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在高三〗已出版 |
/images/face/019.gif老猫给我留言,特别提醒:高考复习是有规律和节奏的。应届生更是应该跟着老师和学校踏踏实实地复习。盲目的从事“计划外”的复习计划,有可能打乱正常的学习进度!我之所以把过去的一些东西“翻”出来,只不过是想告诉大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做法和思路,希望帮助大家拓展一些思路而已……
我理解老猫,是怕误导大家,故蓝水怡在此也借机声明,一切网上资料谨供参考,各位朋友切记要以上级政府下发文件为准,呵。/images/face/019.gif
在博客上经常得朋友们的指点,深受启发,蓝水怡惟有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素未谋面的朋友们!
近来有一位大四家长,昵称老猫,无私奉献了女儿高考时的诸多经验,读来非常受益,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对介绍的办法有些做了小调整,有些做了大的调整,开始运用,感谢你,老猫!
请老猫原谅,我擅自做主把你的介绍整理出来,将宝贵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家长学习。再一次请老猫原谅,侵犯了你的版权,呵。
2006-02-25 20:04:40
兰妹妹:许久没有到这里做客了。只是觉得妹妹对于孩子高考事情考虑得太周到,太完美,实在是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所以,才总是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妹妹blog的进展。为您和您的好孩子祝福!
春节过后,高考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临近。且不说对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对家长来说,该为孩子操心的事情更多了。目前最急迫的事情大概就是为孩子报志愿的事情了:报低了,如果孩子考的分数高了,录取吃亏;报高了,倘若录取分数线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的出入,录取还是吃亏……真是左难、右难,难也要报。
看了妹妹的blog,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妹妹还有些举棋不定。原因在于,孩子喜欢英语,但是,几年以来,理科的成绩确实很好,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觉得,您现在最举棋不定的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而最后初定首选学校。我的理解对吗?
妹妹是否有兴趣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您和您的儿子是否选定了在哪个城市读书?不知您的孩子的成绩在哪一个分数段,据我的经验,如果您的孩子的成绩足以保障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那就不要疑惑了,好好准备,从容应试就对了。倘若您的孩子的成绩(在北京)是在625分以下,600分以上,是否考虑过去外地读书?我倒是建议您如果不介意的话,不妨试着这样想一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学校专业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氛围、生活节奏、人文习惯或许对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孩子更重要。
当年我女儿她们学校在高二寒假的时候,曾经给孩子们布置过一个寒假作业:职业理想调查大纲。尽管已经过去了N多年,但是,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这个调查提纲对于孩子和家长高考报志愿,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妹妹不嫌我絮烦的话,我就照抄下来?
关于职业理想调查的要求
一、调查报告内容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单位、职务等)
(二)调查专业的情况
1、专业内容;
2、该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专业的国际化程度和我国此类专业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这是为孩子将来大本毕业出国留学考虑)
3、这个专业四年以后(本科毕业)、六年以后(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
4、专业对个人发展的利弊
5、职业的经济收入
6、专业对人的素质要求
7、专业对文化知识的要求
8、专业与你的兴趣是否一致
9、其他应当补充的情况
(三)个人的体会、观点、打算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亲身调查、素材丰富
2、观点清楚、明确、有见解、要真实
3、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另外有关调查对象,要求学生去找相关高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老师、相关专业的就读学生,最好大一和大四的学生都有。还有,要找相关专业的在职就业人员,去了解该职业的现状……
当年,我们家的臭小孩和她的高中同学,足足忙活了将近一个月,才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为了这个调查报告,我们还去了一趟上海和杭州,当然也是顺便旅游。她和她的几个同学分别走访了北京六所著名高校的招生办公室,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不过,这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在她就读的学校和北京诸多高校之间,已经形成了制度,接待这些臭小孩们的来访,对于高校招生办的老师来说,已经是例行公事)
作为家长,兰妹妹,我想,现在让孩子亲自去做这件事情,有些太晚了,那么,你不妨替孩子做一下这件事。至于走访谁,完全可以调动您的社会关系、亲戚、同事、朋友的力量。当年,其实我们也给臭小孩找了一些熟人,有大学的教授,还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还有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的一些朋友……当然,都是让臭小孩和同学们自己去拜访的。一个寒假下来,孩子不但开了眼界,而且,真是长了见识,同时,还挺刺激的,他们真是开始了解什么是主流社会……接触到专家、学者,还有在大学读书的学长,也让他们开始向往将来的大学生活……同时,一个调查流程下来,到底学什么专业,孩子们自己也有了一个大概的理念。我不是说过,她今年已经大四了吗?因为她的专业是自己选的,所以,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今天就此,明天继续,好吗?
2006-02-26 23:47:10
兰妹妹你好。今天我们接着说。
其实,在我这里,倒是没有什么“高招”。只不过许多事情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所以,在你看来,会有一些参考价值。说实话,人在这个时候,尤其是高三孩子的家长在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失去理智的,所以,我要特别的告诫你,无论别人说什么,你一定要有你自己的一定之规,切不可以因为一时着急,乱了自己的方寸。切记,切记!
