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之珠 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看香港交通(下)

(2006-07-20 08:01:29)
标签:

交通

香港

红绿灯

奥运

分类: 【新闻路上行】
        第一,上车不用挤;
        香港人做什么都喜欢排队,这是记者到香港后的最大感受。乘公共汽车也就更是不加例外了,就算只有两三个人等车,他们也会自觉地排成一行,早晨上班高峰时,有的队伍甚至会排到百米开外。车来了,大家按顺序上车。
        交通台记者张瑞娟还表示说,后来她问他们有没有人约束你们有没有人管你们,他们都说没有,都是自觉排队的。然而在北京就一定是要靠交通协管员的;即使在路口也还是有交通协管员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朋友在上车的时候通常还是不太遵守乘车的秩序,大家拥着挤着往一个车门上。但在香港就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大家都是十分守秩序的一个接一个的上车,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这样做的。她还表示她自己就觉得这一点非常非常好,也是我们所有的北京人应该学习和效仿的。
        香港的巴士都有容量的限制,多少个座位、多少个站位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车内有统计人数的装置,一旦满员,司机就会告诉你等下一辆。如果在上一站已经满员,下一站又无人下车,司机有权不停车。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第二,无人售票;
        香港的公共汽车不设售票员,一种叫“八达通”的“卡”在缴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北京的一卡通相类似,乘客只须在上车时将“卡”在专门的装置上“贴”一下,车费就会被自动扣除。但是,“八达通”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光可以乘坐巴士、地铁,连火车、渡轮,甚至便利店、超市、快餐店等地方都能用得上。因此,香港虽然只有近700万的人口,但八达通卡的发行数量却已经超过了800万。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第三,四季无寒暑;
        香港的巴士多为空调车,而且是全封闭的,一年四季基本都是恒温,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而且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调解座位上方的送风口。
        第四,车况良好,时间精确。
        香港的巴士普遍干净整洁、车况良好。而且发车时间相当准,班次又频密,没有意外绝不会出现“望穿秋水”不见车来的情况。“老乘客”根据站牌上的首末车时间以及发车间隔,可以算出几点几分有车经过,“踩”着点去候车就可以了。另外,在香港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不许吃零食、不准吸烟,这些明令禁止的规定也许正是他们好习惯形成的一个原因吧。
        香港公交车优点这么多,高级白领们每天西服革履地搭巴士上下班也就不奇怪了。当然,香港的公交也并非美玉无瑕。不报站,就是让外来游客深感不便的缺点之一。除了铁路,香港的公共交通工具统统不报站,连最简单的广播都没有,全靠乘客自己掌握。当地人还可以,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就会一头雾水了。
        原来,是发展公共交通起到了大作用。据了解,香港的巴士,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每天的载客量能占到所有交通工具载客量的89%,无怪乎我们的记者回来后告诉我,香港交通给他的整体印象就是秩序特别好,这一点,不光初到香港的外地人感受深,香港市民自己也是引以为荣。
        王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一提起自己生长的城市,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香港最好的就是秩序,大家都遵守秩序。坐公交车这些都好,那些队排的再长,他都是会遵守秩序去排队,不会一窝蜂的。
        和王先生一样,大多数的香港市民对香港的交通都非常满意,而通过两天的采访,记者将香港交通秩序的井然归结为三个方面:行人自觉,司机本分,服务到位。可对于香港市民来说,他们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像是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开车的,还是走路的,马路上的红绿灯就是命令。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随后,记者在街头采访了一些香港市民后得知以下几点结论:
        1、香港市民比较多,特别红绿灯比较多,很多人是看红绿灯来行走的,看到红灯就会自动停下来,等到绿灯的时候才行走。大家都比较遵守交通规则。
        2、香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心态:第一是安全,第二是遵守交通规则。所以香港的师傅就很遵守道路上的交通规则,
        3、如同北京交通广播记者张瑞娟认为的那样,她就常发现香港的市民都非常遵守他们的交通法规,在等信号灯或者是过马路的时候,或者走人行步道,都是非常的遵守法规。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便利一时方便,来违反交通法规。所以也就觉得这一点还是值得所有的北京市民借鉴的。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香港对不守规矩的人采取高额处罚的金额也确实让人乍舌。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一位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在香港,开旅游车和出租车那些司机,一个月的工资平均只有7500港币左右。但是按比例来讲,如果有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管制所会对他罚款,罚款少说一次也得五六百甚至上千元,那么他的收入自然也就会相对减少。
