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虫”与影响力
标签:
香港文汇报 |
日语中“南京虫”是臭虫的意思,它又指称一类现在已经成为古董的女式手表,一些上了年纪的日本人应该还有人记得。日本钟表业有不少行话,称它为南京虫,虽有其形状与臭虫有点相似的说法,但应该更是舶来品之意。很长一段时间中,日本人有将从中国输入的物品冠以南京二字,于是就容易扩展到了所有舶来品,不管是来自中国还是欧洲。臭虫据说也是随其他商品输入日本的,所以有钟表业的行内人士还透露说,因为舶来品关税特别高,所以有些人将它们分解成零件,混入其他物品中走私入关后再组装出售,赚取了高额利润,这种走私与臭虫输入日本的隐秘性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故意,一个是无意的。
小巧可爱之物有南京玉、南京鼠、南京矮鶏、南京虫、南京鳩、南京軍鶏、南京鉋;从中国传去之物有南京米、南京瓜、南京香稻、南京豆、南京袋、南京錠、南京椅子、南京綿、南京芋、南京無花果、南京梅、南京文目、南京黄櫨、南京襦子、南京木綿、南京綿、南京皿、南京壺、南京赤絵、南京染、南京靴、南京针、南京更紗、南京虱、南京汁、南京水仙、南京花火、南京模様、南京玉簾。建筑式样则有南京屋敷;中华义庄为南京墓;青花瓷为南京染;漆器有南京漆,麻袋为南京袋,食物有南京糖、南京卷、南京莲、南京豆腐、南京荞麦等等,“南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因为黄道婆的纺织技术使松江府的布衣被天下,输入日本的黄褐色条纹布,因厚实而触感柔和大受欢迎,称南京木棉,还有花生为南京豆、掛锁为南京锭、斗鸡称南京军鸡、斑鳩为南京鳩、小白鼠为南京鼠、乌桕树为南京黄栌、从中国和东南亚输入日本的大米称南京米、绢经棉纬织成的缎子称南京繻子......明代南京附近私铸的劣质铜钱南京钱,传入日本并流行起来,起到了极坏的影响,以致成了劣币的通称,连他们在1864年自己铸的天保当百钱铜钱,也呼作了南京钱,简称京钱;明末清初烧製的粗瓷器为南京烧......可以看出,因为拿出来的已经不都是令人叹羡的好东西,随着商品质量的日渐趋於低劣,这场南京物的贸易,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