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一位写专栏的朋友完成了一篇恶捧北京姑娘的文章,被广为传看。其实,但凡走心或者稍有眼光的读者都不难看出,他捧北京姑娘是假,骂外地姑娘才是真。也难怪,刚刚吃完外地姑娘的亏,纯粹的泄私愤。当然,我当然不是要替外地姑娘出气——我也觉得北京姑娘好,而且比我那个朋友说得更好。但他说北京姑娘长得不如外地姑娘漂亮,则是很必须要推翻的结论。
北京姑娘正在一批批地好看起来。随着各地精英纷纷在北京扎根繁衍,北京姑娘的整体素质蒸蒸日上,不仅保留了北方人人高马大的特点,又揉进南方的灵秀,加之时尚风气催化的瘦身运动,丫头们正在往长身玉立上发展,我觉得王菲就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
历史上的北京,几番风雨,世态炎凉,人都是大起大落过的,姑娘们比较不势利眼,吃苦享福,都能承受,是性情中人。在饭局上可以看出来,拿腔拿调的,喝得烂醉的,肯定都不是北京姑娘,那些懂得适可而止,笑声朗朗,不卑不亢的,才是。与人相处,丫头们讲求的就是一个舒服,谁也别占谁的便宜,谁要有不方便的地方,丫头们一定会热心肠儿地伸把手,还千万别谢,一听这个,心里就别扭。
北京姑娘直率,看不顺眼,自然会表达出来,真有场面难堪的时候,出来规劝的,一准儿是北京的。喜欢一个人,不会谄媚地表达,愿意像朋友似的相处下去,当然要真是着急了,也不欠“倒追”的勇气。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喜欢上一个外国留学生,只谈笑,不暧昧,一直到那个男青年要回国,女孩傻眼了,急得说:“要走了要走了明儿他就要走了……今天怎么也得跟他表白了……”愿望是否达成,别人也不方便追问,但这种拖到最后一刻才急红眼的风格,还真挺北京的。
北京姑娘也喜欢钱。这一点上其实全国各地都差不多,毕竟生活是现实的,经济是基础。不过北京姑娘没有那么直接。北京人好面子,男的女的都一样,一谈钱就不好意思,总是爱把“无所谓”、“看着办”这类的话挂在嘴边上,弄得南方朋友很着急:“到底什么意思?”南方姑娘像账房先生,跟男的呆在一起,觉着就该给我钱买这买那,北京姑娘就不是,吃饭埋单,全部自觉从兜里往外伸钱包,一人儿买一桌的单嘴里还念叨着“算是给我个面子”。难怪某著名编剧也在其节目中大方承认,最理想的女人是:恋爱的时候是北方人,过日子是南方人。
北京姑娘跟男人相处,像是两个男的在相处,哥们儿,平起平坐,两不相欠,看不到很甜腻的场面。往往一群人在聊天,你不费点功夫,根本看不出谁和谁是一对儿,恩爱亲昵那时关起门来的事儿,大庭广众之下,全部都是如春天般的温暖。
北京姑娘骨子里并不勤快,守着京城,没有什么危机感是其一,其二,也觉得争名夺利是犯不上、不值得的。因为心底宽广磊落,丫头们对生活的要求,过得去就行,不用事事拔尖,要把别人超出一大块儿去,所以,办公室里,职位高的北京姑娘并不多。在感情生活上,丫头们向往安定团结,说白了,这也是“懒”的一种表现——懒得分手,懒得离婚,懒得为人为己徒增烦恼还添麻烦。
但北京姑娘在打扮上一点不懒。北方女孩身体比例好,腿长,穿衣服好看,加上但凡有点影响的时尚媒体都在北京安营扎寨,资讯如此发达,北京姑娘钥匙不好打扮,简直对不起这天时地利。而且,北京姑娘敢穿,追逐名牌十分踊跃,秀水街和燕莎、赛特的衣服搭配于一身,如何也分不出哪件是“水货”。穿得好看,不一定就爱出来显,北京姑娘都挺恋家,下班后如果不去锻炼身体,也就锦衣夜行地回家了,成为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北京姑娘没有南方来客那样“小资”,丫头们天性里有自由奔放的血液,不会成为咖啡馆常客,多数比较实际,不愿讲求姿势,如果真要选择消费场所,丫头们可能更爱火锅店、特色馆,那种气质,与其自身相似,亲切,热闹,街坊气。
很多男人谈过一些恋爱后得出结论:北京姑娘让人放松,相处下来,不会累,有意思,不用哄。不小鸟依人,也就不会缠人,干脆利落,来去自由。他们还是觉得找个北京姑娘比较有面子,到底是“高质量”的意思。他们夸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你真像个北京姑娘。”
那是,小妞我本来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