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医生学习日记45-睡眠障碍

(2006-06-11 21:50:09)
1、睡眠障碍分为器质性与非器质性障碍。按照世卫组织编写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对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的诊,非器质性障碍为一组障碍,包括:
1)睡眠失调:原发性心因性状态,其中主要紊乱是由于情绪原因导致了睡眠的质或量或时序的变化失调,表现为失眠、嗜睡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2)睡眠失常:在睡眠中发生异常的发作性事件,在儿童时期主要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关,在成人则主要是心因性的,如睡行症、睡惊和梦魇。

2、情绪因素是导致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睡眠紊乱可以是另一种精神或躯体障碍的症状之一。有时某一种睡眠障碍在临床表现上看起来是独立的,仍有许多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但是,只要患者的主诉中有睡眠紊乱,睡眠障碍的诊断便可以成立。

3、失眠症:
1)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的令人不满意的症状。最常见的主诉是难以入睡,其次是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其中很多患者是以上情况并存。失眠可以发生在生活应激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因为生理功能紊乱,还可因为随着年龄的衰老,睡眠功能减退,造成失眠。
2)诊断:a、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b、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c、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d、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3)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主要致力于治疗导致失眠的长期性因素。a、刺激限制治疗b、睡眠限制治疗c、认知治疗d、放松治疗e、矛盾意向法f、睡眠健康教育。

4、嗜睡症:白天睡眠过度及睡眠发作(并非由于睡眠量的不足引起)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临床表现为: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无法以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和(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
2)每日出现睡眠紊乱,超过一个月,或反复发作,引起明显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3)缺乏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呼吸麻痹、入睡前幻觉)或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证据。
4)没有表现出日间嗜睡症状的任何神经科及内科情况。

5、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人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环境所允许的睡眠-觉醒节律之间不同步,从而导致患者主诉失眠或嗜睡。临床表现:
1)个体的睡眠-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文化环境中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睡眠-觉醒节律不同步。
2)在主要的睡眠相时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3)睡眠的量、质和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患者深感苦恼,或影响了社会或职业功能。

6、睡行症(夜游症):是睡眠和觉醒现象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睡行症发作时,个体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起床,走动,呈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和运动技能:
1)症状一次或多次发作,起床,通常发生于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走来走去。
2)发作中,个体表现茫然,目光凝滞,他人试图加以干涉或同其交谈,则相对无反应,并且难以被唤醒。
3)在清醒后,个体对发作不能回忆。
4)尽管在最初从发作中醒来的几分钟之内,会有一段时间的茫然及定向力障碍,但并无精神活动及行为的任何损害。
5)没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如痴呆或躯体障碍如癫痫的证据。

7、夜惊症(睡惊症):是出现于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
1)惊恐症状一次或多次发作:惊叫一声从睡眠中醒来,以情绪极度焦虑、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瞳孔放大及出汗等为特点。
2)这些反复发作的典型症状持续1-10MIN,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发生。
3)对他人试图平息睡惊进行的努力相对无反应。
4)对发作即使能够回忆,也是十分有限的。
5)没有躯体障碍如脑肿瘤或癫痫的证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