        交通台记者张瑞娟还表示,在香港这边,它的罚款额度都是非常高的。比如她日前在某小学进行采访的时候,老师就说如果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只是没有遵守交通信号灯就会被罚款2000港币,相对于国内来说只罚20元人民币——这个额度相差的非常高。她自己倒是觉得这个罚款额度的高低与否,其实倒也不乏为约束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一个好办法。
        严格的法律绝对是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最好的办法,为自己的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才会懂得吃一堑长一智,也才会真正铭记在心。其实,香港的交通基本没有拥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私家车的数量并不多。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在香港近700万的人口当中,私家车的数量仅有35万辆,相对来说,这个比例并不高。那么,根据香港人的收入,买辆车并非难事,为什么私家车的数量如此之少呢?记者了解了一下,除了因为香港的公共交通便利之外,精于算计的香港人还认为,就“性价比”而言,乘坐私家车出行并不一定优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一、停车难,价格贵;
        香港是个寸土寸金的城市,街道很拥挤,停车也就成了有车族最头疼的事儿。开车出去办事,经常是围着一个地方转了一圈,好容易在老远儿找到了个车位,却还得步行十来分钟前往目的地,这样一来,专用车的作用也就“蒸发”了不少。停车费更是高的吓人,有计时停车表的地方,停车费以15分钟为单位计算,最便宜的每15分钟也要 3元。而一般的停车场,每小时收费都在20到30元之间,贵的每小时上百块还不止。最主要的是香港多数办公楼没有自备的停车场,因此,不少白领,即使年薪百万,也经常坐公共汽车上下班。
        第二、油价高,条件多;
        在路窄人多的情况下,香港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公共交通,对私家车并不持鼓励态度。香港的汽油近年一直保持在每升11港币上下的水平,而公交车却享有政府的免税优惠,油价也要便宜许多。
        此外,一辆车每年年检的费用至少要6000港币,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也不少,而且申请牌照还要有额度的限制。可以说,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家车的增长。1986年香港私家车的保有量为14万辆,目前为35万辆,也就是说,从1986年到2006年的20年间,平均每年私家车的增长量不过一万辆左右。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将香港交通归结为“三少”。
        一是畅通,堵车少。
        虽然记者在香港市区只呆了两天,但是几乎没有看到堵车的现象。即便在早晚出行高峰,路面也很畅通。
        随后,记者还对车队成员进行了采访,他们大都表示自己并没想到他们自己也会开着车在香港城里也能跑到六、七十迈,这说明香港交通的管理状况非常好,在这里几乎还没有遇到什么堵车的情况。
        二是安全,事故少。
        据统计,香港2004年因交通意外导致160人死亡,200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48人。即便是在交通最繁忙的香港岛,2005年仅发生致命交通意外34起、死亡36人。
        车队成员也表示,香港地小、人多,交通也是非常的拥挤,道路同样很狭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香港待个三四天的时间,都不会看见、遇到车祸的,剐蹭,甚至小的追尾都没有看见,我想也代表一方面,不是说香港没有,而是在这方面比较注意。
        三是管理好,但马路上警察却极少。
        在香港的街上极少看到交警,就是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也无人看管,更没有举小红旗、戴袖章的人员协管。但是交通秩序却格外的井然。车队成员告诉记者,在路上他们很少看到执勤的交通警。除非有事儿见到了,警察也会及时出现。这就说明他的智能交通管理的手段是非常非常高的。而且大家的法制意识同样是非常强,最起码通过路口该红灯,即使没有车,也是没有人会随意走的。
        一个城市给游客或者说给初来乍到的人留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从某个角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内涵,那么,从这一点上讲,香港无疑是成功的。
        穿行在香港的人潮和车流之中,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轻吟起东方之珠那美好的旋律,香港,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依山傍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流光异彩,更重要的是,畅通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使得香港更加光鲜夺目,它的交通状况离不开这个城市高水准的管理水平和城市居民优良的综合素质。而这恰恰折射出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的内在之美。
        香港,这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弹丸之地,却有着如此井然的交通秩序,我想,这其中必然有许多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有理由相信,等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首都北京也一定会以既畅通又安全的交通秩序,和谐而优良的出行环境来迎接来自全世界的国际友人们。北京会有这样的能力,而所有的北京人也肯定会有这样的素质。虽然现在这可能也还只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但两年后,相信这些一定会变成最生动的美丽现实。


【注】以上文字为“网络版”;图片为电视截图,来自“BTV-9《红绿灯》周六特别节目”播出带及频道存档影象资料。(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帮忙截图的郭哥 [让大家最最敬佩地BTV后期制作郭建,谢谢!]

东方之珠 <wbr>流畅之美——走马观花 <wbr>看香港交通(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