多比较迷惑。似乎,进企业不爽,进高校不爽,公务员不爽。总之是不爽。
12:我还是坚持认为大学本科学校很重要,比如,后来从别的学校考来的研究生感觉,自信,独立,坚韧等都要差点,而且人大都很市侩,拿歪气当成熟的多。可能是我有色眼镜。:(
补充下(关于就业):
1:我们当时班27个人,10几个2001年本科毕业(都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软件开发1个,其余机械或者相关,主要是在企业里,没有去二汽,一汽等所谓国企的。后一女生转搞知识产权方面工作了),7,8个2004年硕士毕业(都在it行业里混,有软件的,机械的,主要是结构设计,也是在it行业里某公司做混,公司一般是华为,中兴或者差点的,其他好的,如ibm,微软,没有。),5,6个现在还在读博士(一个想当官,2个说想混江湖,其他几个说再看)
2:大致就这个样子,另,学校里学的课程就那回事情,学校风气的熏陶最重要,学习的主要用处在于培养了严谨的思维,学习方法,方式,提炼了性格,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本科。尤其如此。
另外一个关于就业,对于应届本科生来说,专业很重要,基本上你学了哪个刚开始也就只能搞这个了,除非你确实很牛,很一技之长。否则大致如此,如,学机械的就搞机械了,心理大致是不自信,觉得自己机械本科,就只能搞机械,如此心理。其他专业的?我不知道,但应该也如此。
研究生,就五花八门了。一般读计算机,通信的硕士,还是搞本行当了。而其他专业的,大致心理是:一定要赚很多的钱,而本行业刚开始给高的不多,一般也就是电信,计算机刚开始钱多。于是,很多就奔这里头去了,不过还是有些人还是继续坚持住了自己这个目前不很热的行业。可能的原因有:1)确实那种深谋远虑的,长期坚持的 2)没有计算机知识,电信不懂,望洋兴叹的,这个是大多数。
一般好公司学校招聘的时候也就去那几个学校,招聘,主要是看专业,硕士则看你具体作的课题。大多数公司招人很简单,收简历,面谈,ok。少数一些公司讲究很多,如保洁,微软。华为,中兴等也算,不过也就笔试跟面试。笔试一般很简单,基本的。面试(课题,专业,技术占60%,性格,心态,团队等占40%,而象保洁,ibm,微软等牛公司,更是虚的占多)
后一篇:水怡家书——多做事,少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