因为今天要接着说,所以,我又好好的看了你及网上诸多朋友的N多回复。总的感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在这其中,我也明显地感到,大家好像都走进了同一个误区: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或者主张这样,或者主张那样,但是,我们是否认真地想过,客观世界需要我们如何选择?我们是否真的很客观地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高考实力出发来作上述思考和选择?作为一个曾经的高考家长,窃以为,为孩子高考报志愿,选择学校,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夸张一点说,每个家长在实施这个工程的时候,都要克服许许多多知道或不知道的障碍,了解许多明白或不明白的问题。
以我的经历为例,为孩子选学校,首先要克服的是家长自己的虚荣心、攀比欲望。我女儿在北京就读的学校,不敢说是北京最有名的高中,但是,起码是北京一流高中里的顶尖学校。这个学校,多年以来,每年高考的时候,都有将近一半(约140-150名之间)的学生考进北大清华,这个数字还不计算保送北大、清华的学生。在她们学校里,学生们认为:在高考中,考上一类重点大学不是本事,考上北大清华也不是本事,只有考上了北大、清华的最好专业、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才算是本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里,为孩子报高考的志愿,到底是实事求是,客观选择还是追逐虚荣,也不顾实际情况,盲目的以北大、清华为高考目标?其实在真正同孩子一道做决定之前,要突破的是我们家长自己。朋友、同事、亲戚都知道你的孩子在北京最顶尖的高中读书,所有的人看见你都会说:你们孩子的高考,没问题,北大、清华呀!在这种氛围里,我们每一个家长,是否可以真正的把持自己?不被这些没有意义的恭维、奉承和虚荣左右?说实话,古人不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实在是很难!不过,要真是克服了这种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障碍以后,选择,实际上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
只有克服了虚荣心、攀比的欲望,才可以冷静、客观的开始为孩子的高考谋划。
其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真正的了解高校。我之所以特别说明要“真正”的了解高校的原因在于:当高三家长真正开始关注高校的时候,多半已经是高三的下学期了。时间很紧张。以我的经历来说,家长了解的高校信息,起码有90%以上的都是大而空的泛泛而谈。对于学校、专业的了解,绝大多数也都停留在招生简章、学校介绍的层面上。但是,考大学、选专业是孩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这种蜻蜓点水似的情况了解,绝对是不全面的。真正了解高校,不仅要听、要看学校介绍和招生简章里面的那些内容,作为家长,更应该了解校方在教学安排、师资配备、考核评定标准、校风校纪管理、后勤生活安排、餐饮住宿条件、男女生宿舍安排、宿舍管理、作息时间、作息制度的安排等诸多方面去了解。不是有那句话吗:细节决定成败。看一所高校究竟是哪一类学校,不光要看学校自己的介绍,同时还要看这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通过这些方面来考察、了解到的学校,才是最真实的,才可以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至于被表面现象所误导。了解学校的最好途径,一方面是公开的、消防地介绍,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到各个高校的BBS上去看看,看看学校BBS版面上都是什么内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校会有明显的区别……还有,如果方便的话,不妨去拜访一下正在学校就读的学生,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学校的……
再有,就是了解一些“在论的”民间对于高校的说法,也可能有助于您和您的孩子了解更真实的高校。
高考报志愿,除了选择学校以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但却是容易被省和家长忽视的问题是选择高等教育就读的地区。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布局不均衡以及南、北方文化流派、城市风格的区别,选择在不同地区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几年以后,家长会惊奇地看到,孩子会有明显的变化,不可避免地都打上了地区、高校的印痕……
举个例子:我女儿她们班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是47人,高考后,有22人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另有5人到上海读书,分别在复旦、同济、交大。还有同学考上了浙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可是,到大二暑假他们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地域、学校的区别居然已经很明显:北大的学生张扬、热情,清华的同学举止稳重,略带压抑(因为课程安排得极紧张而且老师要求的标准很高);南京大学的同学沉稳,上海几个学生的动作节奏、语速、暑期生活计划安排明显快于所有其他地区的同学。而在中山大学读书的高中同学已经使用一种市场的眼光来回忆高三的岁月……
兰妹妹,又是很长了,不是什么“高招”,仅仅是一种提醒,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会继续。当然,如果你不耐烦了,一定要说一下呦……
2006-03-01 21:16:42
兰妹妹:你好。昨天,我没有看见你的回复,以为你“烦了”,所以就没有继续,今天才看见了你的回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实在太好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继续?……
说了许多,其实质上,就是希望孩子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将分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值:不浪费一分,也不缺少一分。当然,如果在高考报志愿时,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几乎是可以成仙成圣了,我想,这也是我们许多家长追求的“至高境界”。记得在北京的家长中,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想要达到这个境界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孩子在同一地区考生的排行位置。其实,孩子参加高考的考分绝对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其实是孩子在同一个录取地区的得分排名。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学校里的老师,年级的负责人大概已经开始就有关报志愿的注意事项开始和家长沟通了。家长在这一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做几件事:1、了解孩子高中三年来的学习成绩及排名;
2、关注本地区在历年高招录取的基本状况;
3、了解目标高校在本地区及孩子就读高中近几年的录取情况……
当年,我女儿她们学校有两个曲线图,对于家长了解上述数据挺有帮助的,随手打下来,希望对妹妹有所帮助:这个标的纵坐标是孩子名次
10
20
30
40
50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一 一 一 一 二 二 二 二 三 三 三 三
