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80后创业互联网戴志康康盛创想 |
分类: 【收获心得篇】 |
戴志康与比尔·盖茨相差26岁,但他们的出生日期只差一天,同为天蝎座,且血型也相同。26岁的比尔·盖茨拥有百万美金;26岁的戴志康也是身家亿万……
看到过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最崇拜之人——股神沃伦·巴菲特这样评价盖茨:“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也同样成为世界汉堡大王。”
或许,一个人的商业天分是天定的。戴志康亦如此。
脸上没有任何一丝岁月留下的痕迹,就连声音也还透着几分未脱的稚气。就是眼前这个大男孩,却整日领导着百余人的团队继续成就着他的梦——实不知他要在互联网的江湖里掀起怎样的风云呢?!在后来讲述一周的生活时,中国最大互联网社区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康盛创想的CEO戴志康说,最大的渴望就是能有一天的时间睡觉。如果有时间,他可以一口气整整睡上24个小时。
上初二的时候,他终于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当时称“微机”。其配置为386DX/4M/40M/TVGA,也因而有了他后来在《少年电脑报》上发表处女作的经历。“于是也就有了写文章赚些稿费的爱好。”他这样告诉我。这是他赚钱的开始,也因此让他感到原来钱是很容易就能赚到的。“电脑天才”很自豪:“我也开始玩DOS,那时的本领已经能够在自己的电脑上仅凭听程序运行时硬盘发出的声音便可以准确地知道它感染病毒与否……”
上大学的他很快就感受到校园生活像无聊、无味、无趣而又弃之可惜的鸡肋,“不仅什么都没学到,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应付那些名目繁多的考试。”于是他开始给人家装电脑,赚到一些钱后又觉得这样太简单不好玩,接着就去卖电话卡。他说那时他就骑着一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去批发电话卡,本钱就是他帮人装电脑赚的1000多元钱。从在校园里贴小广告开始,后来发展到每幢学生宿舍的管理员大爷大妈们都成为他的下线——所谓的代理商。很快,他的进货金额就到了几万、十几万,再然后他就占有全校70%以上的销量。没多久他又觉得没多大意思,他又迷茫了空虚了。于是,他想起自己从11岁开始写的那几个程序。在他看来,还是那个好玩。无疑,他还有另外一个目标,“都说大学生就业很困难,写程序也是为自己就业做个准备,为自己毕业之后能有个5000元一个月的工作。”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有很大目标的人。”戴志康这样评价自己。然而,就是这个没有大目标的人,程序写到大三,就有十万甚至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在向他招手。
或许正是由于这样顺利地赚到了钱,所以戴志康的字典里至今没有“害怕”两个字。
“你怕过吗?”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只沉吟了片刻回答说,没有。“但会压抑,会很痛苦。这痛苦来源于你不能把控一件事。”他说,“但这事对你很重要,就会痛苦。当你面临技术、管理、运营和公司发展等问题的时候,你手中所掌握的信息量,还有你的经验你的经历都不足以让你去把握整个事件的时候,就感觉将自己交付给命运或运气来掌管,这种感觉会很郁闷,很压抑。”“比如,你选投资商的时候,你有时的感觉就像是在赌博。”他这样打着比方。
其实“赌”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人有时会本能地知道自己将“赌”向何方,就像2004年2月2日,刚过完成22岁生日的戴志康放弃了高薪工作的召唤,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一样也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但他说他很喜欢北京,“因为在哈尔滨几乎找不到可以合作的伙伴,别人甚至都不懂你究竟在做什么。但是到北京就好了。在这里没有孤单的感觉。”
这个自称小时候就是狂热的电脑爱好者,自小就恪守着自己定下的一个誓言——不打电子游戏的戴志康,跟比尔·盖茨创业之初也有一比。那时,盖茨周围的人经常可以从他的身上闻到一股臭味儿。是因为比尔·盖茨平日只是坐在桌前和电脑打交道,有时一坐就是几十个小时,饭都很少去吃。
