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在高三〗已出版 |
水怡心语:感谢朋友们节日的问候与祝福!感谢你们一贯的支持!这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祝福!这是对新浪高三家长博客圈的支持!

《高三家长怎样和孩子说话》(CCTV12《心理访谈》5月18日播出)
主持人阿果、心理学专家赵梅、还有我——蓝水怡,就高考考生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情绪问题,进行了以下探讨:
当孩子为高考而坐立不安时,家长如何安抚他的焦躁的情绪?
当孩子为某次考试考砸了而沮丧时,家长如何安慰他帮他找回自信?
当孩子过于自信时,如何提醒他恰如其分地看待自我评价与自我实力的差距?
消息播报一:
CCTV12《心理访谈》冲刺高考特别节目播出安排——
(内容详细介绍见央视网站:
http://www.cctv.com/program/xlft/20060510/102807.shtml)
5月15日 家长“恐高症”
5月16日 挑战“疲劳期”
5月17日 如何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5月18日 怎样和孩子说话
5月19日 考前三天做些啥
5月20日 高考,我要超常发挥
晚上播出时间:23:10
次日重播时间:上午11:10和下午3:20
消息播报二:高燕定老师的博客(点击博客左侧链接即可进入),近期发表一系列关于“学校、专业、就业,职业”的话题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学习。
儿在高三日记 2006年5月14日 星期日
从昨天到今天,儿子念叨好几遍:“时间怎么变短了?感觉一会儿功夫半天儿就没了?!”我笑了,知道儿子是说没有伴奏写作业比听着音乐、相声写作业感觉时间过得快。
看着儿子不解的神情,我告诉他,那是因为你比原来专心。精力一集中,原本不会做的题就有可能找到解题思路,原本感觉难的题就可能变得容易。脑子转得快,手底下利索,人会感觉爽。人感觉爽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否则就像你从前那样,感觉时间难熬,度日如年。
我的解释,儿子定是没听进去。昨儿晚上,他又要求听相声听音乐,说不听就困。我说,没有不让你听,只是反对边听边写作业,可以写一个小时左右,休息一会,听一两首歌,听一段相声,然后再接着复习。儿子虽然接受了建议,但很不情愿。为了彻底说服儿子,今儿吃过晚饭,忙完家务,我开机上线,在网上拼命搜索科学论据,我要用科学道理说服儿子。
老天定是长了眼,没有辜负我的用心,果然找到有力证据: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务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专心致志地做事效果更佳。
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比如一边做数学运算一边辨认图形,结果发现大脑在两项任务间转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从事两项工作所用时间比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所用的时间多出一半。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听复杂句子时让他们同时辨认几何图形,这两项任务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在同时处理两项任务时,大脑的两个部位都不能进入最佳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具备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只是这么做效率和准确率均会下降。
证据找到,立刻往儿子的书房奔,想快点宣布我的新发现。一进书房,我笑了,发现儿子在偷听相声,音量放得特低,不走近,根本听不到。我没提别的,只是把上面那段文字的大意和儿子说了。儿子听后,二话没说,啪地关掉了音响。
我退出书房,不禁感叹,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高三家长怎样和孩子说话》(CCTV12《心理访谈》5月18日播出)
主持人阿果、心理学专家赵梅、还有我——蓝水怡,就高考考生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情绪问题,进行了以下探讨:
当孩子为高考而坐立不安时,家长如何安抚他的焦躁的情绪?
当孩子为某次考试考砸了而沮丧时,家长如何安慰他帮他找回自信?
当孩子过于自信时,如何提醒他恰如其分地看待自我评价与自我实力的差距?
消息播报一:
CCTV12《心理访谈》冲刺高考特别节目播出安排——
(内容详细介绍见央视网站:
http://www.cctv.com/program/xlft/20060510/102807.shtml)
5月15日 家长“恐高症”
5月16日 挑战“疲劳期”
5月17日 如何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5月18日 怎样和孩子说话
5月19日 考前三天做些啥
5月20日 高考,我要超常发挥
晚上播出时间:23:10
次日重播时间:上午11:10和下午3:20
消息播报二:高燕定老师的博客(点击博客左侧链接即可进入),近期发表一系列关于“学校、专业、就业,职业”的话题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学习。
儿在高三日记 2006年5月14日 星期日
从昨天到今天,儿子念叨好几遍:“时间怎么变短了?感觉一会儿功夫半天儿就没了?!”我笑了,知道儿子是说没有伴奏写作业比听着音乐、相声写作业感觉时间过得快。
看着儿子不解的神情,我告诉他,那是因为你比原来专心。精力一集中,原本不会做的题就有可能找到解题思路,原本感觉难的题就可能变得容易。脑子转得快,手底下利索,人会感觉爽。人感觉爽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否则就像你从前那样,感觉时间难熬,度日如年。
我的解释,儿子定是没听进去。昨儿晚上,他又要求听相声听音乐,说不听就困。我说,没有不让你听,只是反对边听边写作业,可以写一个小时左右,休息一会,听一两首歌,听一段相声,然后再接着复习。儿子虽然接受了建议,但很不情愿。为了彻底说服儿子,今儿吃过晚饭,忙完家务,我开机上线,在网上拼命搜索科学论据,我要用科学道理说服儿子。
老天定是长了眼,没有辜负我的用心,果然找到有力证据: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务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专心致志地做事效果更佳。
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比如一边做数学运算一边辨认图形,结果发现大脑在两项任务间转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从事两项工作所用时间比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所用的时间多出一半。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听复杂句子时让他们同时辨认几何图形,这两项任务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在同时处理两项任务时,大脑的两个部位都不能进入最佳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具备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只是这么做效率和准确率均会下降。
证据找到,立刻往儿子的书房奔,想快点宣布我的新发现。一进书房,我笑了,发现儿子在偷听相声,音量放得特低,不走近,根本听不到。我没提别的,只是把上面那段文字的大意和儿子说了。儿子听后,二话没说,啪地关掉了音响。
我退出书房,不禁感叹,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前一篇:儿在高三——要做就做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