上 上 下 下 上 上 下 下 上 上 下 下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表格做好了,就要把从高一以来的班级排名或者年级排名按照坐标系,标示在图表上。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不太规范的示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的选项还可以按照需要调整,比如说高三下学期的横坐标,就可以改为一模、二模……还有,这个排名表,可以分学科做曲线图,也可以把所有学科的考试成绩排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这样,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看一眼这张标示着曲线的图表就可以很清楚地、直观地了解高中三年来的学习成绩曲线,如果有兴趣的话,再配合我前面讲到的纠错方法和阶段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很容易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一个明晰的目标。
第2张高中学习情况调查表和这个表格稍有区别,但是差别不大,只是需要填写的是各学期、各学科的考试成绩;
纵坐标在这个表中,是上表中的横坐标,也就是高一上期中;高一上期末;一直到高三下一模;高三下二模……顺序从上向下排;横坐标是各学科:从第一列开始,顺序从左至右为: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班排名 年级排名
做好了这个表格,当然,就需要家长找出孩子自高一以来的所有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认真的填写……
填好了究竟要干什么,明天再说……
2006-03-02 19:57:40
兰妹妹,这些天来,一定忙得不亦乐乎?今天我们继续。作好了上述两张成绩、排名曲线图,接下来,您需要作的事情是:将孩子字上高中以来的所有成绩和排名都分别标示在这两张曲线图上,这样,孩子三年来的学习成绩的进步、缺陷、排名以及各学科的所长、所短就会一目了然了。对照这个曲线图,然后再去找学校、专业,盲目性和工作量就会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蓝妹妹,你不妨试试这样做一下,反正当年我们用的时候,是挺方便的,一下子,排名、成绩、孩子学习的位置就清晰了……
现在,离高考大概已经不到100天了。各种各样的练习、测验、统练接踵而来。家长和孩子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有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每一次测验后应该注意、加强、巩固、改进的地方。下面还有一个量化的调查表,用这个表来检验孩子每次测验以后的成绩,很直观,很方便,也很快捷,倘若蓝妹妹还是不嫌麻烦的话,我也放到下面,妹妹估量着办:阶段测验情况调查
第一部分:总体情况调查
在下表中,每科需要回答11个问题。将每个问题中最适合(或比较适合)你的情况的选项序号填入表中。如果所列选项中没有适合你的情况的,请在相应的格中填“0”,并在备注中写明原因。
问题一:在考试之前,你对这一科目的考试
1、非常有把握;2、比较有把握; 3、把握不大; 4、很没有把握
问题二:完成此份试卷,你感到
1、很顺利;2、还算顺利;3、有些吃力;4、很不顺利
问题三:你对自己所得的分数
1、非常满意;2、比较满意;3、有些遗憾;4、非常遗憾
问题四:交卷后,你对得分的估计值和实际得分相比
1、高出10分以上; 2、高出5-10分;3、非常接近;4、低5-10分;5、低10分以上
问题五:你完成试卷后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1、无;2、约15分钟;3、约15-30分钟;4、30分钟以上
问题六:完成试题后的检查情况:
1、来不及检查;2、匆匆检查了一遍;3、有重点地检查了一遍;4、全面细致的检查了一遍。
问题七:对照本次的试题,你认为自己
1、全部内容都复习过;2、虽然有些遗漏,但绝大部分的内容复习过;3、只有50 % 左右的内容复习过;4、复习的内容与试题相差较远。
问题八:有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你虽然复习过,但是题目还是做错了,这种情况造成的丢分约占总丢分的
1、10 %;2、30 %;3、50 % 4、几乎100 %
问题九:在本次测验中,你认为造成你失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1、平时不够重视,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提醒注意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2、平时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在考试前突击;
3、平时不注意记忆和积累;4、不重视基础训练
问题十:经过这次测验,你对今后此科目的考试
1、觉得更有把握;2、原来信心不足或过于悲观,现在信心有所增强;3、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提高成绩;
4、有些担心和胆怯
问题十一:经过这次测验,你今后打算
1、下决心把这一科目学得出类拔萃;2、继续努力,争取学得好一些;3、维持现状;4、不打算太下功夫,凑合算了
[备注]:
第二部分:典型问题情况调查:
一、在本次测验中,你对自己所答得最满意的三个试题是()、()、();理由是:{ }(在表格中填写理由序号)
理由1、此题恰好被我押中了;
理由2、其实不懂,但蒙对了;
理由3、此题较难,但凭我概念清楚把它做对了;
理由4、我所用的解题方法很巧妙;
理由5、我会多种方法解答此题,所以对结果的正确性有十分的把握;
理由6、老师讲过与此类似的题目,我认真地掌握了它;
理由7、我最清楚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理由8、此题虽然简单,但是我还是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它;
理由9、以前我总是把这类题目做错,这次做对了,而且把问题想明白了,突破了一个难点,感到很有收获;
理由10、平时对此类题训练较多;
非上所述;(请说明理由)
二、在本次测验中,你对自己所答得最不满意(或觉得最遗憾的三个试题是:(在表格中填入题号) 理由是{ }(填入表中)
理由一、此题本来会做,但是做错了;
理由二、此题我根本就不懂,从未见过,不会做;
理由三、此题老师讲过或我曾做过,但这次却做错了;
理由四、此类题以前就做错过,这次又做错了;
理由五、此题与过去做过的某个题很相似,但有些区别,我没看出来;
理由六、我以前对这种题就发怵,希望不会考,但却碰到了;
理由七、我认为此题太简单,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去想,打算赶快做过去,挤出时间做别的题,结果把题做错了;
理由八、这种题目我认为根本不会考,所以把题做错了;
理由九、对此题的指导语理解不准确所以把题做错了;
理由十、平时对这种题目重视不够;
非上所述;(请说明理由)
有了上面的量化检验表格,蓝妹妹,其实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你一定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吧?据我们高中三年使用的情况来看,上述表格,基本上有效地涵盖了有关复习、考试、测验方面的一切可以、应该涵盖的几乎全部理由。每一科测验之后,对照这个表格检测,然后再看,以前和今后的学习目标及努力方向一目了然。
这个表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用起来很节约时间。一切理由在表上几乎都罗列了出来,学生只需要确认……同时,各科表格积累起来,过一段时间再看一下,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和不足,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看得见的纪录,所有的人都会很有成就感,你会感到,你就是在这一张张的表格中进步,一步步地向心中的大学迈进……
作为家长,不妨在电脑上用表格软件做好这个表,孩子只需点击,然后,打印下来,清楚、干净、整齐。一目了然。还可以按照检查出来的基础薄弱点加强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装订,时不时地还可以翻看,检查近阶段的学习效果以及对上次测验成绩的承诺情况的知性进展……
蓝妹妹,如果您和您的儿子觉得这个调查还有值得参考的价值的话,不妨试一试,其实,挺好玩的。使用这种表格,可以把挺枯燥的试卷总结变得很直观、很好玩儿,甚至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变得很愉快……
怎么样?还行吧?“一般人我不告诉她……”^-^……
测验的总结出来了,接下去,当是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详尽的计划了,关于这些,明天再说?……^-^ ……:)
2006-03-05 20:28:54
兰妹妹:不好意思,这两天“撬了课”。现在,妹妹的“客厅”秩序想来已经是恢复了,所以,我们继续?
