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在高三〗已出版 |
帮助孩子树立评价与反思意识
蓝水怡
http://blog.sina.com.cn/m/lanshuiyi
节前,在一个理论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获了奖,它是几十篇征集论文中唯一一篇非纯理论描述的论文,是由大量的工作实践素材中提炼出理论观点,这应该是引起主办方兴趣的关键原因。
会议结束,我很是感慨。一是感慨方方面面愈加注重实践中的探索,按过去的理念,我这样的文章是要打入工作总结行列的,绝对上不了理论研讨的台面。二是感慨对几年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向方方面面展示了我们的工作成就,更是一次质的飞跃,是由实践向理论迈进一步的提升。
感慨的当时,我就联想到儿子的学习,恨不得把诸多的想法告诉他,恨不得他立刻就能明白总结的重要性,更恨不得他立刻能着手对各科进行总结,以利冲刺阶段的有的放矢。节前工作忙碌,儿子埋头作业,终是没机会与他就这个话题沟通。
五一长假,我有了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虽然孩子比大人们忙,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得挤时间进行自我复习。与孩子的沟通,是零零碎碎进行的,抓的是他休息的间隙;与孩子的沟通,是东拉西扯式的,看似漫无目的闲话趣语,实则是为了对他进行提示。
经过多次沟通,虽然孩子曾相当抵触,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总结才能提高的观点,当然离他真正的会总结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我告诉孩子,对个人而言,会不会总结,关系到生存地位,会总结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专家、领导,成为人群中具有导向地位的人;不善于总结的人,一辈子只能当匠人、当大头兵,在人群中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当然,无论处于何种位置的人都在为社会做贡献,但具有导向地位的人将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快乐与否与地位无关,这是另一个话题。
其实,孩子也做过相当数量的总结。我称其为简单总结,并直言那是糊弄给别人看的,那样的总结只是对所学知识和出现问题的简单罗列,对纠错和提高没有一点参考价值,不如不做。孩子被我一针刺出血,不仅没恼,反倒点头承认。我笑了,告诉他这不丢人,还告诉他妈妈也得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考虑到孩子时间紧任务重的具体情况,我建议总结不一定全部要书面,但必须经常在脑子里过,当然能养成随时书写的习惯更好。我建议从每天的复习入手,每完成一份试卷或单科练习,立刻在脑子里进行一次总结,我内心是极想让他用笔随时记录的,但考虑接受起来有难度,做起来也确实比较费时间,终是没提。我建议他先按对错进行划分,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然后对错题进行分类,根本不会的、会而做错的、介于明白与糊涂之间的;最后对每一类错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出的什么错?怎么出的错?以后如何杜绝再犯同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