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十年前,也有人问我,为什么读书?花钱买书看了就看了,还不如看看电视啥的。你看那么多书,能写出一本书吗?我还是呵呵一笑!
现在,我虽不租书,但买书也不少,而且看书比以前更加疯狂了,基本上每天书不离手。甚至前段时间,与一个外国朋友就餐,我们同样谈到了读书为什么的话题。
我说,对于读书没有为什么。
我这个外国朋友是美国洛杉矶的,年龄比我还大几岁,本科在中国一所高等学府就读,毕业后回国在一家500强的企业工作,几年后放弃工作重新念书,读研究生学位,接着又来到中国念书,读博。
他告诉我,他以后可能还要读博士后。
我笑称:“你要把学位坐穿,当圣斗士啊!”
“我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所以我喜欢读书。”他笑着说。
接着,他又说了一大堆。说:“我来到中国发现一个问题,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很多人读书都是有目的的。我的很多同学说读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干什么?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生孩子?生孩子,就得为孩子找好学校,找个好学校干什么,考大学,考大学干什么,以后找个好工作…….简直就是跟他们父辈的重复,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
我看着他有些夸张的表情,甚是好笑。而他摇头又说,我说得不对吗?
“也许有那么一部分会这样,但我不会,也不会要求我的孩子这样,读书没有为什么。”
当我说出这话的时候,我有些后悔自己的这番话。但已经吐出来了,就收不回了。但我开始审视这个问题,读书究竟为什么?如果我用呵呵再做回答的话,似乎找不出理由了。
其一、如果我对孩子读书没有要求,这是不现实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必须送适龄儿童上学。最初,丑哥不想上学读书,我甚至搬出义务教育法给他,说你只要不读书,你的父母就违法了,就会被关起来了,你就会成为没人照顾的孩子了。他听我这样一说,乖乖去了学校。这样看来,说明读书还是有目的的。
其二、在我成长的周围,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人说话出口成“脏”,带些脏话,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成那样的人,我希望他成为一个儒雅的有学识的人。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诱导他读书,在他读书的事情上,舍得投资。虽说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但是,对于黄金和美貌并不索求,最希望的是他能提高点修养,成一个有素养的人,仅此而已。为此,培养了他读书的兴趣。但这样一来,发现读书还是有目的的。
其三、我有时也在要求孩子读书。我告诉他,只有多读书,以后你才能更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快乐的,为了自己的快乐而读书。这同样是有目的的。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读书的境界是非常高的,读书要读到这种境界,非一般人能达到,但努力总是好的。
我喜欢读书,最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自打我能认字的那天起,就喜欢读书,当然最后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喜欢读自己喜欢的那类书,哲学、教育、情感、文学。国内的、国外的。不过外国文学看到更多,自己多少还中了外国文学的“毒”。
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读书,在书中也读到了一些影响我读书的一些名言。比如英国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清朝文学家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中国诗人臧克家也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等等。
看得越多,日久生情,自己居然爱上了读书。在读书的路上,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幸福、快乐!
但“知识越多越困惑”也生出来了。发现需要去求解的东西也多,于是再去读书,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读书,让我学会了思考,每每看到有些事件发生的时候,也忍不住在键盘上敲出我的想法,将自己的观点展现出来。
当然,读书,让我在思考的同时,也想写点东西,于是,写成了一篇篇的文字。
读书,究竟是为什么?如果说最初就是为了写东西是不现实的。读书,打开了我心灵的一个窗口,让我有个地方可以倾诉,有些是痴人说梦,有些是自言自语,有些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无厘头……
现在,读书给我带来的感觉,是只有把自己扔进书里,才感觉世界是宁静的;只有把自己埋在文字中,才感觉世界无穷大;书与文字像一对恋人,相互吸引又彼此分离,而我就是那个多情的人,既爱读书,又爱文字。我对他们都想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