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学治印

(2014-10-28 15:20:57)
标签:

石头

印泥

字法

分类: 王一兵杂文集

王一兵

因为儿子班级教室中缺些装饰,老师发动学生们向家长求助,于是我和爱人便每人写了幅大字。我和爱人选择的是《论语》中的词句,我爱人写的是“温故知新”,我写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儿子拿去后,周末回家反馈说,字写得太小了,要再写大些。于是我又和爱人一起,专门去琉璃厂买了一包三尺的宣纸,回家后就重新写了两幅,内容不变,只是字大了许多。

爱人在她的落款下,盖上了朋友给她刻的篆字姓名章。我没有姓名章,觉得不太正规,于是请爱人求她那个喜欢篆刻的朋友给我也刻上一枚。那个朋友欣然答应了,但要等下月到京开会才能送过来,时间上来不及,于是只好动了自己动手治印(俗称“刻章”)的念头。

上大学的时候虽然看过室友刻章,但他具体是怎么刻的,我却毫无所知。因此,我便到琉璃厂中国书店以最便宜的价格买了本最实用的《篆刻技法》和一把八毫米的刻刀,回家后一通恶补,终于知道了篆刻至少需要了解字法、章法、刀法和款法。因为自己以前练过一些书法,对古文字有过一定研究,字法算是过了关;加之时间紧迫,又是给自己刻章,所以连款法也省了,只是浏览了一下章法和刀法,知道字要搭配好看,了解了切刀、冲刀、捏刀和握刀,就仓促上阵了。

要刻章,自然需要有块石头,而我除了有几块雨花石外,一无所有,只好临时去住家附近的集贸市场现买。到了那儿,看上几块石头,开口一问价,就是几百元,狠着心还到一折的价钱,竟然成交了。后来才知道,自己仍然买贵了,因为他们卖我的所谓“寿山石”其实就是在一块普通的青石表面刷了一层颜色。

拿着石头回了家,用签字笔在石头上写好字(好在我还知道刻章需要反书),就动手刻起章来。一刻才知道,在石头上刻字远比在宣纸上写字费劲得多。没刻一会儿,我的右手大拇指就磨出了一个血泡,左手食指也划出了几个口子,好在正在兴头上,也就顾不了许多,裹上创可贴继续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自己的名字刻好了,急不可耐地找出印泥,往白纸上一盖,才发现笔迹太粗了,很难看,于是找来磨刀石,把刻好的章磨去了一层,可盖上后边角却残缺不全,仔细一看,终于找到了原因,是石头不平,中间高,边角低,于是再磨。爱人和儿子看到我狼狈的样子,不忍心坐视不管,也过来主动帮我磨石头。总算把石头磨平了,可字迹也磨得缺横少点了,于是再刻。

重新刻好后,盖到纸上,仍不理想,这时才发现是印泥太干了。又找来另一盒印泥,盖上一看,字全了,章也全了,总算初战告捷,我破天荒给自己刻了一块姓名章,盖到新写的那幅大字上,也算全须全尾了。

初学治印,虽然手疼了好几天,但其中的快乐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才静下心来,把书中的“款法”、“临摩”、“拓印”几章看完,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新奇之余,不禁慨叹中国篆刻艺术的博大精深。看来,要想刻好章,还有太多的功夫要下。不过,既然已入了门,就要坚持下去,争取能早日“登堂入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幺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