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模拟作文“睿智”指导及例文

(2012-10-20 18:29:59)
标签:

写作

指导

分类: 写作自助餐

命题作文“睿智”作文讲评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人说,现代社会,聪明的人多,睿智的人少。聪明是先天赋有而后天可继续发掘、完善的智力资源。一个人具有了聪明的天资,就有了学习、进步和获取成功的基础。无论是孩童或成年人,谁都喜欢聪明,然而,聪明人做事并不一定都聪明,成功者多聪明,而聪明人并不都成功,何也?——“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与睿智大有区别,有的“聪明”是斤斤计较、鼠目寸光的小聪明,缺乏高瞻远瞩的大睿智。

小聪明张牙舞爪,大睿智优雅娴静;

小聪明咄咄逼人,大睿智与人为善;

小聪明处处争锋,大睿智退一步海阔天空;

小聪明炫耀如水上的泡沫,大睿智沉静如瀑布下的深潭。

睿智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

请以“睿智”为题,结合自己的感悟和社会现实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材料的中心“聪明与睿智”,题目是“睿智”,可见重点在“睿智”,但是要讲清楚与“聪明”的关系与区别。

“结合自己的感悟和社会现实作文”是写作的指令性要求,务必想办法符合这一硬性要求。所谓“感悟”,就是要有自己的认识、思考和心得,而且力求要深刻;所谓“社会现实”,就是要尽可能融入重大的时事素材,具体分析其睿智或聪明的表现。

二、立意

 

三思法:因果思维、类比思维和逆向思维。

因果思维

原因: 为什么睿智不同于聪明?

(1)这是两种境界。

(2)材料中已经有很多说明,可参考:

     小聪明张牙舞爪,大睿智优雅娴静;

      小聪明咄咄逼人,大睿智与人为善;

      小聪明处处争锋,大睿智退一步海阔天空;

      小聪明炫耀如水上的泡沫,大睿智沉静如瀑布下的深潭。
结果: 睿智和聪明的结果会怎样?

(1)睿智利己利人,聪明暂得于己。

(2)睿智获得智慧,聪明获得成功。

(3)睿智创造人生,聪明度过人生。
措施:怎么样做到睿智?

(1)通达才能睿智。

(2).胸怀宽广才能睿智。

(3)大智若愚才能睿智。

(4)无私无畏才能睿智。

(5)奉献才能睿智。

类比思维

 1.人——人

 这人(如“我”)——哪些人要回到原点?

(1)   政府官员为民的睿智,而不是谋私的聪明。

(2) 军人“不战而胜”的睿智,而不是攻城杀人的聪明。

(3)  商人秉持“顾客上帝”的睿智,而不是唯利是图的聪明。

(4)   教师“授人以渔”的睿智,而不是“授人以鱼”的聪明。

 2.事——事

 这个事(如“艺术”)——哪些事要回到原点?

(同上)
3.古——今

 这时(如“今天”)——哪些时要回到原点?

(1) 古人“天人合一”的睿智。

(2) 古人“仁义礼智信”的睿智。

(3)当下坑害消费者的小聪明。

(4)  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小聪明。
4.人——物

 哪些事物睿智?

(1) 大地承载万物的睿智。

(2)苍天不徇私情的睿智。

(3) 蚂蚁和谐合作的睿智。

(4) 鲜花娴静优雅的睿智。

(5) 大海海纳百川的睿智。

逆向思维

1. 正面

正面会?

赞同:

(1) 做一个睿智的人。

(2)学会睿智地处理问题。
2.反面

反面会?

反对:

3.侧面

 侧面会?

不要聪明,也不要睿智,其他会怎样?

三、展开

1.阐释思维展开

2.寻因思维展开

3.假设思维展开

四、突出问题

1.字迹依然是大问题,练字效果,基本上没有落实到考试运用中。悲剧!

2.采用人人生厌的“三个论点、排比段”的方式结构。慎重!

3.逻辑不通,什么东西都扯上睿智,实际上看不出有什么睿智。

4.开头、结尾,随意马虎,起不到打动或吸引老师的作用。

5.语言口语化色彩过浓,泄露了自己语文功底极其薄弱的秘密。愚蠢!

6.用例不合要求,或者与主题不符合,看不出睿智。

五、优秀作文赏析

 睿智

高三26 班  何斯琳

(50分)

小聪明如同刺骨寒风,咄咄逼人,处处争锋,却终会让春天把它释融。大睿智如同和暖微风,优雅娴静,轻轻拂动,却能把最坚硬的寒冰都感动消融。

面对侵华历史,日方刻意美化,将他们带给亚洲人民的痛苦一笔带过,墨痕浅得犹如清水。这是小聪明,虽然能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虽然能让年轻一代淡化本国的历史罪行,却深深地把匕首插入各国人民的心中,把自己国家的名字描得混浊不清。面对屠杀历史,德国总理在遇难犹太人的墓前弯曲双膝,头深深地垂下,泪水在地上开出洁白的莲花。膝下黄金化成溶溶暖河,所有仇恨,所有敌视,涣然冰释。这是大睿智,看似失去尊严,实则赢得尊重。

睿智,是那感天动地的一跪,是那膝下黄金融成的金河,穿越了语言文字,种族肤色,只有原谅,包容;只有知耻、明理。

温州动车事故中,面对二百多位伤者,四十多位亡者,铁道部连句“抱歉”都没有,一句“天灾”便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双手不沾些许浊水。这是小聪明,能掩盖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能免却许许多多的麻烦与质问,却失去了人民的心,让人民在艳阳高照的白天打灯笼,免得“碰了一鼻子的灰”。日本新干线撞上市内建筑,造成八十多人伤亡。铁道公司社长身着白衣,头系帛带,在全国人民面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那样庄严,那样悲痛。这是大睿智,在鞠躬中,在眼泪中,给人民抚慰,让人民动容。

