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润财富排名榜对房地产说明了什么

(2006-10-13 09:37:52)
胡润的财富排名榜又公布了.就如往年一样,对于胡润的财富排名榜或是有媒体约撰写文章,或是种种采访,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今年没有时间写文章,我只好说几句了.对于今年的财富排名榜,我们可以不考虑这种排名榜的权威性,也可以不考虑这种排名榜整个社会认可之程度,但是从这个财富排名榜中可以透露许多信息,特别是可以透露出国内房地产市场一年来变化的许多信息.
首先,从今年这个财富排名榜来看,个人财富显几何级数的在增长.个人财富增长一方面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准志,说明了国内经济的繁荣及投资机会多,另一方面从这个财富排名榜前十名中有八名是房地产开发商,也就说明了国内房地产业聚集财富速度与程度已经超过了国内其他所以的行业,就是如IT行业,就是如IT行业可以在美国上市,但是现房地产市场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既然国内房地产业是最能够聚集财富的地方,自然也就会导致更多的人及企业都进入房地产业.这也就是目前国内所以的人及企业都希望进入房地产市场原因所在.
既然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最容易聚集财富的地方,既然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增长财富最快的地方,如果是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如果是在一个完全健康的市场下进入,那么这个市场肯定出现房地产的价格越来越低,价格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比如早几年国内家电业及中国的汽车业,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由于市场准入门框低,这些行业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不仅让这些行业产品的质量短期内上去了,而且让其产品的价格迅速下降,让国内民众很快分享市场改革的成果.看看,我们现在去买电视机,应有尽有,而且价格十分便易.汽车也是如此,就在这次十一长假,汽车的价格大幅地下降.
可是住房的情况则不是这样,尽管市场进入企业与人越来越多,市场的竞争也开始出现,但是房地产市场高利润,甚至于暴利的局面并没有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而让高昂的房价头低下来.反之,政府越是调腔则价格越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越快,何也?这说明了国内房地产市场完全不是一个真实市场,完全不是一个以市场法则运作的市场,而是一个由非市场因素运作的市场.在这个以非市场因素为主导的市场,如果整个社会财富向这个市场运作,那么,这样的财富聚集不仅与中央所倡导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相悖,而且也会导致整个社会潜在冲突与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胡润财富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短期的一年内财富增加上亿百亿,那么我们房地产市场所潜在危机与社会风险也不不远了.因为,从今年财富排名榜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整个社会财富快速地向房地产行业聚集,是透露出房地产市场的财富聚集并非是市场化的方式获得而是通过非市场的因素而为,这种信息也表明不仅与中央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相冲突也是我们社会潜在矛盾与社会风险放大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当然对国内经济、对民众生活住房福利水平提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我们经济发展都完全依赖于房地产而进行,如果我们房地产市场发展并没有让广大民众住房福利水平提高,那么所谓的房地产市场支柱产业就十分令人质疑了。因为,从房地产市场发展来看,这个市场永远只能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美国英国香港,哪一个房地产市场不是经过几百年的成长,正是这种长期的成长中,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才能有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如果让这个市场在短期内生成,不仅使得房地产市场发展根本不具有持续性,不可能持续发展,因为这样的成长是一个非市场成长,肯定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成长。在这种非市场成长中,不仅人为因素对市场干预会非常大,而且这种市场发展肯定会是一种无序的低效率的市场,基本于出现权力寻租的市场及居民财富被的市场。试想这样的市场能够得以持续发展吗?还有,在这样的一个市场,由于价格不是市场化方式形成的价格,房价的过高一定无法让广大民众分享到房地产发展之成果,一定会把方式民众拒绝在千里之外。看看,今年胡润财富排名榜,排前十名的有八人为房地产开发商。其问题的潜在性与社会的风险性可能比我分析的要严重得多。
第三,这个财富排名榜不仅透露出上面的许多信息,也可能对房地产开发商起到示范的作用。因此,既然作房地产可以一年暴富,既然国内房地产市场是最容易赚钱的行业,既然这个行业赚钱可以通过非市场的方式来进行,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及企业涌入这个市场,以便容易一夜暴富。在此,我们政府不知想过吗?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调整,来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这种现状呢?
总之,从胡润财富排名榜所透露的房地产市场的信息还有很多很多,我这里仅是做一点解释,以便让整个社会一起来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