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测验的定义: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人的全部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心理测验的特性: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3、测验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为了减少误差,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过程就是标准化。可分为施测过程、评分、分数解释标准化。
4、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主要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等进行分析。
5、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6、测验误差的种类: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无规律的误差,使得多次的测量结果不一致。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恒定的有规律的误差,它稳定存在于每一测量中。
7、误差的来源:测验自身、施测过程、被试因素。
8、真分数:指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9、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
10、估计信度的方法: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同质法、评分者法、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估计。
11、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被试样本、测验长度、测验难度。
12、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可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
13、影响效度的因素:测验自身、施测过程、被试因素、效标。
14、测验分数的主要合成方法:临床判断、推理方法、多重分段、多重回归、特殊方法。
15、常模团体和常模: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叫常模。
16、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1)群体的构成必须界定;
2)标准化样本必须是所要测量群体的一个代表样本;
3)取样的过程必须详尽描述;
4)样本大小要适当;
5)要注意常模的时间性;
6)要将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结合起来。
17、常用的常模分数:发展量表、商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
18、分数解释时需注意的问题:
1)必须考虑个人的经历或背景因素内,考虑测验情境因素。
2)需要有常模资料。
3)必须有效度资料。
4)对测验分数作带形的解释。测验分数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
5)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19、测验的选择: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必须符合心理测验学的要求。
20、离差智商: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
21、比率智商: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比值。
22、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素: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实用性智力。
23、智力测验的发展阶段:生理计量法、智力年龄、比率智商、离差智商、认知发展测验、智力三元论。
24、人格测验的种类:自陈量表、评定量表、投射测验。
25、神经心理学测验:记忆量表、视动完形测验、认知障碍测验、病态言语行为测验,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
26、学习障碍:指在获得与运用听讲,说话,书写,阅读,推理或数学能力上显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异常者的通称。
27、学习障碍的成因:
1)脑功能损伤;
2)生物化学失调;
3)遗传因素;
4)环境因素。
2、心理测验的特性: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3、测验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为了减少误差,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过程就是标准化。可分为施测过程、评分、分数解释标准化。
4、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量分析主要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等进行分析。
5、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6、测验误差的种类: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由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无规律的误差,使得多次的测量结果不一致。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恒定的有规律的误差,它稳定存在于每一测量中。
7、误差的来源:测验自身、施测过程、被试因素。
8、真分数:指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9、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
10、估计信度的方法: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同质法、评分者法、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估计。
11、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被试样本、测验长度、测验难度。
12、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可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
13、影响效度的因素:测验自身、施测过程、被试因素、效标。
14、测验分数的主要合成方法:临床判断、推理方法、多重分段、多重回归、特殊方法。
15、常模团体和常模: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叫常模。
16、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1)群体的构成必须界定;
2)标准化样本必须是所要测量群体的一个代表样本;
3)取样的过程必须详尽描述;
4)样本大小要适当;
5)要注意常模的时间性;
6)要将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结合起来。
17、常用的常模分数:发展量表、商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
18、分数解释时需注意的问题:
1)必须考虑个人的经历或背景因素内,考虑测验情境因素。
2)需要有常模资料。
3)必须有效度资料。
4)对测验分数作带形的解释。测验分数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
5)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19、测验的选择: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必须符合心理测验学的要求。
20、离差智商: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
21、比率智商: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比值。
22、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素: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实用性智力。
23、智力测验的发展阶段:生理计量法、智力年龄、比率智商、离差智商、认知发展测验、智力三元论。
24、人格测验的种类:自陈量表、评定量表、投射测验。
25、神经心理学测验:记忆量表、视动完形测验、认知障碍测验、病态言语行为测验,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
26、学习障碍:指在获得与运用听讲,说话,书写,阅读,推理或数学能力上显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异常者的通称。
27、学习障碍的成因:
1)脑功能损伤;
2)生物化学失调;
3)遗传因素;
4)环境因素。
后一篇:解读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