高考越来越近,每个和高考有关的人的心态大概都处在一种不可把握的状态。毕竟,在大城市里,应届高考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家长谁也没有经历过高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很容易对无从把握的事情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再加上社会上、媒体上的各种各样“危言耸听”夸张或不实的相关高考报道,更容易让我们进入一种理智上的误区:高考很可怕,报志愿很无奈,录取很神秘……事实上,根本不是那样一种状况。以我一个过来人的感觉,只要做好了准备,高考也不过“如此而已”罢了……
目前,应届高考考生的复习,当是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查缺补漏阶段。一个接着一个的统练、测验、考试,一次接一次的家长会、成绩排名……可是,当每次拿起发回来的试卷,怎么漏洞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导致情绪低落,这也是家长最担心、最发愁的事情。想帮助孩子,可又不知道怎么办,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也不是。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如何准确地帮助孩子找到知识结构点上的漏洞,就成了当务之急。兰妹妹,当年,我们也曾经遇到过这种问题,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克服这种障碍(挺有效的),介绍出来,妹妹不妨作个参考: 既然现在孩子已经开始总复习,不知从高中开始,您的孩子是否有“错题本”?如果有,非常好,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说句开玩笑的话,就叫做:“党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下面,我先假设您的儿子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全面的、完整的《错题本》。
1、去找一个大一点的活页本,最好是大16开的;
2、再去找6或者7个会计作帐用的口取纸;
3、还要找6个或者7个单位里放档案的盒子或者是大的文件夹;
接下来,把口取纸按照孩子高考科目,分别粘在活页本的6张纸上……然后,同样把你找的档案盒子也分别按照学科贴上标签(之所以是6、7不定,是因为在高三复习的初期,一般都是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分开复习,而到了复习的后期,会有理科综合练习)所以,要分别归类……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翻箱倒柜,把孩子从高一开始做过的所有练习册、测验的篇子和所有做过的练习全都找出来,按照时间顺序分科整理,然后,分学期装订好……一般说来,可以以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学期为单位,最好再钉上一个外皮,
兰妹妹,记得当年,在孩子们中间。有这样一句名言:“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就是比一般的学生多学了5 %。而且,这样的好学生不是一般地好,而是拔尖地好。”在此,送给您和您的儿子,去为这5 %奋斗吧……
接下来,拿一张您准备好的活页纸,纵向等分三份;
其次,把您已经整理出眉目的各学期、各学科的试卷、练习册、练习的篇子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装订好;
下面,您就可以开始,用黑颜色的笔在已经等分三份的活页纸最左边一栏,分别按照与活页纸上所粘贴口取纸标示科目所对应的学科,认认真真地、按照时间顺序抄录所有的错题,不但要抄题,而且要连带孩子做错的部分全部照抄。抄错题的时候,还要记录如下信息:1、错题的出处(哪一次测验的哪一份试卷)2、时间;3、该题的分值;4、扣分值;
接着的事情就是您的孩子的了。
1、在活页纸中间一栏,与您所抄写的错题相对应的位置,用蓝颜色的笔,认真的重新作题。最好不要看原错题上的订正。(方便的话,可以用大一点的N次贴纸暂时覆盖上)
2、孩子做完题以后,要用红笔在活页纸的最右边一栏,仔细总结该题出错原因及该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应当掌握的重点,同时,要特别注意,总结出错原因的时候,切不要很简单地写上诸如“马虎”、“粗心”一类的似是而非的理由。这种理由骗别人,也骗自己!如果这次测验“马虎”“粗心”那么,什么时候不马虎?不粗心呢!如果总结失误总是停留在这种水平的话,还是索性放弃吧……
其实,当年在我们家臭小孩她们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关于考试的话:“不要说你没有复习好,也不要说试题出偏了,更不要说这次考试发挥失常,没考好就是没考好,唯一的理由就是你还没有完全掌握所有应该全部熟练掌握的知识”。
做这种事情,很费力气,也很费时间,还有,进度可能很慢。但是,如果能够真的很认真地做这件事情的话,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的就是我在上一个帖子中提到的6、7个大的档案盒子,其实,它们的作用是专门用来收集孩子高三时各种练习、统一测验的篇子的。分门别类,一个学科一个,无论是以后找起来,还是用起来,都很方便,另外,查阅起来,也很方便。也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条例的好习惯。当然,人们常说:培养习惯,收获性格,培养性格,收获命运……的确,优秀也可以成为习惯呀……
兰妹妹,这是去年我在搜狐网上给一个高三家张发的帖子,因为那时还早,所以,就让这个家长找从高一开始的卷子。现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从高一的试卷开始作《错题本》,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这种办法值得一试的话,不妨从高三下学期开学以后的测验试卷开始,我想,应当是有效的。当年,我女儿她们班的好几个同学,一模的时候都是在550分左右,就是用这个方法,让家长帮忙,冲刺了将近一个月,到最后高考时,成绩都提高到了630分以上,最后就读北大、清华。皆大欢喜。
很长了,今天就这样……明天我会接着说一下这种做法对提高孩子成绩的理论依据……^-^……
我理解老猫,是怕误导大家,故蓝水怡在此也借机声明,一切网上资料谨供参考,各位朋友切记要以上级政府下发文件为准,呵。/images/face/019.gif
在博客上经常得朋友们的指点,深受启发,蓝水怡惟有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素未谋面的朋友们!
