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高考考生 今起网上填报志愿

(2007-05-12 16:09:49)
标签:

高考

时政

考试

教育

校园

互联网

分类: 【新闻路上行】

今年高考考生 今起网上填报志愿

截至1130分记者发稿  共有近三万考生网上填报志愿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鑫瀛 记者曹晓芳今日是高考填报志愿第一天,上午记者从市招生办公室获悉,截止到1130记者发稿时,共有近三万考生已经通过网络成功地填报了高考志愿,近八成考生第一志愿都填写了本市一些高等院校。

但由于不少考生在成功填报后依然挂在网上流连查看,致使网络因塞车运行缓慢,影响其他考生的填报。对此,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旦出现网络“塞车”的情况发生,招办将采用“分流”方式安排考生上网填报志愿,以加快考生填报进度。

今天上午8时到51724时,北京高考考生将正式填报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的志愿。

考生可通过网络和电话两种方式填报:网址:http://www.bjeea.cn/http://gk.bbn.com.cn/;或拨打声讯电话:1606790。电话填报必须使用北京市固定电话操作,且务必使用音频电话。

考生在高考网上报名时要求设定密码,这个密码也是填报志愿的初始密码。专家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密码勿向他人泄露,以免高考志愿被恶意修改。

据了解,今年还有4次补报志愿的机会。4个批次的正式志愿录取结束后,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将公布未完成计划,重新征集考生志愿再进行录取。

今年高考考生 <wbr>今起网上填报志愿

 

今日是高考填报志愿第一天。上午记者从市招生办公室获悉,截至到1130记者发稿时为止,共有大约近三万考生已经通过网络成功的填报了高考志愿,近八成考生第一志愿都填写了本市一些高等校校。但由于不少考生在成功填报后依然挂在网上流连查看,致使网络因塞车运行缓慢,影响其他考生的填报。对此,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旦出现网络“塞车”的情况发生,招办将采用“分流”方式安排考生上网填报志愿,以加快考生填报进度。

记者了解到,尽管招生部门一再强调,将填报志愿的大事放手给孩子,家长不要和考生同时上网报志愿,但众多家长依然“关心过度”,天天在网上游荡,致使网络的负荷量远远超过招生部门预计,网络运行缓慢。对此,今天中午,市招生办紧急采取措施,不但增加考网上填报志愿服务系统,再增系统服务器10台,以解决网络塞车问题。并对部分高校招生专业目录的勘误增补进行重新录入,以确保考生正常登录填报。

如若依然网络“拥堵”严重,招办还将采取“分流”措施,即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各区分段填报,每个区在规定的填报时间内,分批组织区内中学上网填报,以缓解网络压力。

(采访)

“高考是考学生,填志愿在某种情况下应该说是考家长。这家长身上的担子不轻。”在采访中,北京二中一位高三学生家长的话颇具有代表性。尽管北京考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相对较强,但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都显得压力重重。

记者发现,多数家长早早就开始充当起了孩子的“军师”,上网查阅学校信息、上各种高校推介会、与孩子沟通、为孩子参谋……绝大多数家长也表示,不会为孩子“包办”志愿,但当记者问及他们对孩子自己填报志愿的感受,多数家长表示不希望孩子太过“冒险”。除少数考生能说出希望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概况和特色外,大多数考生对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大多是凭着自我感觉或是熟人的口碑或是只认名牌,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我们才刚刚拿到《高考专业目录招生章程》没几天”,人大附中的一位高三学生向记者抱怨。该目录发得太晚,紧接着就要开始填报,准备时间仅有一周多时间,根本不够让足够了解想报考学校的信息。

“毕业班学习紧张,院校信息的搜集多是父母代劳。”其他考生表示,尽管自己已经在心里定下了大概的志愿,但具体填报内容还没确定,今年就已经开始填报志愿了,这几天更得抓紧好好考虑,赶紧定下来了。

市区学生多在家填报

今天上午,记者从东城、西城、宣武等教育部门表示,目前各校基本都做好了网上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家住市区的高三学生,在家中进行上网填报志愿工作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对于地处远郊区县的学校,一些区县考试中心也下校对师生和家长进行了指导。门头沟考试中心负责人王兰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区考试中心的老师们都逐一下到各高中校,对师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家长演示具体的填报步骤。王兰表示,区县所有学校都将为考生提供所有便利条件,学生若不愿在校统一填报,学校也尊重学生的意愿。

北京宏志中学的高三年级宏志生的学生周一将会统一在学校上网填报志愿。该校教务处贺主任说,学校为考生印制了2张志愿草表,方便学生进行志愿修改。

家长别私自改志愿

海淀考试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上填报志愿最应留意的是密码的保密,同时家长和孩子应在报考前达成一致。家长应该充分尊重考生的选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他说,去年北京某区实行网上报考就出现了一例家长背着考生修改志愿的事件。后来家长所为被考生察觉,家长拗不过考生,只得又找到考试院重新修改志愿。

(考试院)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高考报名和招生计划汇总工作日前结束。据初步统计,2007年有785所高校在京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78436人,全市报名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为109876人。

统计显示,报名人数比去年略有减少,招生计划数比去年增加1500人。高考录取整体形势乐观,计划录取率约为71.4%

从报考科类上看,文史类考生35837人,占报名总数的32.62%;理工类考生74039人,占报名总数的67.38%。从2007年招生情况来看,文史类计划招生24249人,占计划总数的30.92%;理工类计划招生54187人,占计划总数的69.08%

招生计划按学历层次分,本科计划46786人,占计划总数的59.65%;专科计划31650人,占计划总数的40.35%。本专科招生比例仍与往年持平,约为64

从学校所在地域来看,在京院校招生计划62622人,占计划总数的79.84%。其中在京部委院校招生计划为7458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9.51%,市属市管院校在京招生计划为55164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70.33%;外埠院校招生计划为15814人,占计划总数的20.16%。此外,今年高职班、师资班单独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5559人,比去年减少了209人;计划招生6681人,比去年减少了658人。

从考生类别上看,今年应届生92621人,占报名总数的84.30%,往届生17255人,占报名总数的15.70%。从考生毕业类别看,普通高中毕业生106468人,占报名总数的96.90%;非普通高中毕业生3408人,占报名总数的3.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