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租友生意”正红火  今年流行“租男友”

(2007-02-06 23:39:46)
分类: 【新闻路上行】

    最近,高校里不少“大龄”青年忙着四方张罗,到处求人,四处大谈。近日,记者从一位姓王的资深“职业红娘”的口中获悉,近年来每到过年总会有不少的未婚男青年有“租女友”的表现。她表示,这些人主要都是通过老乡、朋友的介绍在私下里进行的“买卖”的。尤其这段时间,在很多大学的校园,“租个恋人回家过年”的小广告更比比皆是。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北大、人大、北师大、外经贸等高校,发现多数留校生都知道“租友”回家过年的事儿。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接受采访的9名同学外,除了3人觉得“租友”回家过春节能够起到宽慰父母,是可以理解和能够接受的以外,其余的6名同学都表示这种做法十分荒唐。“这就是感情和自己的尊严开玩笑。”一位姓马的女生说。但也有3名男同学表示帮助同学跟他的父母开一个“善意的谎言”——带着“冒牌恋人”回家过年,也能叫父母开心一下。他们认为这是情理之中的表现,“这已经是很平常的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记者在某知名高校采访时发现,该校“租友”的现象正在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存在。一位姓秦的女同学说,他们班40多名同学,有一半人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打工。每逢节假日,这些人有的也会跟他们在打工时认识的同事或老板一起出去玩,花费全部由对方支付。尤其在春节期间,跟多“小老板”都会开出“双倍”甚至“三倍”的“高薪”,以“陪同出差”为名“顺道”带回家;甚至有时还会安排公司的未婚男女青年一块“出差”。通常总是再到了目的地以后,男人会主动向对方法主邀请和巡修对方的帮助,冒充自己的“恋人”与自己一起回家给父母看看。

   节前“租友”热 “婚托”乘机捞“黑”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部分单身特别是大龄男青年,一到年末就会习惯性地患上“回家恐惧症”,很容易“病急乱投医”地寄厚望于婚介所。32岁依然单身的某图书公司经理肖春风告诉记者,春节不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一个人回去,整个春节都会笼罩在父母哀怨的目光和无休无止的唠叨中,有时甚至会因此而闹得父子之间不愉快。随着春节的一天天逼近,只好冒着被“婚托”欺骗的危险做最后一搏。

    记者从北师大东门附近的一家婚介所打听得知,最近找他帮忙“租女友”的人确实不少,有时一天就能接到十多个电话。还有一些只有几部电话、一间破房的“黑婚介”却仍然在企图乘机捞钱。他们大都找来个发廊小姐或茶楼的服务员冒充在校大学生,诈骗钱财。

记者试着拨打了上面的几个电话号码,有四个以个人名义征婚的信息,见面的地点竟然是同一个地方,在记者追问下,对方才承认是一家婚介公司。

   暗访调查:“租男友”收费因学历而异

    记者以“租男友”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一家平房招待所的“天作之合”婚介所。负责接待的是一位自称“ 朱老师”的妇女。一上来,她就让记者先交了500元“注册费”,然后才可以与“男友”见面。并表示,只要愿意可随时带“男友”回家。费用雇佣双方可自行商谈。

    “朱老师”说,“男友”有不同的档次,一般的每天150元左右,大学生每天300元左右、研究生每天800元左右,不包括往返的实际消费。朱老师还告诉记者,今年“租男友”比去年火,时间也早多了,去年12月份就开始了,“今天一天我们就租出去了4个,你要是不趁早预定,想要的时候也不见得有了……”

    记者称想租个“研究生”男友,条件是一定要先看看,感觉合适的话马上就交钱,“朱老师”犹豫了一下后拨了一个电话,10分钟不到,一名20多岁的女青年就走了进来,自称毕业于中国××××院研究生院,学的是工商管理。记者随即用英语简单地问了问这名男青年的姓名、年龄和来自何地等问题,谁知对方却张口结舌地待在了原地,然后不好意思地转身走了出去。

    后来,记者还从该婚介所楼下前台服务人员的口中得知,“天作之合”只租了两个月的房子,那个牌子还是在楼下的店面临时做的,还有三天就到期了。

 

高校“租友生意”正红火 <wbr> <wbr>今年流行“租男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