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2007-10-03 11:10:0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职场励志

记者故事

分类: 【收获心得篇】

很多年前的一天,在某高校,有一位男生曾当众表示:“我将来不当记者!因为我觉得有些报纸上的新闻比较无聊,与其去写这样的东西,我不如不干。”

“你不要老是抱怨,如果有一天机会来到你身边,你没有准备,那么机会对你来说毫无意义。所以无论现在是什么情况,处在什么环境,如果有理想,你就要努力去准备,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做别人不屑于做的事情,这样有一天机会真的来了,你才能抓住,才能成功。”

这段话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后来很多时候,他总会讲到自己这段经历,并一再告诫和他当时一般年纪的“孩子”们: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采访路上的辛苦与幸福

“有一天,当你一抬头,看见面前是一片森林,你会感到当初的辛苦都有了报偿。”

“我的房间对着西面,看不见朝阳,但能看到不远处比赛场馆的整个屋顶都被朝阳照亮,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满足。”

“篮球项目有个术语叫做‘板凳深度’,就是指替补队员的实力,我们的报纸,同样也要求每一位记者和编辑都有很好的素质。”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凌晨5点,天还是黑的,他就出门了。他穿着一件军大衣,顶着寒风,骑了一个多钟头的自行车,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外面激动地看着精彩的比赛,边看边做记录。他清楚地记得,那天是周一,大家都上班了,他因而觉得自己才是全北京唯一认真看这场比赛的人,心里就有一种冲动,想把比赛的结果,比赛时候的精彩情节告诉所有的人。

9点半,比赛结束,沉浸在激动中的他再次蹬上自行车,在暖洋洋的阳光中一路“奔驰”。到了报社,放下包就开始写比赛,心中充满了抢到独家新闻的骄傲。

他告诉我,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准备,才能有机会实现梦想。

“当初不经意撒下的种子,将来可能长成一棵大树。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了解奥运——尤其了解北京2008奥运,更会对很多奥运项目如数家珍,又谁能想到当初这也曾经是一片‘不毛之地’呢?这让我非常欣慰。”他微微笑了笑,接着说:“有一天,当你一抬头,看见面前是一片森林,你会感到当初的辛苦都有了报偿。”

 

部门里当时又细分为足球、田径、网球、赛车、拳击、奥运等几大块,每一块内容都有专门的记者负责,而他刚开始唯一的收入只有稿费,也没有自己的负责领域。由于当时稿酬低,记者们写稿的积极性都不高,这无形中给了他许多机会。几乎每天都至少要写半个版,也因此广泛涉猎各个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体育知识。直到现在,他还能准确计算职业拳击比赛的点数,能清楚地说出跳台滑雪、越野滑雪这些人们不太熟悉的项目的比赛规则。

接着,遇上改革,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开拓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领域,找到一个还没有人写的项目,体育这块新闻的荒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有一年,他背着他心爱的笔记本电脑赴瑞典采访哥德堡世界田径锦标赛。而那一次,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笔记本电脑“烧”了,而所有的稿子都存在电脑里。

他找到了大赛的新闻官,新闻官带着他去找电脑专家。专家说,存的东西应该不会丢,但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修好。然后,就是在等待的时间里,他凭借着记忆将稿子一篇一篇默写到纸上,快要写完最后一篇的时候,电脑专家高兴地冲他喊道:“来吧,修好了!”

扛着修好的电脑,他继续奔波在采访路上,每天他都是最早赶到大赛新闻中心的记者,也是最晚离开的一个。由于他总是半夜才回到旅馆,而第二天大早又忙着出门,同屋的一个立陶宛记者每次见到他都好奇地问:“昨晚你回来了吗?我怎么没看到你?”

那时候他每天要往报社传回7000多字,根本顾不上吃饭,一天三顿都以麦当劳充饥。他说,从瑞典回来之后,就再也没吃过麦当劳了,“吃伤了”。

就这样,他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每一次大型比赛和很多赛事上。掰着手指算算,3年内,他去了5趟美国。

他笑着说,做记者很辛苦,但也让人满足。

“有一年,我在芝加哥采访,住在大楼顶层。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采访完坐上车时就已经夜里12点了,再等写完稿、发完稿,天都蒙蒙亮了。我的房间对着西面,看不见朝阳,但我还是能看到不远处比赛场馆的整个屋顶都渐渐地被朝阳照亮。就是那一刻,虽然熬一夜很累很疲倦,但心底里依然感到非常的满足。”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篮球是个协作的项目,真正好看的篮球不是扣球,而是传球。同样的,一个好的奥运报道团队,要有整体协作的意识,队员要能助攻,要善于做‘牺牲’。”

“就像篮球比赛,上场的或许只是5个人,但一支篮球队却是由12个人组成。另外还需要队医、教练等等。”他告诉我,“篮球项目有个术语叫做‘板凳深度’,就是指替补队员的实力,我们的报纸,同样也要求每一位记者和编辑都有很好的素质。”

从记者到领导者,他也经历着心态上的转变。

“过去我只为自己的文章感到骄傲,而现在则为报社每个人的每一篇文章感到骄傲。以前我会把自己发过的每篇文章都剪下来,贴成一大本;之后,我会把每期报纸我所关注的版抽出来保留;现在,我更会把每一份报纸都小心收藏——这也是因为以前只需要为自己负责,而现在则要为整个团队负责。”

他告诉我,他同样是个很执著的人,该坚持的时候从不放弃。

“报社有第一台电脑的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用电脑写稿,那就从背熟五笔字根开始吧。当时我骑车上班,字根就放在车前面,每次在路上骑一个多小时,我就背一个多小时,直到后来能倒背如流。”

“这其实就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不放弃,第一句话不放弃,第二句话放弃的可能性就小了,到了第三句话,放弃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样才能成功。”

他说,每做一张报纸自己就脱一层皮,到现在已经脱了无数多层皮,坚持住了第一步,往后每走一步就会舒服一点。

他说自己闲暇时爱看历史书,尤其是人物传记。看着别人起伏跌宕的一生,自己好像也跟着活了一辈子。“成功都是由琐碎的小事构成的,就是这些琐碎的小事拼成了大事。做好了小事,大事自然也就成了。”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