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西(八)——真实体验阿富汗

(2006-11-07 19:58:41)

    我刚从阿富汗过来,现在阿富汗还不能算完全正常国家,乌兹别克非常规范,而且干净,非常严肃的一个海关和边防,道路也好,整个看上去口岸很有尊严,维护和严密。到阿富汗那边,过桥没有看到海关,有一些拿枪的过来,然后那还有卡尔扎伊照片,我开始以为他们是边防人员,后来知道原来是接我们的,他们政府国家的议员。

    我们从阿富汗出来,巴基斯坦这边有海关,有边防军,管理还是不错,对我们非常热情。但是从阿富汗出关的时候,没感觉到有边防,只是到那停车,在那盖章出来,也没有看到阿富汗国家的边防军,或者穿着公务人员海关人员制服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海关和边防这个国家谈不上完整国家。这个国家到处都是人,有七种不同的服装,有所谓的警察,也有联军,还有其他包括南方部队,有南方部队的服装,南方军队也有不同的服装,还有很多私人服装,私人穿的衣服很不妥,穿的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感觉这个国家很不安定。

    周围经常有人提枪走过来走过去,最有印象是他们的议员,我们在他们家里吃饭,他家的院里有武装保卫。这个国家完全是被分割的状态,也很分散。一路走一路看,塔木尔以北地区挂两个画像,一个是塔尔扎一总统的画像,再一个就是马福德,原来北方联盟的头,马福德的画像他们认为是临风依旧。在南边挂总统的像,还有很胖的人的像,他们想挂谁就挂谁。另外到南部,是部族管理地区,新都是南部一个山区,这跟巴勒斯坦接壤,全是沟山,不是特别大的山,像高台地一样,据说拉登他们就在这一带,这一带又是部族首领在管,政府管不了。所以这样整个这个国家给我的印象是被分割的,权力是分散的,武装力量是分散的,另外风俗习惯,南北方也被分割开。

我们在当天晚上一直翻过新都,沿着那条公路(当年苏联人打进来的路),一直到卡巴尔,然后一点多钟卡巴尔不能出去,住在外国人唯一能住的酒店,有三道站岗来保护着。第二天一早我们办了通行证,执行从那边走了,十点多往外走。走的时候,不时有巡逻装甲和巡逻车在我们两边走,我们到联军基地商店去参观,去买点东西,然后才知道联军已经得到通知,有中国车队从那边过,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走的时候天上有直升飞机,在整个阿富汗境内,联军有很多控制力,他们信息情报和机动能力很强。最有意思我第一次看到军事基地和大规模外国军队在一个国家,他们军事基地,不光铁丝网,还有铁丝网圈放在外部,还有岗楼,他们基地周围不断地巡逻,基地非常之大,而且还有一种墙体,是防冲撞一种墙体,有大块水泥隔离堆,非常大的放在门口。这样整个感觉这个国家还是战乱时期,国家不完整,当然我们没看到中央政府,看不到政府统一。后来我们到巴基斯坦到白沙瓦,虽然传说还是有一些不稳定,但是我们已经有了秩序感觉和安定感觉,回过头感觉在中国有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前提。安全是所有生活、经济活动以及发展的一个前提,在阿富汗跟混乱战争相对应,也能看到人们生活极度混乱和极度贫困,以至于他们司机跟我们不断要东西,什么都要。所以这样的话,人们生活极度困难,极度艰难。另外难民在巴基斯坦境内现在还有50万当时阿富汗战争时候的难民。这样战乱带来人们生活不安全、困难,生产没办法进行,经济极其不好。

    但是另一方面,阿富汗也给我一个感觉,战后的重建来自国际社会和民间经济活力也还是非常明显,因为他们公路还好,据说其中有不少中国帮助修的。我们一问,阿富汗警察就伸出大拇指夸奖中国,境内公路比我们想象好得多。另外街道旁边的商店,东西非常多,水果、干果、囊这些东西,而且有点像清明上河图,所有房子都连着,店铺都连着,虽然很脏很破,但是人们生活顽强的热情和欲望,支撑着生命和经济,以及这些城镇,现在到处都是卖东西的,但是卖的所有东西工业品很少,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可能也是一个希望,就是阿富汗未来在国际社会帮助下,阿富汗自身人们经济活动逐渐能够得到回复。但是如果所谓全球恐怖还有冲突不消灭,那么不减少阿富汗整个还要受周边环境影响,这个国家人民生活还是值得担忧的。所以我在这一段,我觉得非常有意思,阿富汗的经历应该是旅行当中最有印象的一段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