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医生学习日记17-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2006-05-06 06:06:29)
1、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2、沟通的形式:语言、非语言。

3、沟通过程的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

4、人际沟通的分类: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下行与平行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人际距离:个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6、人际距离的种类:公众距离(12-25呎)、社交距离(4-12呎)、个人距离(1.5-4呎)、亲密距离(0-18呎)。

7、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按吸引的程度可分为:亲合、喜欢、爱情。

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相似性吸引、互补性吸引、邻近性吸引、外表的吸引、人格的吸引。

9、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

10、人际关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11、人际关系的分类: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竞争型、无规则型。

12、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13、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美国学者舒茨提出: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感情需要、支配需要。对于这三种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14、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5、人际交往健康的标志:乐于交往、敢于交往、善于交往、具有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

16、发送人际关系的技术:敏感性训练、角色扮演、P-A-C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