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闪客时代”,老蒋逐渐成为一个标杆性参照物。那些血气方刚的孩子们都卯着劲想超越老蒋成为闪客江湖第一高手,可这绝非易事。他有极扎实的绘画基础、出人意表的创意、快速驾驭软件的悟力,这三项的叠加意味一个难以逾越的峰值。
【老蒋寄语】
当
Flash
发展到今天需要再迈进一步的时候,集中优秀的人力资源是必须的,有计划的创作也是必须的,这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正是由于把
Flash
看做低成本、自娱自乐小玩意的偏颇观点,才把 Flash
置于了现在多少有些尴尬的境地。虽然有些尴尬,但是走出来也不难,功到自然成。

蒋建秋,1972年生于安徽,老蒋15岁就进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有良好的绘画基础。19岁入中央美术学院,初学版画,后改习摄影。毕业后长住北京,一直从事视觉艺术设计。几年前,蒋建秋创作的MV《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让许多中国网民第一次见识到了Flash动画的魅力。现在的老蒋,应该算是SOHO一族。
◆闪客老前辈 见证Flash辉煌与没落
从上世纪,蒋建秋便开始着手为一个意大利网站做汉化工作。当他第一次看见浏览器弹出要求安装Macromedia
Flash播放插件的提示,之后网页所呈现的动画效果令他难忘:“比原来的那些动画图片强太多了,居然可以实现这么多效果。”
就这样,蒋建秋开始在网络上搜索关于Flash的资料。他发现了中文论坛“回声资讯”,上面聚集着国内第一批Flash动画制作者;之后,在这个论坛的基础上产生的“闪客帝国”变成为了它的中文译名。而“闪客”作为一个新鲜词汇,迅速得到了大规模的关注——而似曾相识的记忆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上不断发生,从早年的黑客和红客,再到现在的博客、播客、沃客。
由于Flash入门简单,几年后粗糙的动画便已经充斥了中国互联网。蒋建秋说,“有些人抄来抄去,作品越来越多,质量却没保证,观众也在不断流失。内容太杂,好作品完全被埋没了。”他记得那时候闪客白丁花了80天时间独自完成Flash作品《白日梦》,在艺术上可圈可点,但是发布上网却反响平平,不被大众认可。
大概是因为多数网友已经形成了免费看Flash动画的习惯,闪客也难以从中赢利。“闪客刚开始可以埋头做它五六个作品而不求回报,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却没有一套机制实现商业循环,人自然就疲了。”蒋建秋认为,这是从那时开始,Flash人气逐渐低落的另一个原因。
老蒋为其工作室设计的卡通娃娃形象
◆想利用Flash动画做大片
仿佛在一夜之间,闪客们淡出了媒体的视野。“有时候这个世界看起来太疯狂了。就像前段时间的郭德纲,媒体一窝蜂地冲上去,然后又忽然都没动静了。”他说,“可能那时候也没什么新鲜东西了吧,该说的都说了。Flash自己该怎么走就怎么走,表面上凉了,实际进入了相对平和的阶段。”很多闪客那时候从大公司里跳出来,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接活儿”。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为电影电视行业制作动画。白丁与中央电视台《快乐驿站》的携手以及皮三为贾樟柯电影《世界》制作的动画片段,是国内近年来知名度较高的Flash商业合作。
面对现状,作为一个艺术院校出身的闪客,蒋建秋依然希望能在动画片创作领域上有所成就,或者用他的话说,“拍部大片”。“Flash就是一种简单的动画工具而已。用多了就觉得有局限,实现不了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效果。比如做一个虚化的前景或运动模糊,真挺麻烦的。我还是会觉得传统动画更厉害。”蒋建秋说,“我有个20分钟的动画剧本想法特好就是没法做。真弄出来电视台也不见得能播;放在网络上又没法收回成本。”
和这个圈子里的大部分人一样,现在的老蒋每天泡在电脑前面八小时以上,直到他的脖子每转动一下就会“咔咔”作响。他在各个技术论坛里神出鬼没,偶尔支个一句半句,很有点世外高人的味道。蒋建秋就是这样一边打磨理想,一边在不断的“小打小闹”中等待机会。他招了四个人组成制作团队,接一些动画制作业务。然后,他为南方的一家手机门户网站监制了一部根据周星驰版的《大话西游》改编的Flash动画长片。虽然对外宣称的投资数额很大,但是动画除用作品牌宣传其实并没有赚钱的可能。“网站嘛,反正有了钱就烧呗。”老蒋看着屏幕,又陷入他习惯性的沉思。
◆期待Flash动画形成产业链
作为一个中央美院毕业的闪客,老蒋的心思远远不在Flash这个简单的动画工具。他有着更大的梦想,就是依托现有这群闪客的力量推动中国动画产业链的形成。但是这个想法在现有的环境下,依旧仅仅是梦想。老蒋很清楚,动画需要商业片做依托,需要形成产业,需要利用动画形象创造出周边产品,“而国内的制作环境太不好,想着在制作环节就赚钱,只能造出一堆垃圾。”老蒋无奈地表示。
毫无疑问,在缺乏版权意识的国内市场环境中,蒋建秋的努力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现在老蒋又将目光投向了手机。“有什么办法呢?在现实里找不到好出路,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不确定的未来了,比如3G什么的……”蒋建秋苦笑了一下,“虽然我也觉得这听起来有点太扯了吧。”手机已经是目前持有率最高的设备之一,伴随着3G而来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Flash动画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是有些遥远,但是老蒋已经开始为这个工作努力,比如制作一系列的短片,比如慢慢等待……

【采访手记】
他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
见到老蒋是在位于阜成门内的家里。在我俩聊天式的访问进行时,老蒋对我的每个问题都会格外的谦虚。采访过程更像和一位老朋友做着最真诚的交流。应该说老蒋是位十分和善的人,他有什么新想法都会拿到论坛与大家一同分享。他很实在,而且说话过程中也总要停下来思考,然后再耐心作答。
对老蒋来说,“江湖第一”的名头不重要,语言的作用差不多也可以缺省,只有技术和灵感才至关重要。如果他现在很兴奋,那一定是他发现了新软件,恨不能立刻玩转;如果他现在很高兴,那一定是灵感正象一片泡腾片,在他脑子里呲呲冒着泡、飞快蔓延到每个神经末梢。可以说,再没有什么能够比那种生动的视觉效应更能打动老蒋了。他是典型的视觉动物,所以任何人都别指望他能用渊远流长的方块字形容什么,也别指望他跟你说出什么人生感悟与人生哲学。事实上,他总用“嗯”或“哦”来回答记者的提问。他描述任何东西都只有简单而慢吞吞的几个字。假如你试图用耳朵来了解这个视觉动物,你肯定会在用光所有耐心后气急败坏地疯掉。
倘若你肯在午夜时分打开你电脑的主页,耐心等上几分钟的LOADING,安安静静地看他的FLASH,从《酷夏》、《胡思乱想》到《强盗的天堂》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你肯定会惊叹那个看起来平静枯燥的壳儿下面居然涌动着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当大多数人穷尽各种语言的可能性喋喋不休地说来说去,说得让人头晕更让人心烦时,老蒋却用自己独特的活动画面和利落的剪接来挑逗人们的眼睛,表达他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