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李想
A李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26
  • 关注人气:4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滋病患者更需要物质支持还是精神支持?

(2010-11-08 11:26:00)
标签:

约翰逊

中国

正方

反方

物质

艾滋病

李想

杂谈

分类: 李想的日记
11月4日晚上在搜狐大厦看了一场辩论赛,是“因为爱 关注艾”北京高校辩论邀请赛第一场初赛,北京科技大学对中国农业大学,辩题是艾滋病患者更需要物质支持还是精神支持,GBC(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盟)和搜狐办的艾滋病主题辩论赛。

北京科技大学是正方,中国农业大学是反方。
开始是正反方一辨各自做开篇立论。正方一辨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有物质才能活着,活着需要的是机会和自由。约翰逊之所以能保证治疗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有钱。反方一辨立论的主要观点是精神影响健康,患者的心理需求非常匮乏;可惜未能就正方一辨的论据和逻辑的漏洞进行有效的反击,立论的基础也比较薄弱。
但是正方一辨基本是一路低头念稿下来,反方一辨相对有与观众的沟通,手势和眼神也比较有感染力。不过之后的辩论,除了抛出准备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脱稿的,这点很不错。

接下来是攻辨环节,正反方二三辨轮流相互提问和作答。
辨手在这个环节更加灵活和自由,尤其是作答表现很迅速,提问方因为受准备的提问的限制,没有对对方进行更猛烈的连续追问,略有遗憾。
其中,反方二辨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说物质更重要,那么哪一种物质可以预防艾滋病?哪一种物质可以改变歧视?正方二辨只是强调物质是基础,没有看到预防已经是离题的问题,再者,大可以说有一种物质可以预防,那种物质叫安全套。正方此时处于下风,不过反方未能抓住就物质无法改变歧视这一个逻辑继续攻击,转而攻击物质既然是基础,那基础就不是更重要的了。

正方三辨此时开始否定别人的看法对患者的影响,强调物质才是活下去的保障。反方三辨反应很快,单独的物质可以让人有活下去,但是如何活着、活的更好就需要更重要的精神支持。不过我觉得反方三辨可以再加上一句,有钱人是不是就不会自杀来反击对方。

接着正方三辨接下来的论述稍微有些混乱,比如能活着就会生存,性病患者会积极治疗,艾滋病患者不积极治疗主要原因是觉得这是绝症。
还是很可惜,反方没有抓住这次机会,给予反击。对于正方提出的什么是更的标准,也迟迟没有明确的答复,感觉处于下风。

接下来攻辨小结阶段,正方和反方的表述都没抓住自己立论的重点,基本都是强调对方的漏洞,可是论述稍显无力。

在自由辩论阶段,反方四辨此时终于抓到了一个强大的逻辑,有了精神支持后才能有物质支持,可惜的是,——反方一再让我感觉到可惜,可惜的是,没有抓住这一点猛烈开火。第一点,可以把对方论述的物质的重要性,在这个逻辑中来反衬精神支持更加重要;第二点,应该抓住艾滋病是慢性病这样的定义,强调精神支持的意义;第三,要强调精神支持在预防上的强大作用。

最后的总结陈词阶段,正方四辨先发言,主要论点是,药物更重要所以物质更重要;没有物质精神就是虚幻;如果人人都像约翰逊那么有钱就没有问题;医学如果可以解决艾滋病,艾滋病引来的其他社会问题就没有了;物质支持就是态度,就是精神支持。

其实我觉得,四辨的总结有比之前更多的漏洞,比如,用如果来假设是缺乏力量的,很容易被{XXX},而且一味强调金钱的作用也是非常容易被攻击的;再者,医学可以解决了,但是助长艾滋病传播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连带消失,这个逻辑也不对;而且即使医学可以治愈,艾滋病也会长期存在,这一点上海社科院夏国美曾有过专门论述。

反方四辨的总结陈词,应该说是相当的精彩。主要论点是,物质的确会保证活着,但是物质普遍不可及的时候怎么办?中国历来有讳疾忌医的文化,而且存在许多负面的艾滋病的刻板印象。四辨举的例子很恰当也很有感染力,一个人即使有了药物治疗,能够胜任原来的工作,可是老板不敢接受他,怎么办?

只是可惜的是,四辨如果能顺便把对方的总结里的漏洞顺便踩两脚就更好了。

总的来看,正方虽然漏洞比较多,但是反应灵活,攻势强大;反方虽然感觉略微被动,但是常常出现亮点,也在后半场有攻势开展。正方的一辨、三辨和反方三辨、四辨给我印象比较深。

评委的点评有些不知所云,把最佳辨手给了反方二辨,判正方获胜。评委出去商量的时候,观众提问有点小高潮,那可以不算提问,几乎算是观众与辨手的辩论了。正方四辨此时才想起了一个好问题,刚刚出生的小孩,感染了艾滋,对方要给什么样的精神支持?

需要指出他们的一些常识性错误,正方二辨说艾滋病存活时间是7-12年,应该口误或者把潜伏期理解成了存活期;反方四辨说病人存活不超过3个月,这也不对,在发病阶段不治疗的情况下是不超过2年;反方二辨说母婴传播是遗传,这也不对,这和染色体根本没关系。我一直想举手说明,但是主持人一直没有叫我,弄得站在我旁边拿着麦克的同学等得很纠结。

总体感觉很精彩,比我想象的还精彩。今天下午和晚上还有两场,我想我还会参加。之后我会继续在这里点评,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