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签:
智库 |
世界上现在有近7000家智库,未来一段时间智库产业还会进一步发展完善,智库间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作为资深的智库研究者,麦甘对如何提升智库的竞争力、实现长久发展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智库的发展与其掌握的科技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等密切相关。为了提升竞争力,智库必须作出一系列战略性的决策。”近日麦甘向瞭望智库分享了他对于美国智库可持续发展的观察和研究。
智库的组织机构建设和资金问题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说:“人啊,认识你自己!”在麦甘看来,在思考如何发展的问题前,智库首先要对自身的定位有充分的认识。
“智库要明白自己掌握了哪些人力资源、哪些科技资源,继而划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服务重点。”
麦甘认为,现在智库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已经与先前有所不同。单纯具有专业知识的学者并不能满足智库的需求,智库的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管理、筹集资金、与媒体和大众有效沟通的能力。
资金是维系智库运转的马达。尽管目前中国智库大多为官方提供资金支持,麦甘还是提醒中国智库为可能的变化做好准备,“资金来源变得多样化是一种趋势。当未来资金来源形势改变后,智库要找到方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麦甘同时强调,智库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有利于提升智库的独立性。
智库的沟通渠道
“很多时候智库明明做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却没有人知道。”麦甘鼓励智库工作者学会营销,将产品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出去。
“在布鲁金斯学会,有20名专门的工作人员与学者们一道工作,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博客、推特等形式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读者可以理解接受的内容。”麦甘提醒智库工作者认清现在听众群体分散化的现实,“同样的研究内容,写给政府决策者、写给媒体、发到网上,运用的是不同的形式。”
讲到运用创新形式与受众进行沟通的智库,麦甘兴致勃勃地为大家展示了Ideas Lab和Ethos的案例。Ideas Lab 制作了大量视频短片,简短有趣同时又不失其深度和专业性。决策者们在30秒内就可以了解到研究成果,因而研究成果得以高效地影响决策。而Ethos擅长运用信息图表(Infographic),在数据可视化和用户友好性上作出了很多努力。
智库要摸清客户的需求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以前用传统的杂志来传达智库研究成果,而现在开始转战网络,分析受众的需求,然后分领域、分学科向受众推送内容。这不仅提升了信息传达的速度,也提振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影响力。”
了解受众,这不仅是传媒行业孜孜以求的课题,同时也是智库应当琢磨的问题。“你们了解目标听众的特点吗?每一家智库都应当有自己的优先听众。智库的产品应当是根据优先听众的需求所量身定做的。当对听众足够了解时,智库甚至可以预判需求、掌握先机。”
麦甘指出,智库要懂得探究不同听众的内心。对于政府决策者,他们平时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移动设备还是PC,他们更容易被什么话语方式打动?同时,政府并不是智库唯一的听众。对于金融机构、企业,他们所亟需的信息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智库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
文章选自瞭望智库,2015年6月28日