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企业文化鸟巢尊重普通劳动者员工领导者和谐创新 |
分类: 【杂谈身边事】 |
今天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五十二日。
为迎接奥运会新建的体育场馆采用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其中以“鸟巢”的设计和建设,最令人惊叹。在对“鸟巢”的报道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鸟巢”焊工们在每一条焊缝边上,都篆刻上自己的名字。
据报道,“鸟巢”已经成为震撼世界新建筑三大建筑物首位。在注定成为“名垂青史”的建筑物上留下普通劳动者的名字,使他们的名字和这个伟大的建筑一起永不磨灭,这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不仅意味着光荣,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尊重和认可。
现在的企业文化都在倡导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是否应该从尊重开始,从尊重人的劳动开始?
在很多时候,人们固有的观念里总有种“英雄主义”的偏见,仿佛只是领头人才是值得被人铭记的,仿佛只有像“鸟巢”的设计师才是值得被人肯定的,仿佛只有百里挑一的行家能手才是值得被人尊敬的,而无数的普通劳动者注定只能甘为分母、只能退居幕后、只能只有参与权却不能有任何的成就感……
要知道,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来自于劳动。劳动不仅是可以用金钱买卖的商品,更是人生价值观的实现。尊重劳动,就意味着尊重劳动者。那些杰出的劳动者,尽管是无数这样劳动者的一员,同样也值得我们尊重,因为劳动本身没有大小高低贵贱。
而在一个企业里尊重每一个岗位的员工,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就是企业文化“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先进文化,就是基于对人性规律的尊重,用大家共用的信仰造就人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我们努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作为年轻后辈的我在学习和体悟我们的企业文化时,看到这样一些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观点与价值逻辑:
1、一方面员工认为自己是打工的,另一方面企业有在教育人们去做企业的主人。那仆人是谁呢?是几个领导人吗?
2、个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在不断地提高,而与此同时,几乎人们都认为不公平,那么公平的标准是什么呢?
3、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只是谋生。工作可以成为大多数人的事业和人生吗?“快乐”是诞生奇迹的秘诀,可工作能够快乐吗?
4、“管与被管”似乎就是铁定而不可改变的了。但,有人生来就喜欢被管吗?这种组织模式难道就没有可能改变吗?
5、劳动者本来是劳动资本的主体,但在现实中却不是自有资本的主人,在这种劳资关系的状况下,企业文化能够解决人们的工作动力问题吗?
6、现实中的激励。基本上就是物质刺激。而激励的本质却是自我的行为驱动力。我们如何改变激励中的“刺激=激励”的典型行为主义模式?管理能让人们自我驱动吗?
7、现实中的管理基本上就是控制——少数人控制多数人,在人们追求自主的前提下,这样的控制模式能够成功吗?管理能够变成一种服务吗?管理者愿意做造就别人称为英雄的事业吗?
8、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人自私自利,自利是人的本性,自利性就是邪恶吗?我们可能在尊重人们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设计出帮助人们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持久性的动力机制吗?
9、现实中,因为他人与自己期望的不同,或者因为组织的某项安排不合自己的意,就时常抱怨、发牢骚,互相伤害,我们能够用人的智慧创造出和谐共进的神话吗?
当然,我并无意要去辨别这些问题的是与非,因为我也认为这些问题反映的只是处于不同位置的人的不同想法,但其中总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某个人不管在集团中处于什么位置,尤其是劳动者、是被管理者就更会希望自己的个性可以得到尊重,自己的正当利益能够得到满足。
尊重员工,以往常常是停留在对员工大方、慷慨的奖励,用物质奖励来取悦他们,而实际上这样做是把企业文化庸俗化了,并不一定能赋予员工们更大的激励或更强的满足感。对人性的尊重必须首先把握好人性的基本规律,懂得人有各方面的需求。
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尊重人性规律为前提与基础。违背人性规律,企业文化会变成一种新的控制手段,就不是健康的企业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就将再次面临失败。不认识人性,就无法建立起符合人性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尊重员工,人性化的管理,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必将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集团)。它不仅可以激励员工极力提高自己的绩效表现,同样也将激励他们为实现整个集团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建筑工人在鸟巢顶上焊接施工
钢结构卸载时的控制中心,由这里发出卸载技术参数
技术人员对每个卸载点都要进行数据核实,确保万无一失
来自解放军的安检人员对“鸟巢”进行赛前安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