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孩子用相机记录生活

(2007-01-25 20:42:39)
分类: 【新闻路上行】

看见相机紧张得发抖照张相片用了整整一周

谁能帮“好孩子”学摄影

http://club.yninfo.com/NewUserImages/070109/2007110233226684.jpg

 

     本报讯 谁能帮助一个小学校长实现她对学生的承诺?昨天上午,海淀区西三旗红星打工子弟小学校长唐成军通过本报,向京城的所有摄影爱好者发“英雄帖”,内容是希望能让刚出炉的年“好孩子”学摄影,自己也拍上一张光荣榜照片。

     据了解,“好孩子”评选是该校的特色评优活动。本学期,学校发“好习惯、好孩子”的评选,学期末由学生们投票选出“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孩子,照片贴上墙,予以表彰。谁想,交照片时,首批110“好孩子”中竟然会有90多人交不出。问起原因,大都是好几年没拍过照片,模样早就变了。

     两排简易平房、三辆校车、从正规学校里淘汰下来的课桌椅、全校1600多名学生、58位老师,从学前班一直到初中二年级,这便是红星打工子弟小学。因为该校98%以上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外出给孩子拍上一张照片,对很多家长而言,都是能免则免的。于是,学校也就决定奖励每位好孩子照一张彩色相片。

     照相那天,老师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本以为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谁想却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多数孩子一见相机就跑。”负责照相的王秋月老师说:“孩子们都会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有一种出于本能的紧张。好不容易被老师‘抓’到镜头前,他们有抿着嘴唇的,有紧握拳头的,还有紧张得直发抖的……”

     前两天,光荣榜贴出后,孩子们都对墙上的照片非常感兴趣,时常凑到一起,讨论巴掌大的机器怎么能照出这样一张彩色照片。一些好奇心重的男孩常有意往王秋月身边凑,借机研究她手中那台索尼小数码相机。

      一台小相机,却调动了全校大多数学生的热情。很多学生在新年伊始的周记上,都把希望学会照相作为自己的一大心愿。照相调动了孩子们对城市生活的参与热情。唐成军校长称,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跟农村里的留守娃娃一样,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由于城乡生活环境、教学进度、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很多不同,这些从农村走出的孩子十分容易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

     “请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唐校长认为,教孩子学照相,不仅能打开孩子们心灵的一扇窗,让他们认识外面世界,敞开心扉,逐步融入外面更广的天地。消除由于自身与城市生活的隔阂,树立一种“我能”的观念,培养起他们成功的自信心。张鑫瀛J025

 
 
热线追踪
爱心车主给打工子弟当“爸妈”
教孩子用相机记录生活

http://club.yninfo.com/NewUserImages/061012/20061211195739845.jpg

    日前,本报刊登的《谁能帮“好孩子”学摄影》一文,海淀区西三旗红星打工子弟小学校长唐成军通过本报,向京城的所有摄影爱好者发出“英雄帖”,希望有人能教学校里的打工子弟学照相,帮助这些本就缺少交流与沟通的孩子尽可能的敞开心扉,融入外面的世界。该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近日,记者就跟随京城爱心车队的车主们,与北大爱心社的青年志愿者一起,帮助这些打工子弟了了心愿。

     周六一早,热心的车队主人载着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好孩子”,浩浩汤汤地驶进了怀柔雁栖湖自然风景区。“爱心车队”和志愿者通过传授照相技术,帮这些平日里缺少沟通、缺乏自信的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
        早上7时许,王先生驾车从五棵松附近赶到了位于北五环的红星子弟小学集合地,该校的30名“好孩子”早已列队站好等在那里。他走下车,想跟孩子们攀谈几句,可那些娃娃们却怯生生地望着眼前的陌生人,一个劲儿地往后退。见此情景,王先生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好这个‘义工’,让这些外来的孩子们敢于和‘陌生人’说话。”世纪经典广告传媒公司的吴总经理更是带来了一份“厚礼”——30台傻瓜照相机。参加本次活动的每一位“好孩子”都可以免费得到一台。
        7时30分,红星子弟小学“优中选优”最终选出的30名“好孩子”分别搭乘在“爱心车队”的20辆车上。记者在其中一辆白色的捷达小轿车旁看到,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母亲手捧相机,让十来岁的女儿教同龄的小朋友学习使用快门、闪光;来自“女子爱心车队”的队长何素丽还主动要求自己的车上可以同时搭载3个孩子,她表示:“我以前参加过类似咱们这种公益活动,很有经验的”;一位外企的“白领”郭先生则为今天到场的每一位打工子弟准备了外形可爱的饮料,他告诉记者他是想用这个来和孩子们套套近乎。
        8岁半的赵娜小朋友刚从宁夏中卫来到北京还不足一年的时间,刚一坐到刘先生的车上开始,她的眼神里就一直充满着好奇,伸手想去摸摸车后面的靠垫,但却因害怕而很快把售给缩了回来。刘先生夫妻俩喝着小女儿一起,不停地跟娜娜聊天。谁想,到站下车时,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娜娜很自然地一边牵着刘先生的手,一边拉着小妹妹。刘太太很开心的表示:“看,我们可又多了个女儿呢。”
        刘先生和他“女儿们”的亲热劲儿还真是叫人羡慕呢。“在景区里你们时刻都必须跟着我,危险的地方走里面!”张先生大声地告诉他车上的两个孩子;调皮的刘亚鹏一不小心头磕在了路旁一米半高的大石头上,“王妈妈”掏出自己兜里的手帕,心疼地为他擦去脑门上的泥土,轻轻地将淤血揉开;小秦娟有些晕车,李先生夫妇就寸步不离的照顾着她。

        在雁栖湖自然风景区,学会了照相的打工子弟们,镜头时刻追逐着他们的“新家长”——“爱心车队”的车主们。已经将近六十队的“爱心车主”张天啸老人这次也享受了一次“明星”级别的待遇。无论她走到哪,都一定会被镜头跟随。说着,8岁大的罗娜追着跑了过来:“天啸爷爷,要快点了,您都已经掉队了。”“天啸爷爷,您要站好,我可给您拍照了……”。
        “这次活动,也许是我女儿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经历。能让孩子为外来打工子女献上一份爱心,绝对是她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京城女子爱心车队队长何素丽告诉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