近来有一位大四家长,昵称老猫,无私奉献了女儿高考时的诸多经验,读来非常受益,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对介绍的办法有些做了小调整,有些做了大的调整,开始运用,感谢你,老猫!
请老猫原谅,我擅自做主把你的介绍整理出来,将宝贵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家长学习。再一次请老猫原谅,侵犯了你的版权,呵。
2006-02-25 20:04:40
兰妹妹:许久没有到这里做客了。只是觉得妹妹对于孩子高考事情考虑得太周到,太完美,实在是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了,所以,才总是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妹妹blog的进展。为您和您的好孩子祝福!
春节过后,高考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临近。且不说对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对家长来说,该为孩子操心的事情更多了。目前最急迫的事情大概就是为孩子报志愿的事情了:报低了,如果孩子考的分数高了,录取吃亏;报高了,倘若录取分数线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的出入,录取还是吃亏……真是左难、右难,难也要报。
看了妹妹的blog,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妹妹还有些举棋不定。原因在于,孩子喜欢英语,但是,几年以来,理科的成绩确实很好,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觉得,您现在最举棋不定的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而最后初定首选学校。我的理解对吗?
妹妹是否有兴趣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您和您的儿子是否选定了在哪个城市读书?不知您的孩子的成绩在哪一个分数段,据我的经验,如果您的孩子的成绩足以保障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那就不要疑惑了,好好准备,从容应试就对了。倘若您的孩子的成绩(在北京)是在625分以下,600分以上,是否考虑过去外地读书?我倒是建议您如果不介意的话,不妨试着这样想一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学校专业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氛围、生活节奏、人文习惯或许对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孩子更重要。
当年我女儿她们学校在高二寒假的时候,曾经给孩子们布置过一个寒假作业:职业理想调查大纲。尽管已经过去了N多年,但是,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这个调查提纲对于孩子和家长高考报志愿,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妹妹不嫌我絮烦的话,我就照抄下来?
关于职业理想调查的要求
一、调查报告内容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单位、职务等)
(二)调查专业的情况
1、专业内容;
2、该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专业的国际化程度和我国此类专业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这是为孩子将来大本毕业出国留学考虑)
3、这个专业四年以后(本科毕业)、六年以后(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
4、专业对个人发展的利弊
5、职业的经济收入
6、专业对人的素质要求
7、专业对文化知识的要求
8、专业与你的兴趣是否一致
9、其他应当补充的情况
(三)个人的体会、观点、打算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亲身调查、素材丰富
2、观点清楚、明确、有见解、要真实
3、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另外有关调查对象,要求学生去找相关高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老师、相关专业的就读学生,最好大一和大四的学生都有。还有,要找相关专业的在职就业人员,去了解该职业的现状……
当年,我们家的臭小孩和她的高中同学,足足忙活了将近一个月,才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为了这个调查报告,我们还去了一趟上海和杭州,当然也是顺便旅游。她和她的几个同学分别走访了北京六所著名高校的招生办公室,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不过,这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在她就读的学校和北京诸多高校之间,已经形成了制度,接待这些臭小孩们的来访,对于高校招生办的老师来说,已经是例行公事)
作为家长,兰妹妹,我想,现在让孩子亲自去做这件事情,有些太晚了,那么,你不妨替孩子做一下这件事。至于走访谁,完全可以调动您的社会关系、亲戚、同事、朋友的力量。当年,其实我们也给臭小孩找了一些熟人,有大学的教授,还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还有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的一些朋友……当然,都是让臭小孩和同学们自己去拜访的。一个寒假下来,孩子不但开了眼界,而且,真是长了见识,同时,还挺刺激的,他们真是开始了解什么是主流社会……接触到专家、学者,还有在大学读书的学长,也让他们开始向往将来的大学生活……同时,一个调查流程下来,到底学什么专业,孩子们自己也有了一个大概的理念。我不是说过,她今年已经大四了吗?因为她的专业是自己选的,所以,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今天就此,明天继续,好吗?
2006-02-26 23:47:10
兰妹妹你好。今天我们接着说。
其实,在我这里,倒是没有什么“高招”。只不过许多事情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所以,在你看来,会有一些参考价值。说实话,人在这个时候,尤其是高三孩子的家长在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失去理智的,所以,我要特别的告诫你,无论别人说什么,你一定要有你自己的一定之规,切不可以因为一时着急,乱了自己的方寸。切记,切记!
