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在高三——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2006-03-27 23:01:49)
分类: 〖儿在高三〗已出版

儿在高三日记:2006年3月27日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文/蓝水怡)

   下午放学后要加两节课,孩子临出门时说的。我的第一反映就是晚饭可以做的复杂点,马上就想到涮开口饺子。

    一下班,我匆忙赶回家。先把买来的肉馅用盐、姜末、鸡精煨上,再把放入鱼丸和香菇的汤锅放煤气炉上用中火熬着,鸡毛菜摘净用清水泡上,等着和饺子一起涮。然后,我就开始一个一个地包起开口饺子,一边包着一边看电视。

    电视里正在播访谈节目,被访者是年仅25岁的天才小提琴家李传韵。当谈到儿时母亲的严厉管教时,小提琴家说母亲是慈禧太后,说自己是紫禁城里的小皇帝,说妈妈把他关在紫禁城里面,面对墙壁,做地狱式的,高密度的训练。当主持人问他恨不恨妈妈时,李传韵说,不打不成材,不磨不成器,没有妈妈当年的严格,不会有我今天的卓越成绩,我感谢我妈。

 听着,看着,想起旅美升学顾问高燕定老师给一位家长的信,信的题目是《要不要“逼”孩子学什么。信是高老师回复一位琴童家长的。其中一段文字,当时就引起我的触动,原文如下:

没有几个孩子是天生爱学习的,没有几个孩子打从心里喜欢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学校、埋在学校的功课里的。既然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数、理、化,甚至上学、念书都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既然学习本来就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强加在孩子身上的事情。那么,又何妨再强加一次呢?也许,这还是难得的,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的几项东西之一呢。

 

这段文字当时就让我模糊地意识到什么。今天,当电视中的提琴家用他的亲身体验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时,我恍然当时意识到的是什么!我意识到一直以来对孩子的迁就;意识到高考将即,因为怕孩子不能承受,仍在一味地迁就他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备考复习,而把过多的精力分散到诸多的爱好中!我决定要和孩子好好谈谈这个问题。

 

孩子一到家,娘俩就开始边涮饺子,边唠嗑。孩子说这次结课考不理想,弱项没能突破,一些强项也考得不太理想。我鼓励他,只要最后两个月不放弃努力,还有可能突破弱项,提高强项。安慰过,鼓励过,我把包饺子时看到的想到的一股脑全告诉了孩子。孩子听后沉默不语,我知道他也和我一样受到了触动。我见时机成熟,便问:“后面这段时间,你准备以怎样的态势复习?”儿子沉吟片刻后答道:“大片不看了,网不上了,碟不淘了!”还没等我开口表扬,儿子提出碟还是要听的,我说:“没问题,你的碟足够三年不重样地听。“我笑了,儿子也笑了。

 

    日记记到现在,时间已指向2253分,儿子果然一晚没看英语原版大片上,没上网。我真的希望儿子从此能懂事,能知道珍惜时间,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