睿智,是那严肃悲恸的鞠躬,是那用泪水织成的锦缎,是那深埋内心的善良与悔过。它像暖流温暖人心,赢得全宇宙的星宿都为之闪耀,全世界的火焰都为之跃明。

贪官污吏,奸商骗子,有的只是小聪明,只是鼠目寸光,斤斤计较,获得的只是小利益和暂时的风光。清官严师,善者志士,有的是大睿智,是高瞻远瞩,包容大爱,终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和一生的荣耀。

睿智,就像一只眼睛,追溯过去,把握现在,预言未来。拥有睿智,就拥有了善良、包容;拥有了忍让、明理;拥有了仁爱、娴静。真正睿智的人都是聪明的人,都是能收获成功与幸福的人。

睿智

高三(3)班   王含章

(55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真正的大睿智能让人于蜉蝣之中看到生命之大,于一瞬之中体会永恒。而小聪明则恰恰相反,它缩小我们的生命,降低我们的境界。

天生我材,上天赋予我们生命与大脑,使我们有了思考的基石。小聪明不需要努力便可存在,大睿智则诞生于艰辛的修行与不断的自省之后。那些不思进取,苦于受教的人便只有小聪明,那些真正睿智的人都必有一个“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心路历程。

小聪明华而不实。它总是看上去美好,看上去是捷径,但最终只是脆弱,最终也必不会成功。它囿于一时的得失,而缺少了高瞻远瞩,更缺少了甘于沉默,艰苦奋斗的精神。

大睿智则使小聪明华丽的外衣简朴,使其空虚的内容充实。长久的自省之后,是一颗不囿于一时成败的心,甘于寂寞,懂得努力。因而能沉心于自己所做之事,踏踏实实,沉沉稳稳,厚重的积淀能使成功长久,而人生真正有得。

生活需要大睿智,但世人多有小聪明,任自己疏于修身,懈于养性,而只能让自己裹足不前。卖菜的时候,在难看的烂疤上贴上标签,一时卖相美好,生意红火,但失了信誉,也失了长久的未来。不如那些诚恳的老农,不计产品外表如何,只忠于菜的新鲜与健康,长久而来,反而能赢得顾客与尊重。此即为大睿智,也因而成就真正的得。

只是那种睿智其实仍是小处的睿智,许多人连这种睿智都没有,才一昧的造假欺骗,自以为欺骗的是别人,自己其实有得。殊不知,最终只是自欺欺人,失去最多的却是自己。睿智让人懂得从细节里去把握未来,甘于一时失去。小聪明则恰好让人一时迷失,失去了未来。

或许大睿智战胜的便是时间吧?世间万物,其长短莫不用时间来衡量。空间只是一瞬的定格,唯有时间,与生命并行,丈量人生之长短。故而小聪明得一时,失一世,其实为失。唯有大睿智,失一时,终有得,最终亦为得。

天台国清寺二诗僧曾有对话,“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真正的睿智去我心之小,而还之以一个更为广阔的生命舞台,一个更高的境界。

睿智

高三2班    潘思佳

(52分)

古往今来,行事聪明而滴水不漏者,不计其数。而透过历史的烟尘,从更高远的角度审视身后的世界,有些人的聪明显得小器而捉襟见肘。反观另一些人,纵然一时或许有所失,却必然最终成为上者。有此大智者,即为睿智。

睿智者,其徐如林。真正运筹帷幄之人从不心急火燎,因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孔子问颜回何为乐,颜回答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抚掌而叹。与其匆匆忙忙追名逐利,不如徐徐行走体察内心。即便是观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甚至来不及仔细欣赏我们的时代。舒国治在《理想的下午》中提到:“或许我们奔跑而过的光阴,还比不上暖和的一杯下午茶。”耍心机的众人汲汲于名利琐事勾心斗角,真正睿智的人会停下脚步,慢慢享受生活。

睿智者,其淡如水。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最大的不同,即在于情感的疏淡所体现的睿智。海纳百川,壁立千仞,正因心胸开阔,无欲无求,所以才博大坚韧。耍小聪明的人聚在一处,则口蜜腹剑,针尖对麦芒,跳不出私人恩怨。睿智的人少与他人计较得失。蔺相如升了官,廉颇便处处针对,而蔺相如以他立于国家角度的胸怀触动了廉颇,他乃是真正以大局为重的睿智者。有博大的胸襟还得有长远的目光。在助勾践战胜吴国后,范蠡退隐江湖,临走前交代友人:勾践此人可与之共患难,却不可同富贵。友人放不下现下地位,不听,后被勾践所杀。像范蠡这般高瞻远瞩之人,才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明哲保身。

睿智者,其安如山。睿智的人就像如来佛祖,任凭孙猴子怎么跳,都安稳如初。眼界高人一筹,才可安然自若。因为胸中有丘壑,有山河,才会风雨不倒。城楼上独坐弹琴的诸葛亮,一出绝妙的空城计,让敌军自乱阵脚。如此英雄,当称睿智之典范。有言曰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在我看来,那是一种不动如山的气势,光凭这一点,便可敌过千军万马。

聪明者多如牛毛,睿智者凤毛麟角。小聪明终归是小聪明,唯有恬淡如林的生活态度,淡泊如水的为人情操,不动如山的自信姿态,睿智如斯者,天下无敌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