因为今天要接着说,所以,我又好好的看了你及网上诸多朋友的N多回复。总的感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在这其中,我也明显地感到,大家好像都走进了同一个误区: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或者主张这样,或者主张那样,但是,我们是否认真地想过,客观世界需要我们如何选择?我们是否真的很客观地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高考实力出发来作上述思考和选择?作为一个曾经的高考家长,窃以为,为孩子高考报志愿,选择学校,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夸张一点说,每个家长在实施这个工程的时候,都要克服许许多多知道或不知道的障碍,了解许多明白或不明白的问题。
以我的经历为例,为孩子选学校,首先要克服的是家长自己的虚荣心、攀比欲望。我女儿在北京就读的学校,不敢说是北京最有名的高中,但是,起码是北京一流高中里的顶尖学校。这个学校,多年以来,每年高考的时候,都有将近一半(约140-150名之间)的学生考进北大清华,这个数字还不计算保送北大、清华的学生。在她们学校里,学生们认为:在高考中,考上一类重点大学不是本事,考上北大清华也不是本事,只有考上了北大、清华的最好专业、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才算是本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里,为孩子报高考的志愿,到底是实事求是,客观选择还是追逐虚荣,也不顾实际情况,盲目的以北大、清华为高考目标?其实在真正同孩子一道做决定之前,要突破的是我们家长自己。朋友、同事、亲戚都知道你的孩子在北京最顶尖的高中读书,所有的人看见你都会说:你们孩子的高考,没问题,北大、清华呀!在这种氛围里,我们每一个家长,是否可以真正的把持自己?不被这些没有意义的恭维、奉承和虚荣左右?说实话,古人不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实在是很难!不过,要真是克服了这种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障碍以后,选择,实际上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
只有克服了虚荣心、攀比的欲望,才可以冷静、客观的开始为孩子的高考谋划。
其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真正的了解高校。我之所以特别说明要“真正”的了解高校的原因在于:当高三家长真正开始关注高校的时候,多半已经是高三的下学期了。时间很紧张。以我的经历来说,家长了解的高校信息,起码有90%以上的都是大而空的泛泛而谈。对于学校、专业的了解,绝大多数也都停留在招生简章、学校介绍的层面上。但是,考大学、选专业是孩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这种蜻蜓点水似的情况了解,绝对是不全面的。真正了解高校,不仅要听、要看学校介绍和招生简章里面的那些内容,作为家长,更应该了解校方在教学安排、师资配备、考核评定标准、校风校纪管理、后勤生活安排、餐饮住宿条件、男女生宿舍安排、宿舍管理、作息时间、作息制度的安排等诸多方面去了解。不是有那句话吗:细节决定成败。看一所高校究竟是哪一类学校,不光要看学校自己的介绍,同时还要看这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通过这些方面来考察、了解到的学校,才是最真实的,才可以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至于被表面现象所误导。了解学校的最好途径,一方面是公开的、消防地介绍,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到各个高校的BBS上去看看,看看学校BBS版面上都是什么内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校会有明显的区别……还有,如果方便的话,不妨去拜访一下正在学校就读的学生,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学校的……
再有,就是了解一些“在论的”民间对于高校的说法,也可能有助于您和您的孩子了解更真实的高校。
高考报志愿,除了选择学校以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但却是容易被省和家长忽视的问题是选择高等教育就读的地区。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布局不均衡以及南、北方文化流派、城市风格的区别,选择在不同地区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几年以后,家长会惊奇地看到,孩子会有明显的变化,不可避免地都打上了地区、高校的印痕……
举个例子:我女儿她们班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是47人,高考后,有22人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另有5人到上海读书,分别在复旦、同济、交大。还有同学考上了浙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可是,到大二暑假他们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地域、学校的区别居然已经很明显:北大的学生张扬、热情,清华的同学举止稳重,略带压抑(因为课程安排得极紧张而且老师要求的标准很高);南京大学的同学沉稳,上海几个学生的动作节奏、语速、暑期生活计划安排明显快于所有其他地区的同学。而在中山大学读书的高中同学已经使用一种市场的眼光来回忆高三的岁月……
兰妹妹,又是很长了,不是什么“高招”,仅仅是一种提醒,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会继续。当然,如果你不耐烦了,一定要说一下呦……
2006-03-01 21:16:42
兰妹妹:你好。昨天,我没有看见你的回复,以为你“烦了”,所以就没有继续,今天才看见了你的回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实在太好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继续?……
说了许多,其实质上,就是希望孩子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将分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值:不浪费一分,也不缺少一分。当然,如果在高考报志愿时,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几乎是可以成仙成圣了,我想,这也是我们许多家长追求的“至高境界”。记得在北京的家长中,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想要达到这个境界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孩子在同一地区考生的排行位置。其实,孩子参加高考的考分绝对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其实是孩子在同一个录取地区的得分排名。现在,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学校里的老师,年级的负责人大概已经开始就有关报志愿的注意事项开始和家长沟通了。家长在这一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做几件事:1、了解孩子高中三年来的学习成绩及排名;
2、关注本地区在历年高招录取的基本状况;
3、了解目标高校在本地区及孩子就读高中近几年的录取情况……
当年,我女儿她们学校有两个曲线图,对于家长了解上述数据挺有帮助的,随手打下来,希望对妹妹有所帮助:这个标的纵坐标是孩子名次
10
20
30
40
50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一 一 一 一 二 二 二 二 三 三 三 三
上 上 下 下 上 上 下 下 上 上 下 下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中 末
