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传奇(1)——拜师
(2013-04-27 18:25:27)
标签:
传奇杂谈 |
分类: 王一兵小说集—历史人物传记 |
他的曾祖父邵令进曾事宋太祖,善骑射,官军校尉,老归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后避战乱徙上谷、中山,又转徙衡漳(今河南省林县)。祖父邵德新是个读书人。父亲邵古字天叟,生于衡漳,十一岁就成了孤儿。父亲喜欢儒学,尤善文字声音韵律,慕西晋孙登之为人,崇尚隐逸之风,不仕,自号伊川丈人。
自祖父起迁居共城,邵雍一家就在苏门山下安了家。
为了读书不受干扰,同时照看数十亩果园,邵雍孤身一人在百源水边盖了间茅屋。
一日,邵雍正在庐内读书,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邵雍纳闷,是谁会到自己这样一个穷书生的家里来呢?便手不释卷,走出来张望,见一个县官模样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
还没等邵雍开口,来人问道:“你是邵雍吧?”
邵雍问:“您怎么知道我?您是......”
来人回答:“我叫李之才,权代共城县令。”
邵雍一听,赶忙下跪叩头,说:“不知父母官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李之才拉邵雍起来,说:“听说你恭行孝道,刻苦读书,我特来看望你。”
邵雍十分感激,忙让李县令进屋。
李之才走进茅屋,见这里绳枢瓮牖,家徒四壁,只在一堆茅草上铺着床草席,放着床单布被,陶枕旁放了几卷毛边泛黄的古书。
李之才拿起那几卷书翻了翻,不外是《诗》、《书》、《礼》和《春秋》,便问道:“在这些经书里,你对哪种用力最勤?”
邵雍却扬了扬手里拿的书回答:“《易经》。”
李之才惊喜地“嗷”了一声,追问道:“为什么?”
邵雍回答:“因为这本书里蕴涵着天地间的大道。”
李之才闻言大喜,赞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
邵雍被夸得不好意思,说:“大人可别这么说,我还有很多问题解不开呢。”
李之才问:“你想学什么?”
邵雍说:“学准备科举考试的学问。”
李之才说:“科举之外有义理之学,你知道吗?”
邵雍说:“不知道,请指教。”
李之才说:“义理之外有物理之学,你知道吗?”
邵雍说:“不知道,请指教。”
李之才又说:“物理之外还有性命之学,你知道吗?”
邵雍说:“不知道,请指教。”
李之才问:“你愿意跟我学吗?”
邵雍当即跪地叩头,说:“如蒙大人不弃,愿拜大人为师。”
李之才又一次把邵雍拉起来,说:“你这个学生我收定了,快起来吧,我这就传授你先天之学。”
邵雍从地上直起身,问:“何为先天之学?”
李之才说:“伏羲八卦即先天八卦,其次序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方位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邵雍问:“那么,文王八卦就是后天八卦了?”
李之才说:“对。你知道后天八卦次序和方位吗?”
邵雍倒背如流:“后天八卦次序为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后天八卦方位为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西南。”
李之才问:“那你知道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功用如何区分吗?”
邵雍面带羞惭地说:“不知,请先生赐教。”
李之才说:“先天八卦次序和后天八卦方位乃是天地万物的次序和方位,而后天八卦次序和先天八卦方位乃是人的次序和方位,你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邵雍再一次下跪叩头,感谢先生的教诲。
临走前,李之才又为邵雍亲笔画下河图与洛书的图式,并对他说:“我的老师是穆伯长,讳修;而我的师爷则是陈图南,讳抟。”
邵雍一一记在心里。
自此以后,邵雍更加发奋苦读。他把《易经》每卦的卦爻辞用大字写在一张纸上,共六十四张,贴满一墙。三年间,冬不生炉、夏不打扇,身不沾席,昼夜正襟危坐,每日将《易经》卦爻辞诵读数十遍,并深入思考它们的精义。
后来,李之才调任河阳司户曹,邵雍又跟随先生前往,借住在州学中。因为家贫买不起灯油,他就将自己的饮食省下来,和同学换成灯油贮于灯内,以备夜里读书时用。
一天,有一位武官从京师来到州学,看到邵雍如此情景,感叹道:“谁能像这位秀才这样苦学呢?”随即赠送给邵雍一百幅纸和十枝笔。邵雍一再推辞,直到这位武官发了火,才千恩万谢地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