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水怡碎笔』涂鸦中 |
除夕夜,腾起千条万条龙!
蓝水怡
一入腊八,人们就开始忙活起年事,每日上下班必经的商业步行街开始人头攒动。望着被人流灌满的街道,仍感觉离年还远着呢!直到腊月二十三,街上开始响起零零散散的炮声,心里才认准,年开始啦!
小时候过年,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放炮。从整挂鞭上,小心地拆下一个个小炮,抓一把放进上衣口袋,点上一根香,一溜烟跑下楼去放炮。左手举着小炮,右手的香点了炮捻,炮捻一滋花,手腕一抖,炮就被甩上了半空,先是电光一闪,随着一声脆响,左手又掏进了上衣口袋。整个年里,就这样自己哄着自己乐,手冻得生痛,鼻子冻得直吸溜,全都顾不上了。偶而妈从窗子里探出头,朝楼下喊一声:“小心点!”“嗨--,知道啦--”我总是拉着长调附合一声,又独自放着乐着。
那时候,家家户户放鞭炮只在年三十、初五才放。三十放是为了驱邪,初五放是为了破小人。我家只在年三十放一挂鞭。三十放鞭炮,是最让人兴奋的事。快到午夜十二点,我兴冲冲地拿出鞭炮拆包,妈划一根火柴点上香,爸提溜出竹制的晾衣杆伸到窗外,我把鞭炮挂到铁勾上,接过妈手里的香,点上炮捻,我家的鞭炮响了,家家户户的炮也一齐响了。
自打中国的大门又重新打开,人们脱掉了千篇一律的正红正绿正蓝正灰色刚性十足的套装,旧有的观念也一个一个地被人们彻底摈弃。可是,天津除夕夜的鞭炮声就从来没停过,天津的父老乡亲们根本离不开这震天动地的炮声!听着那惊天的爆竹声,人们就觉乎着日子过得踏实,来年就更有劲头。随着小日子越过越火,口袋越揣越鼓,每到除夕夜,谁家的炮放得最响,也成了衡量富有的标志。90年,某委主任的三公子,人称小三儿,发了笔横财,美得不知如何拜天跪地,嫌放鞭炮不够诚意,从乡下搞来几箱土炮准备谢天敬地。除夕夜,炮还没放完,小三那根戴着硕大金戒指的手指随着一声爆响立刻飞上了天空。第二年的除夕夜,小三照样用缺了一根手指的手点炮放炮,小三照样沿着他的致富之路往前奔着。
掐指一算,大部分除夕我是在天津过的。虽然曾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江西宜春经历过年三十,86年还在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渡过了一个特别的除夕夜,长长一节车厢里,只有我和同伴就着四个新疆阿訇的东不拉弹唱,海吃了十盒苏州小排骨、十只罗松圈、一只直径五六寸的奶油蛋糕,原本打算带回家送给爸妈的,可怜列车上没有望眼欲穿的年夜饺子,只好用它们填饱我的肚子。但是,无论那些除夕夜怎样的特别,我仍然感觉缺少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鞭炮燃放的火药味!少了刺鼻辣眼火药味的除夕夜,等不到午夜时分,眼皮就像被灌了铅一样,睁不开抬不起,转眼就呼呼入梦,梦里寻着璀璨的焰火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去了——
今年家里又买了两挂一万头的鞭炮。午夜时分前,孩子带着烫金字大红纸包的两挂鞭炮乘电梯去小区平台放鞭炮。下楼前,我嘱咐孩子放的时候许一个愿,并告诉他一准灵验。我拉开窗,探出头。望着弥漫着硝烟的城市,听着远近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随着烟花一忽绽放一忽散开,平静的心也漾起微澜。爆竹声突然密集成一片,孩子不紧不慢地把两挂鞭炮摆成两条长龙,我冲楼下喊:“时间快到啦——”,看他没有一丝反映,我笑了。就算是没有惊天动地的背景乐,孩子也未必能听我的叫声。春节晚会上人们齐声数着:“5——4——3——2——1——”,喊声才停,孩子点燃了鞭炮,两条长龙闪着金花舞动着。想着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城市,在我们的乡村,在地球的各个落,有千条万条的长龙一起舞动着,有一种感觉在心底升腾,那是一股喷薄欲出的激情,是发自心底的自豪喷射出的激情。从“东方红”到“神一”再到“神六”,中国大地曾升腾起一条又一条巨龙。巨龙直冲蓝天,全世界的目光一齐仰望追踪,中华儿女谁不为之自豪?!我知道中华大地还将腾飞起千条万条巨龙,这不是梦想,这是我们已经付出并仍将付出努力去达到的现实!
千条万条龙继续腾跃着狂舞着。满城的人都醉在浓浓的硝烟里,醉在浓浓的年味里……
完成于2006年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