表格做好了,就要把从高一以来的班级排名或者年级排名按照坐标系,标示在图表上。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不太规范的示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的选项还可以按照需要调整,比如说高三下学期的横坐标,就可以改为一模、二模……还有,这个排名表,可以分学科做曲线图,也可以把所有学科的考试成绩排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这样,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看一眼这张标示着曲线的图表就可以很清楚地、直观地了解高中三年来的学习成绩曲线,如果有兴趣的话,再配合我前面讲到的纠错方法和阶段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很容易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有一个明晰的目标。
第2张高中学习情况调查表和这个表格稍有区别,但是差别不大,只是需要填写的是各学期、各学科的考试成绩;
纵坐标在这个表中,是上表中的横坐标,也就是高一上期中;高一上期末;一直到高三下一模;高三下二模……顺序从上向下排;横坐标是各学科:从第一列开始,顺序从左至右为: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班排名 年级排名
做好了这个表格,当然,就需要家长找出孩子自高一以来的所有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认真的填写……
填好了究竟要干什么,明天再说……
2006-03-02 19:57:40
兰妹妹,这些天来,一定忙得不亦乐乎?今天我们继续。作好了上述两张成绩、排名曲线图,接下来,您需要作的事情是:将孩子字上高中以来的所有成绩和排名都分别标示在这两张曲线图上,这样,孩子三年来的学习成绩的进步、缺陷、排名以及各学科的所长、所短就会一目了然了。对照这个曲线图,然后再去找学校、专业,盲目性和工作量就会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蓝妹妹,你不妨试试这样做一下,反正当年我们用的时候,是挺方便的,一下子,排名、成绩、孩子学习的位置就清晰了……
现在,离高考大概已经不到100天了。各种各样的练习、测验、统练接踵而来。家长和孩子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有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每一次测验后应该注意、加强、巩固、改进的地方。下面还有一个量化的调查表,用这个表来检验孩子每次测验以后的成绩,很直观,很方便,也很快捷,倘若蓝妹妹还是不嫌麻烦的话,我也放到下面,妹妹估量着办:阶段测验情况调查
第一部分:总体情况调查
在下表中,每科需要回答11个问题。将每个问题中最适合(或比较适合)你的情况的选项序号填入表中。如果所列选项中没有适合你的情况的,请在相应的格中填“0”,并在备注中写明原因。
问题一:在考试之前,你对这一科目的考试
1、非常有把握;2、比较有把握; 3、把握不大; 4、很没有把握
问题二:完成此份试卷,你感到
1、很顺利;2、还算顺利;3、有些吃力;4、很不顺利
问题三:你对自己所得的分数
1、非常满意;2、比较满意;3、有些遗憾;4、非常遗憾
问题四:交卷后,你对得分的估计值和实际得分相比
1、高出10分以上; 2、高出5-10分;3、非常接近;4、低5-10分;5、低10分以上
问题五:你完成试卷后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1、无;2、约15分钟;3、约15-30分钟;4、30分钟以上
问题六:完成试题后的检查情况:
1、来不及检查;2、匆匆检查了一遍;3、有重点地检查了一遍;4、全面细致的检查了一遍。
问题七:对照本次的试题,你认为自己
1、全部内容都复习过;2、虽然有些遗漏,但绝大部分的内容复习过;3、只有50 % 左右的内容复习过;4、复习的内容与试题相差较远。
问题八:有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你虽然复习过,但是题目还是做错了,这种情况造成的丢分约占总丢分的
1、10 %;2、30 %;3、50 % 4、几乎100 %
问题九:在本次测验中,你认为造成你失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1、平时不够重视,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提醒注意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2、平时有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在考试前突击;
3、平时不注意记忆和积累;4、不重视基础训练
问题十:经过这次测验,你对今后此科目的考试
1、觉得更有把握;2、原来信心不足或过于悲观,现在信心有所增强;3、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提高成绩;
4、有些担心和胆怯
问题十一:经过这次测验,你今后打算
1、下决心把这一科目学得出类拔萃;2、继续努力,争取学得好一些;3、维持现状;4、不打算太下功夫,凑合算了
[备注]:
第二部分:典型问题情况调查:
一、在本次测验中,你对自己所答得最满意的三个试题是()、()、();理由是:{ }(在表格中填写理由序号)
理由1、此题恰好被我押中了;
理由2、其实不懂,但蒙对了;
理由3、此题较难,但凭我概念清楚把它做对了;
理由4、我所用的解题方法很巧妙;
理由5、我会多种方法解答此题,所以对结果的正确性有十分的把握;
理由6、老师讲过与此类似的题目,我认真地掌握了它;
理由7、我最清楚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理由8、此题虽然简单,但是我还是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它;
理由9、以前我总是把这类题目做错,这次做对了,而且把问题想明白了,突破了一个难点,感到很有收获;
理由10、平时对此类题训练较多;
非上所述;(请说明理由)
二、在本次测验中,你对自己所答得最不满意(或觉得最遗憾的三个试题是:(在表格中填入题号) 理由是{ }(填入表中)
理由一、此题本来会做,但是做错了;
理由二、此题我根本就不懂,从未见过,不会做;
理由三、此题老师讲过或我曾做过,但这次却做错了;
理由四、此类题以前就做错过,这次又做错了;
理由五、此题与过去做过的某个题很相似,但有些区别,我没看出来;
理由六、我以前对这种题就发怵,希望不会考,但却碰到了;
理由七、我认为此题太简单,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去想,打算赶快做过去,挤出时间做别的题,结果把题做错了;
理由八、这种题目我认为根本不会考,所以把题做错了;
理由九、对此题的指导语理解不准确所以把题做错了;
理由十、平时对这种题目重视不够;
非上所述;(请说明理由)
有了上面的量化检验表格,蓝妹妹,其实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你一定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吧?据我们高中三年使用的情况来看,上述表格,基本上有效地涵盖了有关复习、考试、测验方面的一切可以、应该涵盖的几乎全部理由。每一科测验之后,对照这个表格检测,然后再看,以前和今后的学习目标及努力方向一目了然。
这个表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用起来很节约时间。一切理由在表上几乎都罗列了出来,学生只需要确认……同时,各科表格积累起来,过一段时间再看一下,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和不足,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看得见的纪录,所有的人都会很有成就感,你会感到,你就是在这一张张的表格中进步,一步步地向心中的大学迈进……
作为家长,不妨在电脑上用表格软件做好这个表,孩子只需点击,然后,打印下来,清楚、干净、整齐。一目了然。还可以按照检查出来的基础薄弱点加强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装订,时不时地还可以翻看,检查近阶段的学习效果以及对上次测验成绩的承诺情况的知性进展……
蓝妹妹,如果您和您的儿子觉得这个调查还有值得参考的价值的话,不妨试一试,其实,挺好玩的。使用这种表格,可以把挺枯燥的试卷总结变得很直观、很好玩儿,甚至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变得很愉快……
怎么样?还行吧?“一般人我不告诉她……”^-^……
测验的总结出来了,接下去,当是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详尽的计划了,关于这些,明天再说?……^-^ ……:)
2006-03-05 20:28:54
兰妹妹:不好意思,这两天“撬了课”。现在,妹妹的“客厅”秩序想来已经是恢复了,所以,我们继续?