而大三时的戴志康也很疯狂。“我前前后后想了半年,终于当年春节郑重其事地开始编写一个论坛软件,以实践自己价值。后来,那个软件发展成了Discuz!”他告诉我,那时他自己租房子,潜心做事;到大四时,他就消失了,不见人影。戴志康笑称,他的同学总会这样评价他的大学生活:“戴志康啊,你的大学生活过得真是冤!如果你玩游戏了吧,那么你至少玩过了;如果你好好学习吧,那么你至少可以出国可以读研。可你是又没玩上、又没读好书,还整天看你愁眉苦脸的。你说你冤不冤?!”但这一切的选择都不曾让戴志康后悔过。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在做什么。2002年3月,他开始开发Crossday Bulletin(CDB)论坛,6月发布2.0,10月发布3.0,之后就改名为现在的Discuz!。次年1月,Discuz!2.0已经完全商业化。
一开始他也并不就是这样坚定不移地走上这条创业路的。他承认他当初也迷茫过,也想要打“退堂鼓”。但就在他最犹豫的那一阵子他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假,出去旅行。在外出旅行的过程中,他一次次问自己,问自己放弃这一切,再度失去人生的目标之后,会后悔吗?这次的旅行,让他想清楚了,那就是,放弃了之后他一定会后悔。
当谈到他因为写程序而使大学时代有15门功课挂“红灯”时,他的神情是严肃的。他说他当然在意。还反问我说,怎么会有人不在意呢?!有哪个学生会对自己不及格的成绩不在意呢?他也在意,但人总是要懂得取舍。
但对他的这个理论,我不置可否。他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如果今天你带来一个手机,和一辆车,你告诉我只能选一样的时候,我肯定会要那辆车。相比之下,学业就是那个手机,而自己的理想就是那辆车。当你想清楚了,也就不太在意了。”
然而,对他的这样的想法,我佩服,却不赞同。他笑着说,这就是为何到今天我仍是个“穷人”的根节所在了。
他在谈话的过程中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提到人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他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写着:“人一定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愿望,有时候你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来支持你的决定,向左走、向右走就是一念之差,但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愿望特别重要。有个简单的例子,我去年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衣服,上个月我在另外一家商场又买了一件衣服、一条裤子,等我回到家才发现,那裤子和我一年前买的裤子一模一样。由此我发现,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愿望变化很小,所以,感受你的内心非常重要。在创业之前,你起码应该了解自己的内心,问你究竟想要什么。不能因为看别人创业挣钱了羡慕,自己就来创业,那基本上都会失败。”
他说对他言,博客只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与回顾,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给能读懂他的人看。在他已经走过的26载人生路,他笑称自己早已习惯了回顾。但也正因为回顾,才让他更清晰地看到未来。正如他所说,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一个部落的酋长,在送年轻人去外面创世界的时候,就会给他们三个字——不害怕。当他们在许多年后或成功或失意归来的时候,老酋长会送给他们另外三个字——不后悔。只是,他在本该“不害怕”的年龄段里却拥有了“不后悔”的从容、淡定。
比尔·盖茨在他36岁的时候成为了世界首富,据这个年龄,戴志康还有十年半的时间。当我问到他离比尔·盖茨还有多远的时候,他笑了,说很远。他说,“从来没有将比尔·盖茨当成一个目标,其实只要快乐、充实就行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快乐,那就继续向前。如果不快乐,就退出。”
其实,比尔·盖茨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一个目标的。但不能将他只作为一个创富目标。在身为首富的同时,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规模也是第一,超过600亿美金。“做人要谦卑,做事要学会不断找问题。”这是比尔·盖茨说的。戴志康与比尔·盖茨相差26岁,而一个月后,戴志康也就要到27岁了;他和他的出生日期只差一天,且同为天蝎座,血型也相同。但是,该如何跨过这一天,戴志康的路还真的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