高考越来越近,每个和高考有关的人的心态大概都处在一种不可把握的状态。毕竟,在大城市里,应届高考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家长谁也没有经历过高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很容易对无从把握的事情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再加上社会上、媒体上的各种各样“危言耸听”夸张或不实的相关高考报道,更容易让我们进入一种理智上的误区:高考很可怕,报志愿很无奈,录取很神秘……事实上,根本不是那样一种状况。以我一个过来人的感觉,只要做好了准备,高考也不过“如此而已”罢了……
目前,应届高考考生的复习,当是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查缺补漏阶段。一个接着一个的统练、测验、考试,一次接一次的家长会、成绩排名……可是,当每次拿起发回来的试卷,怎么漏洞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导致情绪低落,这也是家长最担心、最发愁的事情。想帮助孩子,可又不知道怎么办,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也不是。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如何准确地帮助孩子找到知识结构点上的漏洞,就成了当务之急。兰妹妹,当年,我们也曾经遇到过这种问题,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克服这种障碍(挺有效的),介绍出来,妹妹不妨作个参考: 既然现在孩子已经开始总复习,不知从高中开始,您的孩子是否有“错题本”?如果有,非常好,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说句开玩笑的话,就叫做:“党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下面,我先假设您的儿子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全面的、完整的《错题本》。
1、去找一个大一点的活页本,最好是大16开的;
2、再去找6或者7个会计作帐用的口取纸;
3、还要找6个或者7个单位里放档案的盒子或者是大的文件夹;
接下来,把口取纸按照孩子高考科目,分别粘在活页本的6张纸上……然后,同样把你找的档案盒子也分别按照学科贴上标签(之所以是6、7不定,是因为在高三复习的初期,一般都是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分开复习,而到了复习的后期,会有理科综合练习)所以,要分别归类……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翻箱倒柜,把孩子从高一开始做过的所有练习册、测验的篇子和所有做过的练习全都找出来,按照时间顺序分科整理,然后,分学期装订好……一般说来,可以以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学期为单位,最好再钉上一个外皮,
兰妹妹,记得当年,在孩子们中间。有这样一句名言:“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就是比一般的学生多学了5 %。而且,这样的好学生不是一般地好,而是拔尖地好。”在此,送给您和您的儿子,去为这5 %奋斗吧……
接下来,拿一张您准备好的活页纸,纵向等分三份;
其次,把您已经整理出眉目的各学期、各学科的试卷、练习册、练习的篇子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装订好;
下面,您就可以开始,用黑颜色的笔在已经等分三份的活页纸最左边一栏,分别按照与活页纸上所粘贴口取纸标示科目所对应的学科,认认真真地、按照时间顺序抄录所有的错题,不但要抄题,而且要连带孩子做错的部分全部照抄。抄错题的时候,还要记录如下信息:1、错题的出处(哪一次测验的哪一份试卷)2、时间;3、该题的分值;4、扣分值;
接着的事情就是您的孩子的了。
1、在活页纸中间一栏,与您所抄写的错题相对应的位置,用蓝颜色的笔,认真的重新作题。最好不要看原错题上的订正。(方便的话,可以用大一点的N次贴纸暂时覆盖上)
2、孩子做完题以后,要用红笔在活页纸的最右边一栏,仔细总结该题出错原因及该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应当掌握的重点,同时,要特别注意,总结出错原因的时候,切不要很简单地写上诸如“马虎”、“粗心”一类的似是而非的理由。这种理由骗别人,也骗自己!如果这次测验“马虎”“粗心”那么,什么时候不马虎?不粗心呢!如果总结失误总是停留在这种水平的话,还是索性放弃吧……
其实,当年在我们家臭小孩她们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关于考试的话:“不要说你没有复习好,也不要说试题出偏了,更不要说这次考试发挥失常,没考好就是没考好,唯一的理由就是你还没有完全掌握所有应该全部熟练掌握的知识”。
做这种事情,很费力气,也很费时间,还有,进度可能很慢。但是,如果能够真的很认真地做这件事情的话,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的就是我在上一个帖子中提到的6、7个大的档案盒子,其实,它们的作用是专门用来收集孩子高三时各种练习、统一测验的篇子的。分门别类,一个学科一个,无论是以后找起来,还是用起来,都很方便,另外,查阅起来,也很方便。也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条例的好习惯。当然,人们常说:培养习惯,收获性格,培养性格,收获命运……的确,优秀也可以成为习惯呀……
兰妹妹,这是去年我在搜狐网上给一个高三家张发的帖子,因为那时还早,所以,就让这个家长找从高一开始的卷子。现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从高一的试卷开始作《错题本》,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这种办法值得一试的话,不妨从高三下学期开学以后的测验试卷开始,我想,应当是有效的。当年,我女儿她们班的好几个同学,一模的时候都是在550分左右,就是用这个方法,让家长帮忙,冲刺了将近一个月,到最后高考时,成绩都提高到了630分以上,最后就读北大、清华。皆大欢喜。
很长了,今天就这样……明天我会接着说一下这种做法对提高孩子成绩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